第四章《你的气场,终将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 拼搏才是美好暖心励志系列读物 - 李问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章《你的气场,终将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打造属于自己的独有气场

好习惯带来强气场

好习惯是人一生非常重要的筹码,倘若因为坏习惯的存在而使自己的信用破产,就等于典当了自己的人格、败坏了自己的气场。

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到他的品格,并影响其日后的发展。有些人原来品格优良,但后来因为沾染了某种恶习,使自己的气场发生了改变,结果便再也没有出头之日。这些人一开始并不注意自己的习惯,觉得那只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久而久之,这样的人便会因为一些恶习而被他人所排挤。

这个时候,他很可能会懊悔起来,但是,再懊悔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一个人能凭着自己的良好品性,让他人从心里暗自佩服他、认同他、信任他,那么这个人就等于拥有了成功的优势。

但是,真正懂得如何获取别人信任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的人都在无意之中为自己迈向成功的路上设置了一些阻碍,比如有些人态度不好,有些人缺乏机智,有些人则不善待人接物,这些不良的习惯常常使一些有意和他深交的人感到失望。

一个有志成功的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无论如何都不会为那些不足为奇的小毛病而诱惑,他们在任何诱惑面前都会以坚定的决心守住自己。他能自我克制:不饮酒、不参与赌博、不弄虚作假。

一个人要想赢得他人的信任,一定要下极大的决心,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努力改掉不好的习惯。如果仔细分析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就可知道大多数人都会存在着种种不良习惯。

要获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正直诚实的品格外,还要有正确的做事习惯。要做到随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做到忠实可靠,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与人交往时要诚实无欺。即使是一个资本雄厚的人,如果做事优柔寡断,头脑不清醒,缺乏敏捷的手腕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那么他的信用也仍然维持不住。

大家都知道,在许多银行贷款时,银行信贷员在每贷出一笔款项之前,都会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做一番深入地调查:对方公司的营运状况是否稳定,企业法人的个性是沉稳内敛还是好大喜功,这些都认定是确实可靠,他们才会贷出款项。而有些人,品行不好、不值得人信任,银行是绝不会贷给他一分钱的。

任何人都应该懂得:“人格就是一生最重要的资本。”一个想成就大事的人,需要守住这种最宝贵的资本——良好的习惯。习惯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中自觉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就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所以,习惯就是人格特质的重要表征之一。

人格与习惯紧密相关,这是自古以来很多学者的观点,明代被称为“前七子”之一的王廷相就认为“凡人之性成于习”,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也提出“习成而性与成”。因此,很多学者在研究人格时,都会直接使用习惯作为基础概念对人格的内涵进行界定。

“人格”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而实际上,人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现象。就像一个人给人的印象是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人们就会说他:“这个人具有健康的人格。”相反,如果一个人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是常常主动攻击他人,人们就会说他:“这个人很可能有人格障碍。”

什么是人格?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在行为或心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美国神经病学家e.h.埃里克就指出:“人在生长过程中,都会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习惯就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养成的,所以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变,就极容易变为自觉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说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个人人格的外现。

譬如,一个人在吃饭之前有洗手的习惯,这就是生活方面基本卫生习惯的外现;一个人敬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这就是遵守社会公德性习惯的外现;还有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要在房间内来回地走动才会有思路,而有的人则喜欢一个人闭上眼睛默默地思考,觉得这样才更有效,这些都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一些习惯外现。

习惯总是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中,而且是比较稳定和自觉的。所以,从一个人的习惯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因为这个人所持有的人格表现都已经体现在他的习惯之中了。

习惯与气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习惯会影响气场,气场也会影响习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越是细小的事情,越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个人想要获得他人的信任,就必须实实在在地做出业绩,证明自己的确是判断敏锐、才学过人、富于实干的人。必须注意自我的修养,善于自我克制,努力做到诚恳认真,建立起良好的信誉。

用思考力培养气场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把学习力誉为主宰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力是思考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就谈不上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思考是学习力的继续,是对实践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探索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认识环节,是学习后的觉悟的过程。思考更是学习的升华,光学习不思考等于没学,因为你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去。英国作家波尔克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没有消化。”所以,思考力在气场的提升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人问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生物学家给出的答案是:人可以自由使用手,可以直立行走。但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类拥有语言能力并且会思考,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勤于思考,越多地挖掘人类的潜质,就会越接近人类的本质。

生活,真的需要思考,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当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得求助别人,在求助别人的时候首先要作一番思考,作一番衡量。通过整理自己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维护自我主体性,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气场。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值得人思考:

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老木匠,他的技术高超,远近闻名。不过,这位老木匠一生只收了两个徒弟。

这一天,老木匠把心爱的小徒弟叫到跟前,笑着说:“徒儿,你可以出师了,你不但学到了我全部的技术,而且还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我。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小徒弟听完师傅的话,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师傅。

老木匠的大徒弟很不服气。大徒弟找到老木匠质问道:“师傅师弟可以出师,为什么我不能出师呢?我比师弟早来半年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