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泛海候 - 渡阴人 - 太子饭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渡阴人 >

第524章泛海候

帝王最爱的是什么?

帝王最爱的是权力,金钱,美人?

绝对不是,帝王最爱的是脸面。什么帝王是龙了,神圣不可侵犯了,说到底,那还不是要面子在作怪,我堂堂一个帝王,怎么可能被丹药给毒死?

所以说,雍正死于丹药这样一件事,其实这个圣旨,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因为这个圣旨的内容,明显有向百姓解释为什么要驱逐张太虚等人的原因,这就说明了,其实雍正的死,的确是跟张太虚等人有关。

我们要说的是雍正之死吗?

当然不是。

泛海候的事情,发生在雍正死后。

雍正死了之后,表面上,乾隆只是驱逐了张太虚等人。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乾隆当时召集了几个机要大臣,跟他们商量,是不是要取缔道教。

龙颜一怒,自然是不同凡响,从那天开始,暗地里,对道教就开展了一场屠杀。

当时,还成立了专门诛杀道教的一个专门机构,叫“刺道别苑”。

名字听起来倒是挺优雅的,其实不然。

刺道别苑成立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暗杀行动,其针对的对象,就是那些道家之人。

这是一段没有记载的血腥野史。

京城附近的很多道观,一夜之间,所有道士都不见了,不知所踪,在道观里面,没有看到任何血迹,也没有任何道士出走的迹象,一切照旧,唯独不一样的是,那些道士都不见了。

这一场暗杀,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当时,就连几个最大的道教,都受到了威胁。

其实朝廷知道,百姓的信仰,无非是来自于佛教和道教,乾隆时期,其实基督教也有了,道教在百姓中的口碑还是不错的,所以大规模的诛杀道士,势必会引起不满。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暗中进行的。

那些大的道观的道士,只要不出门,一点事都没有,一旦出来了,就回不去了。

大批的道士被杀,这件事,乾隆似乎一点没有收手的意思。

终于,这么重要的关头,我们的泛海候出场了。

关于泛海候的资料,因为都被当时抹掉了,所以我们说的泛海候,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了,史料之中,找不到任何一点关于泛海候的记载了。

传说中,泛海候是雍正的某个堂弟,不管怎么算,也就是说,泛海候应该算得上是乾隆皇帝的堂叔。

多少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了。

能算得上侯爵,那么肯定是有封地的。

泛海候没有,他只有在京城的犄角旮旯,有个侯爷府,啥事不用干,靠着朝廷每年下拨的俸禄,过得有滋有味的。

人啊,贵在满足。

泛海候就是这样的人,他无欲无求,那点俸禄,也够他养活一大家子了,所以在权力场,他还真没心思计较。

跟雍正一样,泛海候虽然是满族人,但是他对中原的道术,是相当的神往。

他之所以不醉心于官场,也是因为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道术之上。

但是跟雍正又不一样,雍正痴迷的是丹术,想要长生不老,但是泛海候痴迷的,却是阴阳之术。

研究地越深刻,他越是知道了阴阳之术的重要性。

他意识到,道士在人间,属于必不可缺的一种存在。

人生病了,有医者,没有知识,有育者,阴阳之间,必须也有一个道者。

道士的作用,不仅仅是炼制丹药,还在于很多方面,比如阴阳之术,比如占卜,比如风水,比如药理,就连火药,也算是道士发明的。

于是,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一向不理朝政的泛海候,上书乾隆,说要见见他。

堂叔要见,乾隆自然是答应了。

于是,泛海候就上到了朝堂,在朝堂上,跟乾隆进行了一番辩驳,驳斥了乾隆诛杀道士的错误做法。

这下完蛋了。

刚刚说过的,帝王之家,最要的就是面子。

泛海候此举,让乾隆是大大地下不了台了。

事情也没个定论,泛海候郁闷地回到了家里。

这件事,引起了当时群臣的讨论,谁都知道,这样一来,泛海候的日子估计不好过了。

的确是不好过了。

泛海候居于京城的某个巷子里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按照以往的惯例,送菜的小贩会到清晨的时候,将泛海候府一天要的菜从侧门送到厨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