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把生命和精力先给人类最宝贵的事业
第338章把生命和精力先给人类最宝贵的事业
青工们紧张地监测着各项参数,苏俄的技工们在一旁指导做监工。
钱进亲自坐镇现场进行指挥。
时间进入了七月底,钻探打井队伍进入了干沟子公社。
此时已经入夜了,发电机带动了碘钨灯,将施工现场照耀的一片亮堂。
老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在围观,看钻探机打深井,也看蓝眼睛大鼻子的老毛子。
随着钻头打到预定的富水层深度时,压力表出现熟悉的变化。
有青工去打开小喇叭倾听,然后满意的点头。
随着钻杆的提出,一股清冽的地下水混合着泥浆迅速从钻孔中喷涌而出。
等到泥浆被冲刷干净只剩下清水,围观人群再一次沸腾:
“出水啦!出大水啦!”
与以前一样,现场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干沟子的社员们一拥而上,着急的去伸手感触这来之不易的清水。
看着那喷涌的清泉,许多老人激动得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水!是水啊!老天爷开眼啊!”
“地里的庄稼有救了、太好了,老天爷,地里的庄稼有救了哇……”
水利局的技术员迅速取样检测,水质优良,符合饮用水标准。
再战再捷!
这极大地鼓舞了打井队伍的士气。
今天是深井钻探指挥队亲自开展打井工作的第一天,这口井是靠国人自己打出来的。
对于这个结果,深井钻探指挥队的青工们高兴,伊万等人也高兴:
“哈,一人一百斤红肠!”
钱进点头:“放心好了,我们中国人讲信誉,答应的条件一定会执行!”
后面开始,深井钻探指挥队完全由青工们负责打井工作,队伍按照指挥部专家组圈定的打井地点,转战一个又一个重灾地区。
一台钻机打井,另一台就在新的点位开钻。
钻机的轰鸣声,成了海滨市这个焦渴夏季最动听的乐章。
一口口深达百米、清澈甘冽的水井,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出现,红石崖、北岭子、王家沟……
抗旱地图上,一片片深红色变浅红色。
随着一口口深水井的成功出水,困扰许多偏远地区的人畜饮水危机得到了根本性缓解,农田里的保苗育苗工作也有了开展机会。
社员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妇女们不用半夜排队守水,孩子们马上又能上学了。
清澈的井水通过社员们自家的小推车,进入了水缸,养活了被旱灾折磨的牲口家禽和房前屋后小菜园里抢种的几畦蔬菜。
配合着逐渐推广开来的滴灌设备,大片农田出现了绿色。
八月份开始。
旱情终于有所缓解。
海上吹进来阴云,这次不用再进行人工降雨,入夜之后一场大雨伴随着电闪雷鸣落下,一直下到第二天天亮,又稀稀拉拉的持续了一天。
好些干涸的河道有水了。
这下子抗旱地图上粉红色也少了,大片浅绿甚至深绿开始出现!
抗旱工作要进入尾声了。
八月又火急火燎的忙活了一个月,等到进入九月,老天爷终于开始对老百姓露出一丝仁慈。
九月七号在农历上是七月二十八,节气上是白露。
既然到了白露,那这自然就是彻彻底底的秋天了,实际上一个月前就入秋了。
只是海滨市秋老虎一如既往的猛烈,加上今年干旱导致天气燥热,所以立秋后也没什么秋意。
倒是白露这天老天垂怜,从半夜开始下起了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
久违的清凉和丰沛的水汽,终于落在了这片饱受旱魃折磨的农村大地上。
雨水下的不大,连绵不绝,从半夜一直下到了第二天傍晚,倒是把干涸的土地给浇透了。
安果县抗旱指挥所里日夜灯火通明,来往行人总是步履匆匆,如今终于难得地透出了一丝轻松的气息。
要下班了,窗外依然雨声沙沙。
对于当下来说这可不属于噪音,而是比什么歌曲都好听的流行音乐。
好消息接二连三。
钟建新收到了一份省气象局发来的天气预报后满脸喜色的找到钱进:
“钱副指挥,根据省市两级气象单位送来的预测简报看,后面一个礼拜内还有一到两场降雨,咱们安果县部分地区还能来一场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