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渔家捕捞 - 医道狂尊 - 掩埋记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医道狂尊 >

第583章渔家捕捞

中午时分,从山上下来,随后乘船去太湖。灵岩山这里离太湖已经不远,没太久,就到了。

太湖和鄱阳湖一样,是国内最大的几个湖泊。

之前来的路上经过浔阳的时候,只是见到了鄱阳湖的入江口,咋眼一瞥,离湖的主体部分还非常远。

几年前,宁北在那个时代,也曾经来过太湖,但行程匆匆,并没有到湖上游玩,只是在岸边遥望,拍了几张照片而已。

这次来太湖,也算是故地重游,可要专程到湖上看一看。

太湖真的很大,一眼看不到边,有大海的感觉,只能看到湖中的几个岛屿。

这里有风,小松将风帆张起,船自己往前缓缓滑动。

这天下午,大家坐在船上,绕着湖中的岛屿走了大半圈,然后才从另一条路径返回。

“太湖中水产有三白,味道鲜美,宁郎君,稍后我等不妨去尝一番。”

“哦,哪三白?”宁北好奇地问道。

“白鱼,白虾,银鱼,许多文人雅士吃过之后都赞叹不已,甚至作诗纪念。”

“那一定要尝一尝,可不能错过了。”

“此三种,以刚出水的新鲜为最佳,今天天气好,湖边应当有渔家捕捞的有。”

于是,在宋良的指引下,船只来到了湖岸边一个小村镇。

在这里,宁北尝到了难得的美味。

白鱼,白虾,银鱼,此三种鱼虾,都不大,白如玉,甚至透明。渔家的做法也有好几种,清蒸,盐水煮,酒泡,还有生鱼片。无论哪种做法,都十分鲜美,大有不虚此行之感。

直到返程的途中,宁北还在回味晚餐鱼虾的味道。不止是他,其他人也还在议论这个。

“唉,宋良,如此好的味道,若是能弄到南夏去,该多好,每天都能够吃到,想一想,就很幸福,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宁郎君,恐怕不易,南夏太远,鱼虾在途中就死掉了。”

“是的,太远了啊,实在很可惜。”宁北也晓得自己就是随口一说,不现实。

总之,这是相当不错值得回味的一天。

第二天,宋良带着宁北去看宝带桥。

宝带桥在城南外五六里远,直接划船过去,一下就看到了。

宝带桥,是多孔拱桥,南北跨越大河,足有两三百多米长,远处看,像一条玉带横卧在河面上。

宁北看到这座桥,非常惊讶,这桥比他想象的还有长。如此长的一座石桥,在这个时代来说,真是相当的不容易。

“此桥从此注定为苏州一道靓丽的风景。”只能这样感叹一句。

看过了宝带桥,这天以及之后几天宋良又带着宁北去过苏州附近多个风景好的地方,大多也是后世著名的景点。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寒山寺,城西北的虎丘和虎丘寺,还有其他一些寺庙和风景秀丽的湖泊等等。

可惜,宁北毕竟不是这时代的文人,缺少那份情怀和文学涵养,无法作出自己的诗词,有点遗憾。

除此之外,他发现苏州这里的寺庙也很多,凡有山,必有寺。

可见这时代佛教的昌盛。

宁北虽是个道士,但此地不是南夏,没人认识他,也就无所谓了,没必要讲究身份。每个寺庙也都进去看看,只是不烧香,不拜佛。

问过宋良,苏州城内也有一家道观,叫做玄妙观。

此观历史也很悠久,几百年历史了。

难得有一家道观,宁北专门去看了一下,可是大门紧闭,并不随意接待游人入内,只能作罢。

这也是两种宗教之间的差异,一种是大众化,一种是小圈子。

在苏州这里,水产很多,几乎顿顿有鱼,各种各样的鱼,换着吃。

这段时间,宁北可算是吃够了这些东西,后来反而有点想念面食了。

某一天夜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四月时节,春雨频繁,并不奇怪。

不过这次下的时间比较长,直到白天,依然没有停。

看天色,没有转晴的迹象,估计要下上一整天。

这天气不适合出远门,宋良邀请宁北过林家做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林家,黄老不在,林管家招待接待之后,又忙其他事去了。

左右无事,宁北,宋良,林启言三人在大厅里打起来牌,消磨时间。

“宁郎君,这牌,在苏州这边也挺风行的。”宋良说道。

“哦,象棋呢?”

“象棋也有,只是不如纸牌如此之广,毕竟象棋有难度,考验才智,爱好象棋的多是有文化之人。”

“那也正常。”宁北点点头。

“说起来,我等也是一步步看着这纸牌流行起来。想当初,初次接触时,只觉得极有趣,哪里会想到,如今遍及各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