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游玩
过了江夏,一路顺江而下,除了过夜,不再长久停留,过黄州,蕲州,到了江州。一路下来,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水多,大江大湖,延绵不断。
江州州治浔阳县就是后世的九江,著名的鄱阳湖就在旁边不远。
真个江西省地形很独特,四周环山,像个葫芦,只有葫芦嘴挂在长江这条藤上。
浔阳县就处在这葫芦嘴上,是长江以北进入江西腹地的必经之地。
著名的度假胜地庐山离浔阳县也很近,在江边,抬起头,远远地就可以望见南方天际起伏的暗青色重重山岚。
庐山,宁北以前没有去过,但曾经是他旅游的目标之一,只是一直没有来得及实施。
在浔阳县城内吃饭的时候,听店家介绍,庐山很大,若是游玩,必然得至少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考虑到需要花费的时间不短,而且登山是一个气力活,太过劳累不好,宁北最终取消了现在去庐山游玩的念头。
回程经过这里时,倒是可以去游玩一下。
庐山既然去不成,几人打算在城内外周边转了转。几年前,白居易就在这浔阳江头,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琵琶行》。
“店东家,你可知晓本州的一个官人,白司马白居易?”宁北对着店家问道。
“几位郎君,怕是以前从没有来过本县吧,白司马的名声,县内外,谁不知晓,可是鼎鼎有名的大才人。”店老板哂然一笑,怪几人没见识。
接着,他补充说道:“不过,你等几位来的时机可不巧,就在前些日子,上个月,白官人已经走了,不在本县当官了。”
“哦,那你可知晓他到哪里去了吗?”宁北明知故问道。
“那就不晓得了,天下那么大,或许是皇帝老想看他的好文字,叫回京城去了呗。”店家想象力很丰富。
“那白司马写过一首诗篇《琵琶行》,你可曾听说过?”
“自然,虽然我没有亲眼看过,但是已听好多有文化的客人谈论过,也知晓了个大概。”
看来,这还是一个有些文化基础的店东家。
“那我再请问一下,你可知晓那弹琵琶的琵琶女如今可还在,你可知晓?”
既然来了江州,宁北有心去听一下当年给白居易弹奏的琵琶女的演奏,感受一下京都声是什么感觉,只是不知有没有这个机会。
“呵呵,说到这个,你若愿听,我可要好生说道一下,本地人大多知晓,可外地人还蒙着呢。”店家眉头一扬,走近两步,带着某种八卦的意味如此说道。
“哦,背地里还有什么故事吗?”店家的话吸引了宁北几人的注意力。
“你等不晓得,话说,当年白官人,写了篇好文章。从那以后,这江头可是热闹了好一阵子。”店家如此说道。
这个不太离谱,算是这时代的明星效应。
“据说湓水花船上弹琵琶的女子价钱可涨了不少,至少好几成。还有好几个女子,都说自己是曾给白官人弹琵琶的女子。”
没想到还有这冒充的事。
“其中真假,怕是除了白官人亲自分辨,谁也说不清。不管真假,总之,热闹了好一阵子,后来时候,外地人居多。”
难道这些就是八卦消息。
“我也就那时候,听到客人谈话,才开始留意到这事。
我姑且一说,你等姑且一听。”
“那湓水船上的那些女子,可不是啥良家妇女,明面上弹琴奏乐,挣的丁点钱,可不够过活,背地里还是靠卖身勾当。”
店家此时爆出了这个消息。
“卖身?”
不对啊,宁北一听,眉头一皱,这和自己以前想的不怎么一样啊。
“也就你等外地人不晓得,本地人就是起初不晓得,时间长了,也当然知晓了。据说那白官人的文章里没有写这个事,看了文章来的外地人就被蒙住了。”店家嘿嘿一笑。
“不对,白司马的文章里,已写明了,那弹琴的夫人是贾人妇,也就是商人家的妇女啊。你是不是弄错了。”周明章直接质疑道。
“你还当真了,估摸那白官人当时也被蒙住了。”店东家跟着说道:“浔阳城就这么大,啥事能瞒的长久。
我也是商人,又不是傻子,若真是商人家明媒正娶的女人,或者哪怕是个小妾,怎会大半夜在外面,还同其他人见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若是这种不守妇道的女子,早该下猪笼了,呸。”
店家的话,给了大家无情的一击,周明章顿时哑口无言。他的这番话,虽在意料之外,仔细一想,却在情理之中。
宁北回想起,当初自己上学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之时,当时也有点疑惑和奇怪,白居易一个大男人。
大半夜邀请一个良家妇女来见面,还弹琴伴奏,怎么都觉得不太正经。
当初还自己为自己解释到大概唐代的文化风情就是如此开放,女子嫁了人,还能出去做事挣钱。
或者因为白居易的司马官员身份高贵,这女子不得不迫于官威,又或者白居易的诗才名声很好,那女子听说过,所以很乐意为他伴奏。
如今真到了这时代,才明白这些原因都说不通。
若是那女子真已嫁了人,可算是良家妇女,即使她不安分守己,出门寻乐,白居易知道了也该主动避嫌,更不该写在文章里,有损自己身份和名声。
“说明了,水上那些花船女子,背地里大多都有富商包养,没个名分,不要说是个妾,说是包养的外室都不如。
说透了,不过男女姘头罢了,合则抹了蜜,跟一家人似的,不合就分了,两不相欠。”店家毫不客气地说道。
原来历史的真相竟然是这样,宁北此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