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鱼人国
“是也,长安也有,一样叮叮当当地响,只是似乎没如此密集。”二娘子也发现这个。
长安已经有了人力车,轿车出来也才半年,看来国人山寨的本事已经发挥出来了。
南夏有这么多人力车,是因为宁北的工场卖的比较便宜,很多人都能买的起。
王永看见宁北笑而不语,也没有点破这点。
“哎,前面为何围着如此多人?”二娘子看着前面诧异道。
“哦,那里可以听鬼故事,我等不妨也去听一听。”王永解说道。
自然没人反对。
不容易,从最初到现在一年半时间是有了,那个老头还在这里记录鬼故事。
这老头的毅力,宁北此刻也佩服的很,要是自己,可不一定有这个毅力。
此时只听到人群里面,一个声音在说道:“那鱼人国之鱼人,离了水,到了地上,鱼尾就能化作人腿,看起来与你我一般模样,不再是鱼人。”
这样的故事,宁北早已经听腻歪了,随口就能编出十个类似但不重复的,但不妨此时这周围一圈人听的津津有味,大半还是粗汉子。
宁北特意看了一眼,发现里面不只是那个老头,还多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帮着老头磨墨,还有给讲故事的人添倒茶水,很可能就是这老头的孙子。
两个小娘子,还有韩湘,听了一段故事,也立刻被吸引住了,聚精会神。
一直过了几柱香的功夫,听完这个又听过两个故事,几个人才带着回味慢慢离开。她们这年龄,在后世顶多是个高中生,迷上也正常。
“里面这老夫子,不知何时出现在此的,最爱听他人讲玄奇的幻事还有鬼事,虽然都知晓是虚假的当不得真,然而依旧有许多人爱听,爱讲。
不晓得其他地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也算是南夏的一景,长年累月在此。”王永如此解说。
这老头如今已是南夏周边的名人,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若是说一句堤坝上写鬼故事的老头,大多人都知道或者听说过。
王永虽然不是很关心这个,但多少也听说过,知晓一些。
“长安却是没有,只有讲经的僧人。”二娘子说道。
“宁北,你义兄那饭店,若是将这老夫子请去,估摸能引去不少人。”王永打趣道。也算是提了一个建议。
“恐怕请不起。”宁北笑着说道。
这当然是个托词,实际上他很早的时候就往这个方面想过,请个说书的,坐镇中华楼,凭着他脑子里的那些故事传奇,稍微加工一下,绝对是南夏独一份的。
但是思虑过后,还是没有真的如此做。
主要是中华楼名气已经相当稳定了,如今没必要这么做,而且若是说书先生说的太好了,吃饭的客人不愿意走,都霸占着桌子磨蹭,也是件麻烦事,影响生意。
不过,若是以后饭店生意竞争激烈,不太好的时候,倒是可以如此操作,也算是一个备选策略。
“也是,这老夫子,每日光是茶水,收入钱都不会少,确实不易请。”王永当真了。
走过这里,前面就是大堤,已经隐隐有乐器声传来,娱乐场所,怎么可能没有音乐。
不过现在时间才午后,人流还不是很多,因此不显得多热闹。
大堤很长,据说有十里,一个小时左右,几人走了半个来回。
“似乎比长安逊色一些。”二娘子没发现什么新奇的东西。
“那当然,还是那句话,长安毕竟是长安。”这回是宁北这样说。
南夏的各行业的规模和档次自然无法跟首都长安相提并论。
长安那是达官贵人和天下财富汇聚的地方,他们手稍微松点,漏一点油水,就够底下各行业活的很滋润。南夏这地方主要挣的却是贸易中转运输的辛苦钱。
转了一圈,几个少男少女,神情开朗了一些。
歇息的片刻,二娘子问道:“稍后,回驿站吗?”
宁北和王永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现在时间还早,一时却没有好的去处。
这时辰,专门邀请他们去中华楼做客,路途也有点远。
“这样吧,我们一起去听音乐吧,南夏的音乐还是有些特色的。”宁北想到去年去听音乐的事,比较文雅,于是提了出来。
“好,这提议不错。”王永赞同。
“哦,是了,我曾在长安听过几个曲子,很悦耳,据说是南夏这边传过去的。想来,本地的会更好。”两位小娘子神情再次振作起来。
听音乐会,也要选择哪一家,王永平时应酬比较多,这方面他估计比较了解。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王兄,你看,去那一家较好?”
“随我来吧。”王永说道。
穿街过巷,稍后。
“宁北,这家你应当来过吧。”王永问道。
“听说过,但是没有来过。”宁北看着眼前这家挂着“素乐斋”楼阁。
素乐斋,如果没记错,这是邓玉芷所在的那一家乐坊。
“宁北平日应多出来走动,否则日子岂不是很无趣。很多人听过你的名声,却没有见过你人。”王永笑着说道。
宁北笑了笑,没有说话,人各有志,想有所得必有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