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土著蛮人 - 医道狂尊 - 掩埋记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医道狂尊 >

第511章土著蛮人

他接着说道:“福州乃至泉州沿海,地方狭隘无比,可谓七山二水一分地,户口自然远远及不上南夏,然而经商之人也不少,海上乘船往来,有鱼盐之利。当地天气湿热,不宜居,但是冬天不极冷,几乎无雪,草木不凋,这是南方特别之处,也算一利。”

“我听说福州东南海外有一极大之岛屿,似乎叫做琉球,你有没有听说过?”宁北追问到。

“琉球,我自然听说过,当地人也有叫做澎湖或者其它称呼的,大约就是海外诸多岛属之统称。”

“那最大的那个琉球岛上如今是何状况,是属于福州节度管辖么?上面有多少汉人?”一口气抛出几个问题。

“看来宁郎君对海外很有兴致,那琉球诸岛最近处据说离福州海岸有数百里之远,常人难至,乃极其蛮荒之所。

只曾听说岛上多山,还有土著蛮人近似野兽。

具体情况是如何,我也知晓的不多,想来就算有汉人流落上岛,也是极少,所以才无音信。

我大唐海外皆藩属之国,然而却从无听说琉球之土著藩国来进贡,大约那岛上根本就无人群居。”

宁北不了解这时代的情况,福州一带并不是节度使,而是属于福建观察使,这一点席和并没有特意指出。

观察使和节度使是同一个大等级,只是职位品级上要低半级,权限要小一些。

听席和这么一说,宁北就很奇怪了,琉球可是沿海第一大岛,面积可不小,离海岸也不是很远,这时代怎么会几乎没人居住呢?

连日本这么远的岛上这时代都有很多国家,琉球反而没有,真的很奇怪。

既然席和也不清楚情况,他也不好再追问了,只是心里记下了这个情况。

随着临近中午,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周名章也来了。

他进来时不知道往何处走,在院里高呼崔先生和宁北的名字,引的不少人注目。

“子清,最近可有何新的诗词佳作?”蔡助教此时问道。

“呵呵,惭愧,暂时还没有。”宁北回应。

“这数年,我接触的南夏人也不少,最有才气的就数子清你,当有大作为。”

“过誉,你们州学的学生不少,多少应该有几个天才吧?”宁北没想到他对自己这么高看,觉得有点承受不起。

“州学之人是不少,但也不甚多,共五十余人,大多出自乡民和商贾之家,苦学之士不少,但少有灵气之子。

多数人只想着以后能在官府谋个职事,稍有才能者多选明经、明法甚至明算科,真有志于进士者寥寥无几,学里的博士每次提到此处,也是无奈。”

蔡助教见宁北对州学不怎么了解,解释了一下。

州学才五十几个人,比宁北原以为的要少很多,这数量跟后世的一个中小学班级差不多,由此可见这时代人们享受正规教育之难,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有这福分。

至于蔡助教话语中的无奈,道理上说的通,进士科举那么难,真死心塌地要在这个上面死磕出头的毕竟是极少数。

大多数没有家庭背景的百姓子弟只能选其他路,还有一丝希望。

“那些官家子弟呢,比如席和,还有大家族子弟,你们不进州学吗?”宁北不太懂。

“家学深厚者,在家自学即可,何必进州学徒耗费时间,即使有意入学,也是直入长安监学。

反正每年州学的杰出生徒大多也是被选拔举荐到长安监学,可行的情况下何不先进一步。”

“长安监学的学子科举是不是更容易一些?”

“只能说相对于地方州县推举贡士要容易一些,然而监学人员众多,最终科举及第的终究也是少数。

惭愧一句,我当初也是有志于进士,然而两次科举不得意,最终还是不得已走了明经之路,所谓老明经是也。”

蔡助教并不忌讳自己以前科举失败的事。

“守诚之父,今日寿者王公,当年应当也是明经科。进士科举太难了,我往后也会走此明经,方有一丝可能。”席和如此说道。

通过言谈,宁北多少体会到一些进士和明经的差异,进士及第明显要高贵很多,官场上的起点要高,升迁空间也大。

看一下席和的父亲,进士出身,现在是一大州的县令,算是有实权的人物,在后世至少相当于地级市区级一把手,甚至还有高一些。

这还是自己感觉混的不怎么如意的,内心还觉得亏的慌,没有得到重用。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而明经出身的蔡助教,只能在学校做个助教,连博士都不是,王永的父亲,也是明经出身,说的不客气些,一大把年纪,还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

房间的门大开着,这时门口过去了两个人,这两人立刻引起了宁北的注意。

过去的这两个人是和尚,光蹭蹭的脑袋大白天很是显眼。

这时代男女皆留着长发,突然出现两个光头,穿着僧衣,怎么不吸引眼光和注意力。

实际上不只他注意到,屋里其他人也注意到了。

“哎,今日还邀请了和尚吗?”他好奇地问一句。

“有僧人也不意外,这两位应当是王公请来观礼的,保佑家宅平安,身体康泰,可见王公对此寿礼还是相当重视的。”蔡助教半解释半猜测道。

“这么说,应当需要花不少钱吧?”

“自然,要先到寺庙里去缴纳香火钱,请他们到家里来,估摸耗费不少,不过这些钱财对王家倒也不算如何。”

“不晓得有没有请巫士道士?”周明章也猜测了一句。

“可能性不大,既然已经请了僧人,应当不会再请巫士,都请来,若是两方见面起了纠纷,恐怕不好处理。”

“还有这事?”宁北有些好奇,以前是不是发生过两方冲突的事。

“佛家和巫家向来不和,若是主人家镇不住,还是不要同时请两家的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