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家训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花非花月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3章家训

第213章家训

不多时,一行人便自外进了院中。

李淑凤等族中女子还是第一次进祠堂,各自跟在母亲身后好奇的悄悄瞧着院中陈设。

“咳。”

李显穆轻咳一声,众孩童顿时噤声,李显穆一眼望下去,如今的李氏人丁已经比较繁茂了。

当然,主要是李芳和李茂的功劳,这两人都有两名妾室,十几年来,李芳有子女十人,其中嫡子三人,庶子两人,嫡女两人,庶女三人。

李茂有子女七人,嫡子两人,庶子三人,嫡女一人,庶女一人。

这实际上是不符合朝廷规定的,大明律对纳妾有明确的律法。

官员和庶人,必须在年满四十岁且无子嗣的情况下,方可奏请纳妾。

无论公侯、高品官员,都要年满四十无子才能纳妾,但实际上,历史上整个大明朝,可能只有海瑞执行了这一条律法。

朝廷对这种事基本上民不举官不究,从上到下都没几个人遵守,李芳和李茂自然也就不在这方面委屈自己。

但李显穆则不同,作为李氏当家人,他是一点错误都不会给到政敌,严格遵守大明律法,大明律规定不能纳妾,他就不纳妾。

好在他有亲爹用神奇道具帮助,有两子两女,也算是子嗣昌盛了。

他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只有长子和长女出现在这里,而且也不过是四岁而已,李芳的长子甚至已经十七八岁,即将要加冠成人了。

“我知道按照惯例,历来是不允许女人进祠堂的,但如果我李氏刚刚开始兴盛,便从我这里立下规矩。

无论男女,日后都要一同祭祖。”李显穆环视着众人,“至于家训,不仅李氏儿女,日后娶进门的妻子、甚至纳进门的妾,都要聆听、遵守。

若有不听从的,纵然是族长嫡子,也要毫不留情的逐出族去,必要时,可直接杖毙于族中!

听明白了吗?”

庭院中众人顿时打了个寒战,他们万万没想到,族长第一句话竟然就如此严酷。

“听明白了。”众人回道。

李显穆微微颔首,缓缓道:“你们也不要觉得这很残酷,谨小慎微才是长存之道。

你们都知道我李氏的历史,曾经是大明第一显赫的高门,而后遭遇变故,一夕之间家破人亡,幸赖你们祖父,才脱得罪身。

如今又逐渐显赫起来,姻娅公府,而即将名列圣裔。

这是新生的李氏,所以以你们祖父为第一代祖先。”

李氏以李祺为第一代祖先,实际上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像是大明供奉的时候也以朱元璋为主。

李善长当然是祖先,但李氏因他而起,又因他而灭,现在的李氏是李祺造就的,这二者间有明确的区分。

李显穆感叹道:“李氏能再度兴起本就是一个奇迹,历史上那些被杀的重臣,纵然日后被昭雪平反,可家族的败落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再来一次,家族大概率就要永堕泥潭,所以我要一次又一次的和你们说这些事,就是怕你们重蹈覆辙。

你们既然都已然知晓了我的意思,那我就大致说一下绝不能违逆的家训。

大哥、二哥、大嫂、二嫂,你们都记一下,现在有些孩子还小,可能记不住,回去后让他们抄写,每月至少一次,要刻在骨子里面,绝不能忘!”

李芳等人肃然点点头。

李显穆沉吟想着从哪里开个头,目光一一从那些孩子的脸上扫过后,才开口道:“家训第一条,便是族中和睦。

我们这样的大族人家,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就是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唯有先从家中自杀自灭起来,才会一败涂地。

自古以来,家宅不宁必生祸患,而家宅不宁多数落在一个妒字上。

妾室嫉妒正妻的地位,正妻嫉妒妾室的美貌和得宠,那后宅的阴私手段层出不穷。

嫡子嫉妒嫡长子、庶子嫉妒嫡子、愚笨的嫉妒聪慧的、没出息的嫉妒有出息的,坑杀、陷害,千方百计、巧取豪夺。

最终互攻互杀起来。

得胜的沾沾自喜,再虎视眈眈下一个人,失败的怀着不甘,而怨气散落于门庭,好好一个家,倒成了肮脏不堪、怨气冲天、见不得人的去处。”    这番话让庭院中几乎每个人都冷汗涔涔,只要一想就觉得那幅场景可怕。

“大嫂、二嫂都是温婉的人,所以在大哥、二哥的妾室入门前,我都请母亲细细看过,是不争不抢的性子,这就很好,那些争强好胜、太过于精明算计的,纵然有倾国倾城之貌,也万万不能入了家中,坏了门风。”

大夫人、二夫人皆惊讶的望向婆母临安公主,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回事,见临安公主颔首笑着,连忙向李显穆道谢。

李芳、李茂听的老脸一红,当哥哥的,结果就连纳妾这种事竟然都要弟弟操心,虽然已经习惯了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自从周朝开始,便有言称,嫡子是上天赐下能够继承家业的人,国朝也有明确的律法,区别嫡子和庶子,这叫做子以母贵。”

李显穆说完这句话视线轻轻扫过院中众人,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情,看罢心中颇为满意,“有区别是正常的,这是人性本来之好恶。

老话常说父母爱幺儿。

家中父母大多偏疼那个有出息的、嘴甜会说话的。

但一切都要有个度。

因为出身庶子便欺辱打骂,视之如奴仆,这般长大的孩子,有几个能将家族视作家,而不视作仇寇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为寇仇,君臣尚且如此,何况父母子女呢?

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何以孝呢?

在我李氏之中,父母应当慈爱,若父母不慈,则由族中将孩子带走,由族中寻找他人记下,若寻不到合适人选,则由族中养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