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我要做权臣!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花非花月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9章我要做权臣!

第219章我要做权臣!

“亦是刀枪剑影之会。”

青云楼中,本来平和讨论的氛围顿时因这句话而为之一变,带着一丝焦躁。

众士子纷纷将目光投视过来,想要看看是何人,竟然这般赤裸裸的戳破此事。

却只见到一个戴着斗笠转身下楼的身影。

“文庙改选之事在天下闹得沸沸扬扬,自大明建立以来,能在声势上胜过此事的不超过十件。”

“文庙先贤虽不是佛道二家的神灵,对读书人而言,却也相差不远,骤然变革,自然声势浩大。

这两月以来,从诸省千里迢迢赶来京城只为骂我一句的人,不也数不胜数吗?”

“一群老顽固、老不死而已,就这么把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砸碎,又能如何?”

自从文庙之事传遍天下以来,天下人便知道不可阻拦,但天地广袤浩大,极端保守的人不知凡几,在大明最广大的乡镇村中,以理学为纲而建立起来的宗族,还占据着真正的位置。

心理之争,主要只在县以及以上的府城中进行,除了浙江这种王艮亲自掌管的省份,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影响到再往下的社会中。

可文庙这件事是真的渗透下去了。

于是京城中就出现了一幅奇观,许多老儒生千里迢迢赶来京城骂李显穆一次。

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的传统理念,此事对李显穆在政治上虽然造不成大的影响,可终究是有失颜面。

好在李显穆对此早有预料,很快京城中就流传着一则流言,“不赞同改选文庙且口出恶言的人,心中都没有大明,又有什么资格生活在大明呢?”

一招“除你国籍”把那些跃跃欲试的人都钉在了原地。

自那之后,京城中的风气从讨论该不该改选文庙变成了该选成进入文庙。

直到秋闱开始。

从永乐十一年、十二年开始将心学列入教材后,每次科举选择心学的考生都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学院考生,这自然和李显穆等心学党在朝廷上越来越强势的政治现实,是脱不开干系的。

永乐十七年自然也不会例外。

但对于李显穆和郑欢等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在秋闱后就要召开永乐年间最盛大的一次大朝会。

“明达,你可有万足的把握吗?”郑欢负手问道:“那一日怕是不会平静,大明士林诸官佐,将云集宫中,谁能在其中盖压诸人呢?”

微风拂过,灿灿阳光落下来,照在李显穆眼中,他扬起一道笑容,轻声道:“从永乐六年时起,我败过吗?”

郑欢闻言顿时一愣,而后猛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无尽的感慨说道:“真不愧是你啊,李明达!”

可心中却忍不住感慨,当初他果断的投靠李显穆,不就是因为李显穆一直赢、总是赢。

从官位来说,现在的李显穆还差着他半级。

可权势从不是官位所能够概括的,郑欢很清楚的明白自己既是李显穆的盟友,也是李显穆的下属。

李显穆藏在袖筒中的手缓缓握起,他的目光顺着朱雀大道一直望向了皇宫。

直到今日,当初被皇帝拒绝实行寒门法令之事,依旧历历在目。

这让李显穆不得不警惕,历来变法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是君主的支持不够!

稍有挫折就停下变法,可这世上又有多少变法是能在短时间内出成果的,几乎都要五年以上才有明显的效果,甚至许多变法在前期都有阵痛,要度过阵痛期,才能见到脱胎换骨的效果。

今日皇帝没有大力支持他实施寒门法令,明日皇帝就会不支持他做其他事,甚至反对他的变法意见。

毕竟有些变法是会针对诸王勋贵的。

“依靠皇权而得来的终将会因为皇权的抛弃而失去,唯有自己的力量才是真实的。”

作为一个立志变革的改革家,李显穆必须未雨绸缪,而想要完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断的攫取权力,甚至侵夺皇帝的权力,就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他需要有足够的党羽,有强大的不过分依赖皇帝的权力,而想要聚拢党羽,就一定要展现出一个政治强人的形象,让下属盟友保持信心。

李显穆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自古以来侵夺皇权的人,要么谋朝篡位,自立为帝,要么就身死道消、身死族灭,只有诸葛亮等少数人,家族和后代才能得善终。

尤其是在大明朝,皇权至高无上,甚至就连宰相制度都被废除,想要侵夺皇权何其难?

若非天上有个做神仙的父亲,李显穆也绝不敢真的踏上这条黄泉路。

“任重而道远啊。”

“明达,你方才说什么?”

“没说什么,只是感慨一句,世事多艰。”

“是啊,世事多艰,天下多难,我辈肩上的担子极重。”

……    秋闱在波澜不惊中落下了帷幕,在今年诸省的乡试中,都有关于儒门道统和大明社稷孰轻孰重的考题。

其中认为儒门道统重要的极少,毕竟政治风向如此明显,只有那些明知考不上的人,才会出惊世骇俗的奇言,妄图搏一把大的,可考官根本就不看,只要认为儒门道统重要,无论文章如何,观点如何,直接就是全票黜落。

于是朝廷得到了无数份论证大明社稷为何比儒门道统重要的文章。

“明达,你这个在考卷中加入此问的想法,简直是神来之笔。”

杨荣等一众考官望着那垒起来如同一座小山的文章,那些排在前面的每一份都是锦绣文章,从正面、反面、侧面,方方面面,博古论今的讨论为何要弃道统保社稷。

这些写下文章的人,是整个大明的人尖子,他们从无数角度论证这件事,浩瀚如海的文章瞬间淹没了那些还妄图负隅顽抗的保守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