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三十四章真相 - 我给秦始皇开直播答题 - 江南知微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4章第三十四章真相

第34章第三十四章真相

天音之言,让历朝历代的君臣纷纷虎躯一震,这种昏君,竟……竟然还能批量上榜?!

他们忍不住开始暗暗祈祷:仙人求求了,千万不要盘点我们啊,咱是要脸面的,真的丢不起那人!

赵光义脸上绽放出无比自信的光彩,他笑着对王继恩说道,“我看哪,八成是朱元璋那父子俩,那俩人一看就是缺根筋的货色!再说,先前仙人在神画不是说了嘛,朱元璋虽然前期英明,但后期脑子不太好使!”

王继恩弯腰奉承道,“官家言之有理!老奴这几日瞅着评论区,想来是官家您在史册,留下了威名赫赫,让后世这对父子嫉妒眼红不已,故而,他们才会一再针对官家....”

赵光义听得心花怒放,不由得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确实言之有理啊!”

【在讲这个接下来由父子组团留下的传奇故事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时代背景,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英雄者——-乃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内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我们前面说到的千古一帝,无一人不是如此;华夏数千年历史中的明君们,亦无一人不是如此;】

【随着大唐大国的轰然倒塌,这个天下,再一次陷入至暗时刻——割据势力各自为政争权夺势,战乱不止,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身处乱世之中的赵匡胤,也渴望着当一个这样心怀大志、一统中原河山的英雄,当然,一开始的他,并不敢把这个梦做得太大.....】

赵匡胤听着自己的名字骤然响起,顿时头痛欲裂,仙人这是....先扬后抑?我.....我竟然会上t这个榜单!苍天呐!难道我也跟李隆基一样,老了就变老年痴呆吗?我竟以开国君主之身,上了一个仙界的昏君榜单,何其荒唐!

殿中的赵光义暗暗冷笑,让你早点传位给我还舍不得,弟弟就说你和你的儿子都不适应当皇帝嘛!

【直到那年,一代英主柴荣猝然病逝,赵匡胤在桃园十结义兄弟们的支持下,发动陈桥兵变,一朝黄袍加身,离他那个英雄梦更近了.....虽然他得位的经历跟隋文帝杨坚很相似,但不同的是——】

【杨坚对宇文皇室奉行斩草除根之策,而赵匡胤或是出于本性仁善,或是为了沽名钓誉,或是感念柴荣的恩德,总之,他登基后非但没有血洗后周皇室,反而还善待前朝皇帝孤儿寡母,封他为王,而在陆游的《避暑漫抄》中,还记载了他在太庙立石碑,警告后世子孙要善待柴氏后人一事....】(1)

赵匡胤眼眶一热,可是,难道我晚年发疯后,还是把他们一家都杀了?果真是作孽啊!

【当上皇帝后的赵匡胤,成了历史上出名的‘抠门皇帝’,他对自己和家人十分抠门,他的内宫中,只有宦官50多人,宫女200多人,古代随便一个世家豪族都比他过得奢靡多了....那么,赵匡胤如此节俭,不追求奢华生活的缘故是什么呢?——是的,他为了攒钱收复当年石敬瑭丢的燕云十六州。】(2)

赵匡胤心头顿时愈发酸涩了,我确有此志!可惜仙人前面说了,我大宋终其一朝,也并未收复燕云十六州!

让我魂牵梦萦的燕云十六州啊,何时才能回中原大地的怀抱!

画面上出现一张北宋年间的地图,

【燕云十六州对宋朝到底有多重要?大家请看这张图,这是北宋的都城开封,这里是黄河,这儿是太行山,这片区域是渤海,这块是挨着它的辽国....】

少年霍去病脱.口而出,“从渤海到太行山如此之遥远的距离,竟是开阔的一马平川,这还如何能防御鞑子的骑兵?”

【虽然有界河横亘在中间,但华北地区天寒地冻,河流每到冬季低温时节就会结冰,敌军自然可以选择在这条线上的任意一个地点踏兵突破防线。】

【虽然一过两国之边界,就有北宋的三个军事重镇,真定,中山,河间,它们看起来似乎可以防御住草原奔袭而来的敌军,可是——辽阔的华北平原一马平川,让这三座城池之间无法相互形成掎角之势互相照应,草原骑兵便可以采用围点打援的方式,将这些城池一一攻破.....】

【汉高祖刘邦:不是,赵兄弟,你到底是咋想的,选这么个地方建都城?前无遮挡,后无屏蔽,图的个啥?】

【秦始皇嬴政:朕记得,魏国的都城大梁,也是这样一个八面受敌、无险可抵之地,秦楚齐可从东南西三面直达此地。】

【明tai祖朱元璋:始皇帝,你有所不知,北宋这开封,就是魏国那大梁!】

【宋tai祖赵匡胤:说到开封,它本是我最不想选的地方啊!五代十国战乱之际,定都开封的王朝寿命约摸只有十来年,实在不稳妥!当初是没法子,后来为增强都城防御能力,我想迁都长安,可大臣们说长安乃四塞之地,经济贫困,养不活都城人口....】(2)

【唐太宗李世民:择都一事,当慎之又慎。】

【明成祖朱棣:然后,他退而求其次想选洛阳,但唐朝末年战乱,宫殿被破坏得太严重了,百姓也四处逃亡,人口凋零,大臣们也不同意....】(3)

【明tai祖朱元璋:而且,赵大也不容易,北宋开局地狱模式,周边鞑子又多又强,老子搞不懂他那些大臣,哪里来的自信撺掇他建都开封!换成我老朱,敢反对?给老子拖出去扒皮....】

【宋tai祖赵匡胤:唉,其实往好处想,开封怎么说也算得上个好地方,它北靠黄河,南依江淮,共有四水贯通其间,漕运极其便利,又是鱼米之地盛产粮食....虽不利于守,但开阔的平原也利于我大宋出击四方,灭掉周围的强敌....】

【明成祖朱棣:赵大,你入寝时是不是枕头垫得有点高了?梦做得太香甜了....】

画面一转,出现另一张地图,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燕云十六州的分界线,本身就属于长城的一部分....请看,这是长城,这些红线是分界线,除了从渤海到紫荆关这一段线路,其他部分都跟长城的边界重合....如果,我是说如果,宋朝有皇帝能成功夺回燕云十六州,他就能彻底控制位于居庸关南边的内长城,从而完完整整拥有太行山一带的防线。】

【从此,辽宋新的边界线上,北宋拥有着地势险要的山脉作为屏障,可以彻底瓦解草原骑兵最大的优势,而且,他不需要再大面积地铺排步兵来防守,只需在几个防守的重要关口上,继续修筑长城来防守,就能堵上铁骑得以驰骋中原的缺口.....】

赵匡胤眼热地看着地图中的燕云十六州和长城,如果能在有生之年收复它们,我少活二十年又何妨,反正老了也要变痴呆的,多活无益!

【甚至,宋朝如果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野心再膨胀几分,还能把雁北地区变成向草原地带进攻的前沿地!雁北,那可是产良草骏马的好地方啊,宋朝可以趁机组建一支比辽金更骁勇的骑兵队,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有了这支机动性和战斗力远超步兵的骑兵团,就可以把周边国家摁在地上打了.....】

赵匡胤的热血在翻滚,啊,梦中情画,这就是我的梦想!我发誓,此生一定要夺回燕云十六州!

大臣们睁大眼你看我,我看你,下一秒,竟齐刷刷破防大哭起来!

这....这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啊仙人!大宋君臣真能想这个吗?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赵匡胤之所以抠抠搜搜攒钱,就是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他专门设立封桩库来存钱,只存不取,还想了一套先礼后兵的方案:等钱攒到三五十万贯,就派人去找契丹和谈,拿这些钱赎回燕云十六州;如果契丹不同意,他就拿这些钱招兵买马,把燕云十六州抢回来....】

【汉武帝刘彻:这才对嘛!你不赶紧抢回来,在一个四面漏风的都城能睡得安稳?】

【唐太宗李世民:可听仙人前番之言,宋朝并未收复燕云十六州,这又是何故?可是银钱不够?】

【明成祖朱棣:这就得问某个表脸的了。】

赵光义上前一步,义愤填膺道,“肯定是哪个臭不要脸的,把大哥封桩库的银钱糟蹋完了!”

说完,他还有意无意往赵德昭的方向看了一眼。

【可惜,赵匡胤在五十岁那年猝然离世,终究壮志未酬...而他为什么会突然去世,在每一个烛影斧声的故事里,都离不开一个人的身影——他亲爱的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猛地看向赵光义,目光骤然变得锐利无比,我才活五十就死了?还跟他有关?

赵光义慌忙跪下,“哥!我没有啊!我绝对不会害死你啊....”

【离开这种跳大神的、陈抟老祖纷纷出场的传说,我们客观地来看,赵匡胤的死,真跟赵光义有关系吗?答案是,可能性极大!这就要从《宋史》里三个人三件事说起了....】

赵匡胤气咻咻走下来,一脚踹在赵光义屁股上,“狗东西!”

画面一转,出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