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八十章她去了哪里 - 我给秦始皇开直播答题 - 江南知微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0章第八十章她去了哪里

第80章第八十章她去了哪里

【虽然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她的下落,但后世关于她的去向,有这么几种流传于不同时代的传说:第一种,在西施与范蠡、文种等人,里应外合灭亡吴国后,越王勾践看中西施的美色,准备将她纳入后宫,却遭到范蠡的坚决反对,他认为君王不能沉迷美色,于是约西施湖上泛舟,趁其不备,把她从船上推了下去....】

【第二种传说则认为,勾践深知灭吴之首功,在于西施举世无双的美貌,为了不重蹈吴国覆辙,他在灭吴后,果断下令将西施沉江了....】

【第三种传说则是,勾践打算把西施收进后宫,其王后认为西施的不降的‘亡国妖女’,担心她将来也会祸害越国,于是命人把她裹在牛革制成的袋子中,沉入了江底....还有诸如西施愧疚自缢、和被愤怒的吴人沉江之说...】(1)

秦始皇微微摇了摇头,沉江之说由来已久,如此报答,太过欺负那女子....君王意志若坚定,又岂会被西施迷惑?

【直到后来,一个关于西施得到好结局的说法,开始风靡各朝各代,这个说法来源于一本时代模糊、作者未知的《越绝书》,在这本实际是历史小说的书里,范蠡劝好友文种、随自己一起功成身退、离开宫廷,以免‘狡兔死,走狗烹’,在遭到拒绝后,他独自携手昔日爱人西施前往太湖,泛一叶扁舟于烟波之间,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2)

刘彻惊讶地张了张嘴,这,这也是读书人胡乱编的故事吧?以勾践那样的性子,岂会放过西施?

【也许,后来的人们,基于对大团圆故事的期盼、对那位沉鱼落雁大美人的同情,忍不住更认同这种带有浪漫色彩的说法....可在宋朝,来自浙江会稽的史学家姚宽,成了后来第一个明确质疑西施下落的人,他引用《吴越春秋》的说法,在《西溪丛语》中明确写道,‘楚国亡,西子被杀’...】

很多只听过‘西子与范蠡泛舟于太湖之上’版本的女子,茫然无措地看向天幕,为什么要杀她?若是男子立了灭敌国之大功,朝廷不是会加官进爵吗,她不要爵位不要钱财,与爱人一起隐居都不行吗?

【关于这个问题,主播想来理一理头绪...首先,西施生活在春秋时期,《战国策》里夸过她的美貌,庄子、管仲在书中也夸过她的美貌,这样一位鼎鼎有名的大美女,怎么可能在完成任务后,悄无声息就再也没了踪迹?就算她真的隐居了,也是要食人间烟火的,总有人会不经意碰到她、然后惊为天人、回去四处传扬,最后口口相传‘于某年某处见过仙女西施’....隐居又不是飞升,怎么会突然人间失踪呢?】

【还有一个佐证是,据史记记载,传说中跟她一起隐居的范蠡,后来渡船去了齐国,隐姓埋名积累家资成了大富豪,齐国人还想请他去做相国,他拒绝后又搬去陶丘,成了陶朱公....可跟他一起隐居的西施呢?如果她真去了齐国,这样一位灼灼其华的绝色佳人,齐国人看到会不惊艳吗?为什么各地再也没有出现过关于她的下落记载?在那个女子浣纱谋生的时代,她总不能超前学了后世的三从四德,突然变得大门不迈、二门不出了吧?】(3)

春秋时期,刚大败吴国t、逼死夫差、复仇成功的越王勾践,此刻慢慢转动着手中的青铜茶具,心潮起伏,眸色不明....

这本是一件毫无悬念之事,如今突然出现一位插手事态发展的仙人,着实让人很为难...

看到这里的范蠡,擡头细细打量了一番天空,若有所思...看来,该走了...

西施静静坐在窗前,嘴角含笑——从范大夫当年找到我、说明来意的那一刻开始,从我与郑旦花三年、勤奋学歌舞礼仪的那一刻开始,我和她,就做好了随时被夫差察觉、任务失败、为越国献身的准备....

如今,即便狡兔死,走狗烹,我亦无悔...只求君上能善待我的母亲....

【其实,墨子早在书中写过她的结局,‘西施之沉,其美也。’主播认为这个版本更可信。首先,墨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西施很近,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墨子是一个反对假大空、提倡知行合一的人,也是华夏逻辑史上,第一个提出要根据事实来辨别是非的人,他并不是那种乱编野史故事的文学家...】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能决定西施生死的勾践,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后世‘卧薪尝胆’的成语中,他是一个毅力顽强、目标坚定的励志典范,可世人忽略了,在他卧薪尝胆的同时,还为了表现对吴国的忠心,给吴王夫差当过马夫、尝过夫差的粪.便...可见,他是一个心机深沉、能忍常人之不能忍的君王...】(4)

【后来他能复仇成功,更有范蠡、文种多年出谋划策的缘由,可到了最后这二人结局如何?善于审时度势的范蠡,早早发现不对,改名换姓出海跑了、傻乎乎留下来的文种,却被勾践以谋反之名赐死了....这样的君王,岂能容忍一个、知道自己所有不堪过去的女子存在?那个在史书中惊鸿一瞥的西施,终究被她的国家抛弃了...】

勾践涨得一张脸通红,如此...泄露我那些不堪往事,教天下人个个都知晓了,让我还有何君王颜面?

他猛地举起青铜茶盏,准备往地上狠狠砸去,手到了半空,又缓缓收了回来:那位素日性格温和的仙人,今日已接连两回动手惩戒世人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冷静,我要冷静!这么多年奴颜屈膝都熬过来了,眼下杀人也解决不了问题....

越国大夫文种不敢置信地看着天幕,我...我竟被君上赐死了?我对越国一片忠心,岂会谋反!

正溜回家悄悄收拾包裹的范蠡,听到这里顿住了,仙人竟把君上往昔为讨好夫差、所做不堪之事全讲出来了?那,我们倒安全多了,君上总不会杀光天下人来封口吧?

越国那些百姓竟然感动得哭了起来,我们的君上太伟大了,为了救国竟然连shi都肯吃,呜呜呜....

【还有,历史上的范蠡比西施足足大了30岁左右,早有妻室儿女,这个年龄差也注定了他们绝不是初恋情侣,西施更不是为了爱人、才前往敌国为间谍的无主见女子——当初范蠡献计后,亲自前往越国寻找美女,找人对她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几年间,定会告知她此行所图之事....】

【她也知道,去了吴宫如果被发现真实身份,前方只有一条死路!可她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为国家效力的征途——是的,男子为了国家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女子也可以!她不是为了情情爱爱、被男人迷得神魂颠倒的恋爱脑,她虽是女子,却同样有义薄云天的家国情怀,更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英勇气概....她这一生没有负越国,是你们越国负了她,你们太小看女子了!】

勾践不由得晃了晃神,原来,她竟是自愿的!仙人都说她是自愿的....

西施的泪珠缓缓滚下,如梨花带雨,世间终于有人懂我了....

许多原本想着劝君上、把这祸国女子沉江的越国人,沉默了....

这一世,勾践迫于天幕之上深不可测的神力,并未屠杀功臣,反而对西施客气有加,但西施还是拒绝了他递来的后宫夫人之位,选择带着赏赐回到家乡陪伴母亲,广施善事,把自己这些年学会的字,耐心教授给村中孩童女子,一生得到乡邻们的爱戴...

【实际上古往今外,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出力的女子,又何止西施一人?就连那些被世人唾弃的烟花之地,同样能绽放出胆色过人的女中豪杰....】

各朝各代沦落烟花的女子们,惊喜含泪擡起头来,神女竟然不嫌弃我们的身子脏?她竟然还夸我们!

这一刻,来自天宫神仙的认可,让生活于痛苦泥潭之中的她们,凭空增添了许多自信和勇气....

【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几位奇女子,就出身于世人眼中不堪的烟花之地,可她们的灵魂,跟那些表面道貌岸然、实则龌龊恶心的权贵比起来,却高贵得如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

画面中,出现一个正在认真练习舞蹈的灵秀小丫头,她跟着师父的节奏,做得有板有眼的,可爱极了。

远处一个八角亭里,一位身穿体面长衫的年轻男子在感叹,“唉,若非当初燕王...,咱们湄儿这般聪慧乖巧又好看的孩子,将来就是当状元夫人也当得的啊,唉....”

旁边的貌美年轻女子顿时花容失色,忙四处看了看,还好没人在附近!

她扯了扯男子的衣袖,“相公,这话可不兴再说了!咱们能活下来已是万幸....”

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却带上了哽咽,“一入娼门深似海,我们能做的...无非是让湄儿快乐过几年幼时时光罢了...”

夫妻一时相视无言,默默垂泪。

画面一转,一位有几分像那位年轻女子、却比她还要美上两分的窈窕少女,出现在小院中,她目光清澈,神色平静,

【这位被后世称为侠义歌妓的寇白门,因祖上依附靖难之役中、惨败的朱允炆一派,被朱棣勒令世代为娼门之家....她虽出身于并不体面的家庭,但她的父母十分疼爱她,把她保护得单纯又善良....】

【寇白门一出场,便名动秦淮,她眉目如画,她十分天真...17岁那年,明朝保国公朱国弼对年轻貌美的她一见钟情,当即放下身段百般讨好,终于俘获她的芳心...按明朝对金陵乐籍女子的规定,她们无论是从良还是嫁人,都只能在夜间举行进行,以表示是见不得光的人——那一年的秋天,朱国弼命五千兵士举着火把,为她赎身脱离娼门,擡着大花轿来接她进门——】(5)

【说起来,朱国弼的祖上是明朝将领朱永,因攻打瓦刺立功,被敕封世袭保国公...关于明朝的世袭罔替制度有多黑暗,我们后面会说到,现在大家只需要知道这朱国弼挥土如金就行了...虽然仅仅是赢取妾室,但朱国弼为博佳人一笑,不惜一掷千金,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让她成为金陵河两岸乐籍女子暗暗羡慕的人...那一天,寇白门以为此生得遇良人,终于脱离苦海,再不必迎来送往...】

【可惜,朱国弼这样对她,不是因为她独一无二视若珍宝,而是因为她足够让自己新鲜,等这个新鲜劲一过,他就立马歇了耐心,转头把曾经对寇白门的殷勤,再献给其他女子,后宅之中的佳人越来越多,被冷落的佳人也越来越多...】

无缘无故被骂制度黑暗的朱元璋,心里本就有点不得劲,看到这里更是火冒三丈,直接跳脚就骂,“啥玩意啊!把我大明五千士兵调去给他接亲?拿老子国库的银钱当草纸糟蹋?还没完没了?我呸!朱永,哪个是朱永,给老子站出来,看看你生的什么狗屁儿孙....”

大臣们摸着被烧焦的头发,一个个跟刚下山的茅山道士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是朱永?不认识!

【后来,朱国弼被南明小朝廷封为护国公,国破家亡之时,他还不忘物色更多绝色女子进后宅....这种人支棱起来的朝廷,如何抵挡得住清军的铁蹄?1645年,南明小朝廷光复大明的梦碎了一地,朱国弼毫不犹豫投降了....】

朱元璋愣愣看着画面中的马匹嘶鸣、山河变色,骂人的话卡在嗓子眼里,再也喊不出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