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七十八章女子如明珠 - 我给秦始皇开直播答题 - 江南知微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8章第七十八章女子如明珠

第78章第七十八章女子如明珠

画面中,出现另一位青春明媚的妙龄少女,

【如果说家喻户晓的李清照,是华夏文学史上最耀眼的女子明珠,那么,在国人眼中默默无闻的王贞仪,则是华夏数理史上最璀璨的女子明珠....这位出生于清朝的女子,工诗文、通历法、精天文、懂医理....】

清朝,金陵宣化王府,正拿着木制小棒、教小孙女西洋算筹的王者辅惊讶擡起头来,“贞仪?不会是老夫家的贞仪吧?”

五岁的王贞仪却连头都没擡,正心无旁骛地摆弄着算筹....

【她是不幸的,因为她生活在一个对女性压迫最严重的时代,在明清撰写的列女传中,充满了男权社会对女性最残酷的陷害,他们鼓吹的贞节烈妇对象,已不仅仅是从前那些、不能改嫁的寡妇,而是对所有女性无孔不入的洗脑——】

【为避战乱出城的女子,被守门人隔着马车窗幔调戏后,应该绝食而亡;夏日在家中睡觉,风吹开窗帘被外男看到睡姿,应该自杀而亡;遭遇洪灾落水时,遇到外男伸手援助,秉承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应该拒绝把手递给对方,等着被洪水冲走....这种大力褒奖以死保贞洁的、对女性饱含最大恶意的歪曲风气,正在整个社会急剧蔓延...】

【幸运的是,在这样一个让女性无时无刻不感到窒息的时代,王贞仪却降生在一个思想开明、观念超前、不重男轻女的官僚家庭,她的父母和祖辈都十分疼爱她、支持她,若非如此,很难想象在这种空前绝后桎梏女性的社会氛围中,能诞生一位华夏数千年间、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科学家....】

【但是,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她有机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残酷的社会环境,却让她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崎岖布满荆棘......】

画面里出现一片闪烁的星空,镜头不断拉近,再拉近....正在用天文望远镜观测的科学家高兴欢呼,“是小行星!我们又发现一颗小行星....”

小小的王贞仪听到这里,猛地仰头望向天幕,她痴迷地看着天空中那颗巨大的圆形不明物,用稚嫩清脆的童音问道,“祖父,小行星是什么?它是长在天上的吗?为什么天上的仙人,可以用一根木棍把小行星变得这么大呢?天上真有仙人吗?天如果是圆的,那地呢?....”

王者辅刚才从震惊中慢慢回过神来,沉吟道,“贞仪啊,这个问题祖父现在也还没学懂,不过,我可以跟小贞仪一起学,我们先学好西洋人的算筹之法....这人呐,学得越多就懂得越多啊,到时你的这些疑问,就都能弄明白了....”

秦始皇震惊起身,看向那颗漂浮在空中的巨大圆盘之物,天上的星宿竟有如此之大,究竟是仙法所化还是真实存在的?

若是真实存在的,那这空中的成千上万颗星宿,莫非也如此巨大么?究竟是何伟力在支撑它们不坠入人间呢.....

【这是2008年北京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国际天文学会把它命名为‘王贞仪星’...众所周知,能以天上的星命名的人物,无一不是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比如‘张衡星’,‘祖冲之星’,‘袁隆平星’....不但如此,王贞仪还被后世权威的科学学术期刊《自然》评选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科学家’,可见她的研究成就之高....】

刘彻是这么理解的——能以星宿命名的人,大概那颗星就送给他了,飞升成仙后,就能长住星宿行宫俯瞰人间,不再经历生老病死之痛苦,想想都美啊!

说实话,他很想要一颗‘刘彻星’....岂止是他,连秦始皇都在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孟棠口中的‘科学家’....

而古代很多女子则呆呆看着屏幕,小行星是什么、科学家是什么,她们全都不懂,但她们听懂了,对方的家人丝毫不重男轻女,还让她看书,跟方才那位李清照的家人一样开明疼爱女儿....为什么我们没能生在那样好的人家,好羡慕啊...

画面来到一处风景优美、云雾环绕的地方,一对赶路的年轻的夫妻带着女儿下了马车,观赏着山中景色,兴高采烈聊着天....

王者辅听着熟悉的声音,擡头瞥了一眼天幕,呆住了,这不是我儿一家吗?

他的心剧烈跳动起来,王贞仪,王贞仪,仙人所夸的是我家王贞仪,而不是世上同名同姓之人!

他激动地看向聪慧乖巧的小孙女,努力平息着心头不断涌出的骄傲,“贞仪啊,你要不要看看,这神画中是何人?”

小贞仪仍旧头也不擡,“祖父,西洋人这种乘法真有趣,我算出来12x12得144了,快来跟我一起算吧....”

【18岁前的王贞仪,跟随家人过着宦游四海的生活,她辗转南京、吉林、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安徽等地,见识了丰富的风土人情....在此期间,酷爱天文数学的祖父、让她随意阅读自己珍藏的中外学术名著,饱读诗书的祖母教她阅读诗词歌赋,医术精湛的父亲教她医学、数学、地理学,甚至,还找来蒙古师父教她马术、武术和射箭,堪称文武兼修....】(1)

随着画面上地图的转移,各朝各代的人都认出了她走过的足迹,暗暗咋舌,寻常人宦游,多是把妻子儿女扔在老家,自己到了当地再纳几房美妾,路途遥远,谁还肯拖儿带女的?这王家宠女儿确实宠得厉害!

李世民暗暗涌起愧疚,说起来,朕的丽质她们姐妹还是公主,长到现在所去的地方,竟连一个官宦人家小女娃都比不上....不行,耶耶下回也要给乖女们安排上,我大唐的公主不能输给别人!

还有那算学医学骑射,她们也要学一学,大唐的女子绝不能轻易认输....

一名两年前被祖父卖到青楼、以艳色力压群芳的花魁青音,呆呆看着天幕上幸福的王贞仪,泪水像掉了链的珠子一样滚滚而落——曾经,我也被爹娘这样宠爱过,陪着他们走遍四海河山,去看山间的清风,去听溪边的虫鸣....

可后来爹娘没了,这个家族就再也容不下我....攒银子的速度,永远比不上老鸨涨价的速度,我这破败的一生,只能永远待在这肮脏的、令人作呕的地方,无非是从高级花楼被卖到低级窑子罢了....

她头一回不管好不好看、随手用力揩了揩眼角的泪,可热泪依然止不住地滚滚而下,仙女说得对,凭什么我这个人、我的一生,要让他们这些外人来决定去留?我真的不甘心呐!

画面中,王贞仪紧闭门窗,把桌上的舶来物水晶球悬挂在房梁上,又搬来一个小圆凳放在球下,再找来一面镜子,反复移动着它们的位置,口中念念有词,“如果这球是太阳,这镜子是月亮,这是我们在的地方,当它们方位发生改变时,另一方会被怎么影响呢....”

生活在明朝后期之前的众人,几乎没有几个人懂什么太阳月亮的关系,天圆地方,这不是真理吗?但大家看到镜子却很激动。

她手中拿的镜子究竟是何物制成的?为何能如同神画一样,把那怪异的夜明珠和圆凳,照得纤毫毕现?

如果我们也能得到这样一面镜子,该有多好啊,咳咳,至少能看清自己到底长啥样了...

【聪慧过人的王贞仪在家中反复试验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在20岁时撰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月食解》t,科学阐述了古人眼中月食、日食发生的原理,她的这一理论,与现代天文学阐述的日食月食理论一致,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完整解释日食月食成因的著作...】

【在《地圆论》中,她用简平仪测算天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她还研究西方哥白尼的理论,在《岁轮定于地心轮》一书中,用更精炼的语言科普‘日心说’....】

古代众人一头雾水,地球怎么可能是圆的?什么日心说?这女子脑袋到底在想些啥?

【同时,她在数学研究中,既使用西方算筹方法,又吸收安徽数学派梅文鼎等人的中式算法,化繁为简,写下《勾股三角解》《筹算易知》《象数窥余》等数学科普著作...可惜,在那样一个闭关锁国的时代,从事科学研究本就困难重重,何况她还是女子!】

【在那个时代,十多岁的女孩子唯一的命运,是听从父母之命嫁个没见过面的人,生儿育女,从此守着三妻四妾的男人过日子,热爱科学、不肯盲婚哑嫁、20多岁还没成亲的王贞仪,自然成了别人眼中嫁不出去的异类,邻居亲戚嘲讽她没人要,封.建卫道士嘲笑她异想天开,从她直抒胸臆的‘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胜丈夫’,可以看出她对这个不公平的时代做出的抗争....】(2)

当朝那些士大夫阶层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何谓不公平?一个女子,认得几个字就够了,再不济学点诗词书画,博个才女名声,够嫁高门就行了,学这种所谓科学有何用?

看看那个李清照,得个什么千古才女的名头有何用?连夫君纳个妾都要计较半天,这等不贤惠的女子,赵氏没将她休出家门,已是仁至义尽!

还是老祖宗说得好:世间女子的烦恼,皆来源于识字!一个个待在家中安享生活不好,非要把大伙折腾得鸡飞狗跳....

想到这里,他们的恨意又不约而同、转移到女皇武瞾头上——都怪那个不守女德的妖妇,非要点这个话题,这下,我们不但要跟那些女人共分利益,甚至连纳妾都不自由了,我呸!

偏偏他们忌惮神力,只能暗自腹诽,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

王锡琛在上司和同僚嫉恨的目光中,一脸愧疚匆匆告假往家跑,跑出官署忍不住仰天长啸笑起来,哈哈哈,是我的闺女!我闺女就是厉害!

走着走着,他想到神画中,世人对女儿冷嘲热讽的风言风语,又平添了几分忧心....

唉,我的贞仪生不逢时啊,就算她能生在秦汉,也比如今要自由得多....不,我更企盼大清能有西洋人那种开化的风气,让贞仪能安安心心研究她喜欢的东西!

【在25岁那年,她与一个叫詹枚的青年自由恋爱成亲,他虽只是个落魄秀才,却是世间难得理解她、尊重她的男子...在这段琴瑟和睦的婚姻中,夫妻二人同心协力整理她的科研文稿....】

王锡琛惊喜顿住了脚步,闺女将来能遇到一个志同道合之人生伴侣?好哇!

【可惜幸福的婚后生活只持续了短短三四年,为科学呕心沥血的王贞仪因身体透支过度,积劳成疾,从此重病不起....在1797年的中秋之日,病重的王贞仪叮嘱丈夫,把自己的毕生心血,交付给她的至交好友钱九英筹资刊印....】(3)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