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六十六章她的慈悲 - 我给秦始皇开直播答题 - 江南知微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6章第六十六章她的慈悲

第66章第六十六章她的慈悲

朱元璋咂巴着嘴,啧啧感叹个不停,“往前一千年,往后五百年,也就李治那混小子,能惯出个这般彪悍的婆娘来,啧啧啧!”

另一边,无数宋明清士大夫在咬牙切齿地咒骂,“此妖妇牝鸡司晨,开民告官之先河,实乃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啊!”

“是啊,这是想把天下妇人都变成她那样的悍妇毒妇啊,其心可诛....”

无论他们怎么想怎么骂,孟棠的声音依然在不疾不徐讲解着,

【总有人拿她大杀李唐皇室说事,其实据后世林语堂在《武则天正传》中的考据,她在任用酷吏之时,因谋反告密之事杀了李唐皇族34人,但也杀了娘家武氏23人....】

【到垂拱四年十二月二十七,随着一座史无前例恢弘高大的万象神宫,在洛阳拔地而起,一个由女子主宰天下的时代正式来临....】

画面中,一座足足有现代社会25层楼之高的宫殿,耸立于洛阳之巅,宫殿四周雕刻九条飞龙,共同拱卫着屋顶高达一丈的金色铁凤凰,凤凰展翅,仿佛随时会冲进云霄....

万界众人怔怔看着高耸入云的神宫,这样高的的宫殿那武氏也敢住,她就不怕塌下来吗?

【公元689年正月初一,武瞾在万象神宫举办了第一趟祭祀大典....】

画面中,身穿帝王衮服的武瞾,带着天子李旦在祭祀天地,但行初献礼的人是她,此乃帝王专属之礼....

【公元690年九月初九,六十六岁的武瞾在则天门举办登基大典,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诞生,她以周朝文王姬昌为始祖文皇帝,改大唐载初元年为大周天授元年,大赦天下....】

贞观群臣虽然知道大唐江山最后会还回来,但此时亲眼目睹一个女子,把他们出生入死陪着陛下打下来的天下,改朝换代了,内心的震撼和悲痛,不能不说是无比巨大的!

李世民浑身血液一片冰凉,他此时想的,更要长远许多——若非此女惦记着与稚奴的夫妻情分,最后把李唐江山还了回来,朕的大唐,与始皇帝的大秦又有何区别?秦二世而亡,唐三世而亡啊!

对自身实力绝对的自信,让李世民无心迁怒武瞾,他只为后人哀痛不已——稚奴那些儿子啊,堂堂七尺男儿,竟斗不过一个妇人,岂是妇人之过?实为儿孙不争气啊!

当年秦昭襄王能潜伏数十年,一举夺走宣太后与外戚手中实权,始皇帝更能在举步维艰的境地中,一举覆灭赵太后与吕不韦的势力....我李唐儿孙竟无能至此,唉!

到了这一刻,每一位大臣都跟他们的君主不约而同想着,一定要认真辅佐太子李承干,绝对不能让他突然就长歪了!

他们盼望着,大唐就能换来一个不同的希望和不同的皇族后代,迎来更好的未来....

秦始皇则羡慕地看着画面中神采奕奕的武瞾,她六十六了,身子竟还如此硬朗,若朕也能活六十六,该有多好!

甚至,若她是朕的女儿,朕的大秦何愁会二世而亡!

上天呐,你是何等的不公!

刘彻也羡慕了,六十六登基,能做出政绩上这个榜单少说也得执政十来年吧,她活得竟然比我还久....修仙大业,我不能再耽误了,寿命快来吧,从四面八方朝我靠拢!

各朝民间的年轻女子,无论高门贵女还是农家贫女,无不羡慕地看着画面中威风凛凛的女皇,原来,女人也能当皇帝,原来,男子可以做到的事,女子果真也能做到!

可她们在父辈兄长的训斥声中,很快又黯然想到,而我们什么时候才可能有机会,朝着心中遥不可及的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梦想,往前方前进一小步呢?

在束缚女子最严苛的朝代,在那些男人和士大夫对武瞾的疯狂咒骂声中,孟棠的声音仍在继续,

【其实在主播看来,在后世史书中冷酷无情的武瞾,从称帝之日起,就为李唐皇室的归来留下了退路——她就像一个被丈夫宠溺一生的小女孩,在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抢过千百年来独属男人的权力,展现了一番女子不输男儿的才能后,最后还是想着,要把皇位还给丈夫家族的,是的,就算没有后来的神龙政变,她也会还政于李唐,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她在改朝换代称帝后,虽然供奉周文王为武周始祖皇帝、自己的父亲为武周太祖高皇帝,但同时,她又供奉了李唐□□、太宗、高宗三位先君,还承认自己的皇位继承于李唐三圣,此时,洛阳有武氏太庙和李氏高祖、太宗、高宗三庙,而长安有武氏太庙和李氏享德庙,请问,哪个朝代君主会供奉前朝君主呢,还一次供三位?——如果她真想为武氏族人谋权篡位,何须亲手把自己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

【还有,虽然表面风光无限的武承嗣,看起来似乎很有机会继承武周这个庞大的天下,而此时的李氏皇子李显和李旦看起来则十分狼狈不堪,但是,武瞾真的如世人所想那般一心维护侄子,毫不在意儿子吗?】

李治轻轻抚着武皇后的后背,“媚娘,朕相信,无论到了何时,你也不会害我们的孩儿。”

武皇后的泪水沾湿了他的龙袍,她低声哽咽道,“陛下,臣妾一生荣宠皆由您而来,无论将来如何,臣妾永远不会忘记与您夫妻情深的朝朝暮暮,臣妾,绝不会害我们的孩儿....”

【公元691年,武承嗣命王庆之率数百人上书,请武瞾废黜李旦,立他为皇太子,遭到宰相官员的激烈反对,他恼羞成怒之下,把反对自己的大臣悉数构陷至死。接着,武承嗣再次让王庆之上书,请求立自己为皇嗣,这一回,失去耐心的武瞾,派出凤阁侍郎李昭德去教训王庆之——】(1)

【让我们看看,李昭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个嫉恶如仇、一心维护李唐基业的耿直汉子,善识人心的武瞾会不了解他的脾气吗?她能容忍这样的人在自己朝中身居高位,又派他去应付武承嗣的喽啰,本身就传达了她的态度——娘家后辈想依靠我这位长辈,飞黄腾达当人上人可以,我可以给你们无上的尊荣,但不要异想天开做什么白日梦!】

【来看看李昭德是怎么处置这事的吧?他直接让人乱棍把王庆之打死了,这是直接打那位眼下正风光无限的武承嗣之脸面呐!就这?不,这还没完,我刚才说了,李昭德是耿直汉子,他打完回来,激动之下又说了一通句句作死的谏言,‘陛下啊,那娘家侄子再亲,又如何比得上您跟先帝的亲骨肉啊!陛下的天下就该传给他自己的亲儿子,以成万世之霸业,怎能传给那些不可能给为姑母立庙的侄子呢?再说,就算武氏子弟会为您立庙,他们又怎会在意先帝这个外人?唉,先帝好可怜,劳碌一辈子,将来竟没有子孙供奉了啊’....】(2)

【武瞾是怎么反应的?她觉得王庆之死得活该,她觉得李昭德这番对李治忠心耿耿之言,非常有道理,从此重用李昭德,甚至把他提拔至宰相高位,反过来,第二年二月,武瞾就罢免了武承嗣的宰相位,作为补偿,赐了一个有名无实权的‘特进’虚衔给他,甚至在武承嗣暗戳戳说些李昭德忠心李唐的谗言时,武瞾毫不留情地斥责他,‘昭德对先帝忠心就是对朕忠心,你何德何能敢与他比?以后休得再提!’....在一位忠诚于李唐的大臣和世人眼中‘备受宠信’的武承嗣之间,她选的是力挺大臣……】

【不死心的武承嗣发动的第三次夺权阴谋,就选在了众所周知的李旦正妃和德妃一事之后,那时,李旦的处境愈发如履薄冰,看起来似乎随时要被女皇咔嚓——武承嗣觉得,自己只需再加把火,李旦必死无疑!于是,一封举报李旦谋反的匿名信传到了武瞾手中,果然,武瞾怒不可遏,当即命来俊臣前去东宫审理查实,武承嗣窃喜不已...】

吕雉轻轻摇了摇头,“她不会信的,她虽是帝王,但也是母亲,何况那是她与最爱的男子所生的孩子,在那个男人去世后,她更不会杀他仅存于t世间的血脉....”

就像刘季并非我的意中人,就算盈儿再不争气,我也不会杀他啊....

【但他没想到,手上沾满鲜血、杀人不眨眼、惯会屈打成招的魔头来俊臣,竟会在没得到想要的答案之前,因为东宫一个小小的乐工安金藏剖腹护主,就停下审讯的步伐,还像活菩萨一样把此事禀告给了女皇——接下来的走向,更让武承嗣目瞪口呆,女皇命人把安金藏擡进宫中抢救,还愧疚感叹‘我连亲儿子都护不住,竟要逼得你以死护主,是我的过错啊’,然后,她当即决定不再追究李旦谋反一案....】(3)

李世民暗暗点头,稚奴,算你小子有眼光!

【其实,只需细思就会发现很多反常之处,众所周知,谋反之名自古就是死罪,如果女皇真想除去李旦,为何不趁机直接把他全家处死?为何要派人去东宫一个个审问调查?为何酷吏来俊臣会突然变得‘很善良’?为何女皇会让御医全力抢救一个对皇家而言微不足道的乐工,甚至亲自前去探望?-——是的,答案是,来俊臣早就知晓女皇维护儿子的心意,女皇感激安金藏舍命保护落魄儿子的忠诚....】

【如果她真想颠覆李唐社稷,何不在称帝后,索性推翻李唐宗庙,杀光自己的儿孙,让李唐旧臣再无旧主可依附?到时,连神龙政变都不会发生,武周天下成为实锤,岂不是更轻松自在?可事实是,她登基后虽然杀了很多绊脚石,却未杀自己半个儿女,重用许多忠于李唐皇族的大臣,对太平公主暗中接济儿子之事假装没看到,嘴上说着想传位给武氏侄子,行动上却一次次在关键时刻扼杀他们的希望...身为武周君主,如果她真想传位给武承嗣之流,不是轻而易举的吗?其实,根据她的性格,大概觉得李治与她夫妻一体,李治的东西她可以随意拿,但外人想都不要想……】

女皇武则天眼中含泪点点头,是啊,称帝,就当是我在高宗的一生纵容下最后一次任性吧,可我自始至终都是李家的儿媳啊,我亲自守护的李唐江山,岂会当真送给旁人?

【对武瞾这样卓尔不群的优秀女性而言,她的身份先是帝王,再是严母,可再严的母亲,也是母亲啊,自己的孩子岂是侄子能替代的?面对武承嗣今年率五千人上表请愿为她上尊号、明年率两万多人为她请愿上尊号、过几年又收买她身边人,鼓吹‘从来没有天子立异姓人为储君’的种种行径,已经74岁高龄的女皇反而愈发清醒,要知道,此时渡过动荡安定下来的朝堂已再无酷吏,这时,她请回了在朝中和民间都声望极高的六十八岁老臣——狄仁杰,拜他登阁入相,而狄仁杰本身就是李唐皇室的忠实拥趸....】

【身为武瞾晚年十分敬重信任、经常以‘国老’称之的重臣,狄仁杰三不五时在她面前说些什么呢?他说,‘陛下啊,当年太宗皇帝栉风沐雨刀口舔血,才打下这辽阔河山传给高宗皇帝,而高宗皇帝把两位皇子和江山托付给您,是对您多么难得的信任啊,您岂能把李唐江山传给外人,让太宗和高宗的心血付诸东流,让他们和您百年后无人祭祀?’大家听听吧,当年李昭德说这种话,武瞾把他升为宰相,如今她又安排个时常嘀咕这种话的狄仁杰在身边,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女皇的心中,道理本来就是这么个道理呀,同时也说明,她敬重的一直都是那些光明磊落之人...】(4)

【有了狄仁杰的力劝,这一年,庐陵王李哲,也就是恢复本名的李显,终于带着家人回到了洛阳,再次入主东宫....也是在狄仁杰的推荐下,姚崇、桓彦范、张柬之等大批后来的名臣得到重用....两年后,得到天下无数百姓敬重的狄仁杰去世,武瞾悲伤不已,大叹‘朝堂之上,空空如也’,也许是为了让她敬重的狄公走得安心吧,一个月后,她下诏废除使用了十一年的周历,恢复李唐王朝所用夏历,正式拉开还政李唐的序章...】(4)

【看到了吗,在神龙政变之前,女皇已经在着手准备让李唐归来了....】

贞观群臣看到这里,齐刷刷松了一口气,嗐,人家还真就是跟吕雉一样,领先时代学男人玩了一把权力的游戏,最后不还是还位于陛下家了嘛!这武氏是还不错,就是贪玩了些....

李世民暗暗点头,武氏确实拎得清!

李治轻轻呢喃道,“我就知道我的媚娘绝不是那种人,媚娘....”

刘彻羡慕得恨不得当场把武瞾抢来改良基因,她活到七十多了还神清志明?世上怎么会有人越老越清醒的啊,不是应该一活到七十就发疯杀妻子儿女的吗呜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