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六十四章金风玉露一相逢 - 我给秦始皇开直播答题 - 江南知微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4章第六十四章金风玉露一相逢

第64章第六十四章金风玉露一相逢

正在刘秀心思百转千回之际,只听天幕再次道,

【当然了,刘秀看到天幕中后世子孙不争气的场面,也许会觉得,他该让郭圣通的儿子刘强当皇帝的,实际上,就算刘强真做了皇帝,情况也未必会好到哪里去....】

刘秀一愣,果真是天上仙人,连我所思所想都能猜到....一时,他对天幕的敬畏之心更甚...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东汉这段历史,当初刘秀废黜刘强、改立刘庄为太子后,其实他对刘强是十分愧疚的,公元52年,被封为东海王的刘强要前去封地就藩,刘秀破例让他一人统领鲁国和东海国两国封地,又破格提高了他的礼仪规格,赐虎贲、旄头,设钟虡之乐,拟于乘舆....】

【刘庄即位后,对这位兄长也是很敬重的,当然,刘强也安安分分在封地,没搞什么幺蛾子....总之,这对异母兄弟没闹任何不愉快,而且,刘强还是历史上屈指可数得到善终的废太子,在他去世后,刘庄不但以近乎天子的礼仪将其安葬,还两次亲自前往刘强的陵墓祭拜...】

【所以,主播想说的是,论品性,刘秀这两个儿子都不错,但刘强最大的劣势是寿命太短,他只活了34岁....这样看来,还是比兄长t多活了10来岁,又诞下两个明君子孙的刘庄更适合当皇帝....】

刘秀只觉一道晴天霹雳迎头砸下来,强儿竟然...只活了30多岁?

这一刻,他悲伤又果断地决定,太子还是让庄儿继续当吧,换来换去,别把他们兄弟的感情折腾没了....以后,我要多陪陪强儿....

另一边,为邓绥看诊的医士高兴跪下道,“恭喜陛下啊!皇后娘娘她有喜啦!”

刘肇又惊又喜,急忙追问道,“有喜了?此话可当真?”

医士扬起喜气洋洋的脸,“陛下,千真万确啊!只是月份尚浅,万事还需小心....”

刘肇大喜,“好,好!重重有赏!快,扶皇后回去休息...”

绥儿,我们终于有孩儿了!

百官你看我,我看你,人人目光凝重,这妖后有身孕了?那岂非....将来她的子嗣会联合邓氏一族,掌管大汉江山?

有那等腐儒大臣急忙跪下劝道,“陛下三思啊!眼下既知娘娘野心勃勃,她这腹中胎儿还是....”

刘肇疾言厉色道,“放肆!这是朕与皇后唯一的孩子,你等想造反不成?还是说,想让朕的皇位,再一次落到清河王一支手中?”

大臣讷讷不能言,天不助我助妖妇啊!

缓缓睁开眼的邓绥,眼中溢出泪光,我有自己的孩子了,若是男孩,来日我邓氏全族可保矣,若是有女孩....

她冒出一个疯狂的想法:若是女孩,我从小也如男子一般教她读书识字,骑射弓马,上天....会庇佑她接任这大汉天下吗?

刘肇想到孟棠说东汉洛阳北宫或许有毒之言,忙命人收拾南宫,亲自喜滋滋扶着邓绥住了进去....

【好的,关于邓绥的盘点我们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盘点下一位名垂千古的奇女子——她是一代女皇武瞾,作为史上第一个颠覆日月乾坤的女子,她承受的污蔑和被泼的脏水也是最多的....】

画面中,出现一张艳若桃花的面容,偏偏她一身龙袍,气势威严,掷地有声,“这天下,不止是男人的天下....朕要做的事,无人可以阻止....”

不但很多前朝君臣猝然色变,连很多百姓都惊呆了,女子,她是女子!可她穿的是龙袍啊!她一个女子竟然当皇帝了!简直胆大包天!

那些对吕雉和邓绥临朝称制耿耿于怀的大臣,此时一个个像被针扎了一样,跳脚痛骂武瞾不要脸,就说不能纵着女子吧?区区女子,野心越来越大了,临朝称制就算了,竟然还异想天开,想跟男人平起平坐!

仙人今日所言,字字句句皆是大逆不道诛心之言啊,也不知她到底是怎么想的!真是作孽啊!作孽!

早从弹幕中知晓妻子称帝的李治,其实对此事一直喜忧参半,心情十分复杂,忧的是李氏江山竟在自己手上落入了媳妇手上,被改朝换代,喜的是自家优秀媳妇当皇帝也当得很好...

同时他又有点窃喜,不管怎么说,媚娘最后把李氏江山还回来了,不然我真不敢去见耶耶了....

此时正在宫中教李弘练字的武皇后,却是又惊又喜,她用力抱住这个给自己带来好运、仁孝又乖巧的长子,“弘儿,看到了吗?阿娘也上了这个被仙人称赞的榜单了....”

年幼却一板一眼的李弘疑惑地看向她,“阿娘,先生说,女子不能当皇帝呀!”

武皇后擦了眼泪,“别人能不能我不知晓,但阿娘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这时,李世民同样想到当日在弹幕看到的“女皇”武氏,心情更是复杂不已,这半年来他常常为此事所忧心,与妻子有意对长子李承干给予更多关注和温情,目前看来,承干不会造反了吧?

【在介绍武瞾的功绩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到她的黑马丈夫——唐高宗李治。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第三子,从史书上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十分宠爱这个幼子,但这仅仅是一个慈父对儿子的爱意,其实他并未对李治寄托储君的希望,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在年幼的李治阐释完《孝经》后,夸他‘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1)

【李治这位人生赢家的逆袭,源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干屡屡作死,其实一开始,李世民是十分维护他的,但最后那趟跟侯君集联手意图造反,他终于成功把自己作成了被流放的庶人——虽然,他的父亲依然舍不得杀他,但李承干从此跟储君之位再无关系了....这时,长孙皇后生的儿子还有两人,离太子之位最近的,原本是李世民最偏宠的魏王李泰....】

侯君集心头一跳,噗通跪下,“陛下,臣万死...”

李世民定定看着他,“君集啊,你对朕有大恩,朕信你!”

不信又能如何呢?这预示之言并未真的发生,能做的,只有防范于未然罢了。嗯,侯君集的位置看来得动动了....

【可李泰四处拉帮结派,拉拢的还是李世民十分不喜的‘多无才行,德义不修’的功勋后代,加上他愈发不加掩饰的野心,让功臣集团忧心忡忡,他们担心,这样一位强势的继承人上台后,会大换血打击旧臣...相反,向来低调的晋王李治,以他柔弱无害的表现,得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勋老臣、以褚遂良为首的政治新秀、以李绩为首的军方代表势力的鼎力支持....】(2)

长孙无忌等人忙跪下请罪,“请陛下恕罪!陛下明鉴啊,臣等绝不敢干预您立储之事....”

李世民摆摆手,“你们及时劝谏也不过是想保全我大唐社稷,何罪之有快快起来吧!”

【面对两个皇子身后截然不同的支持势力,李世民很清楚,如果选李泰当继承人,他登基后一定会报复不看好他的功臣集团,大肆提拔那些支持他的纨绔勋贵子弟,让他们出将入相、身居高位,而贞观之治的成果,将会迅速败在这群二代子弟手中....他不得不理智地为长远考虑,同时,比起李泰咄咄逼人的强势,李治流传在外的仁孝宽厚之名也让李世民相信,若立性格温和的小儿子当储君,他的长子和次子还能保下一条命....】

长孙皇后哀伤地抱着年幼的李治和兕子,你们兄弟几人,为何会走到那一步呢?你们的阿耶该有多难受啊...承干...阿娘一定会努力活久一些,监督你不要再被带歪了...

李治身处肉嘟嘟的小手为她擦拭眼泪,“阿娘怎么哭了,稚奴给阿娘吹吹....”

兕子也急忙踮起脚尖,“我也要给阿娘吹吹!”

【我们说过,李世民是一位情感十分丰沛的帝王,当他亲手下诏把自己最喜爱的儿子迁出长安,贬居遥远的均州之时,从那封诏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一位老父亲的爱与痛....】

【但同时,李世民也是一位雷厉风行的帝王,接着,他毫不迟疑地为新太子李治,堂而皇之安排了超级豪华的重臣班底——长孙无忌任太子太师,房玄龄任太子太傅,萧瑀任太子太保,李绩任太子詹事....他几乎把满朝最有分量的文武大臣,全部安排给了最小的儿子——】

【其实这种做法,很符合李世民一贯的作风,哪怕他觉得李治性格柔弱心中有些隐忧,但此时,这个儿子是妻子生的最后一个儿子,他仍然愿意不遗余力地维护他,支持他,以行动向天下人坚决地宣示:太子之位,其他人想都不要想!所以,有人说李世民想改立另一位庶子为太子,在主播看来,只能算句玩笑话吧,听其言观其行,看看他立李治为太子后为他做了什么,再看看他为那位庶子做了什么,这位帝王的父爱在哪里,十分显而易见....】

李治委屈地含住打转的眼泪,耶耶,孩儿一点都不柔弱,孩儿那都是装的!自古虎父无犬子,您要相信孩儿啊!孩儿虽叛逆,但孩儿爱耶耶,耶耶最爱的是我!

【庆幸的是,李世民晚年寄托了所有希望的继承人,并非真的那般羸弱不堪,相反,李治称得上一个完美扮猪吃虎的白莲花...】

画面中,弥留之际的李世民,正在费力地叮嘱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朕要走了,以后,诸事就托付给你们了....太子生性仁孝单纯,你们是了t解他的,就拜托你们...好生...辅佐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