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阳谋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 乌鸦一号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257章阳谋

第257章阳谋

“你想想看火箭降落在青藏高原,然后一群机械狗跑去把它给运回发射基地。  在太空中有回天去回收它,回到地面之后有一群机械狗扛着它回家,这是多酷的一件事。

这些机械狗他们自己搭载了电池,同时还有钙钛矿电池给他们进行供电,全程自动化。”陈元光说的非常有激情。

林甲听完后只有一个感受,这样做要么对火箭回收降落精度要求很高,要么对机械狗的动力续航要求很高。

因为如果动辄两百公里的距离,常规的机械狗要搬运哪怕是轻型火箭也非常困难。

“是不是钙钛矿电池技术实现了突破?”林甲很快意识到这种可能性。

陈元光点了点头:“没错,最新成果已经突破了50%的光电转化效率了,这已经接近钙钛矿电池的极限了,再往上突破的空间有限。

但这已经足够让机械狗把火箭从任一发射地点搬运回基地了。”陈元光说:“估计今年年底就会实行,现在唯一的疑虑就是会不会直播。

直播的话主要也是给4v地区更大的心理压力。

以这种新型机械狗来看,后续的登岛前面几波压根不需要真人上去,只需要从澎湖列岛投放机械狗做第一波的排雷加清空地面设施。

不过这只是我觉得可以直播给予对方一点压力。”

林甲每次来绵阳都会有种小别胜新婚的感觉,她觉得大家这样有一定的距离比之前天天呆在一起还要更好。

天天呆在一起很容易发现对方身上的缺点,而现在这样一周见一次,更容易发现对方身上优点不说,即便有看不惯的地方也很容易就忽视。

会自己安慰自己,毕竟难得见面,没必要生气。

当林甲在绵阳度过周末的时候,纽约时报率先报道了一则新闻:

“根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华国计划将整个航天事业交给有着华人之光美誉的莱特·陈,莱特·陈过去在光甲航天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促成了这一决定的最大原因。

而过去一年多来华国最终实现的电驱动火箭全回收则让华国方面再次坚定了对莱特博士的信心,这也意味着nasa将面对更加强大的对手”

纽约时报的一则消息瞬间引发外网的舆论热议。

本来这几年肉眼可见的阿美利肯和华国之间的距离在被飞速拉近,在一些领域华国已经实现了反超,比如围绕月球开展的一系列科研活动,华国成功回收了月球土壤,阿美利肯还在计划中。

好不容易spacex的星舰帮助阿美利肯挽回了一些局面,华国则迅速通过神州-光甲号予以回击。

这则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很慌,负面看法占主要地位。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你是否认为阿美利肯依然在航天领域领先华国?”国外短视频平台上某个做街头采访的博主,把这件事当成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抱歉,我不认为我们还领先于华国,我们甚至可以说已经落后了,华国的火箭回收技术实在太酷,和它比起来星舰简直就像是上個世纪的产物。

就好像华国才进入了21世纪,而我们的航天部门还停留在20世纪,更可怕的是nasa停留在了19世纪。”接受采访白人小哥显得有些失落。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莱特将接手华国航天的所有工作,你认为莱特是否会导致我们和华国在航天领域的差距被拉大?”博主继续问。

“莱特?莱特·陈吗?”白人小哥抱着不敢置信的语气。

“是的,今天早上纽约时报爆出来的消息,诺,你看。”采访者把有着纽约时报报道的页面递给对方看。

“哦,这是我今天听到最坏的消息,有莱特的加入,而nasa依然是现在的这帮官僚,等到华国人上火星之后,我们nasa的官员们在接受国会质询的时候依然会说一切尽在掌握,我们会很快实现登月。

为什么还在登月,因为登月说是2035年,实际上我认为他们会推迟到2050年。”白人小哥有点崩溃了。

“那你认为阿美利肯应该如何做,才能缩小和华国之间的差距?”

“把nasa的管理层们全部干掉,然后让马斯克来接管这一切,当然如果能让莱特来是最好的。”

该博主针对这一话题做的采访中,绝大部分人的观点和白人小哥一致,只有一个黑人大爷认为这是好事,航天技术不应该被阿美利肯一家所掌握,有华国人来竞争挺好的。

“各位,我认为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来限制华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速度,过去的芯片已经失效了,芯片这样对供应链要求最高,细分程度最深的产业都失效,意味着通过技术限制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因此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从人的角度出发时最好的方式。

对方人口老化情况的严重程度丝毫不亚于霓虹或者高丽,我们当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予华国留学生绿卡。

我们需要从根源上减弱华国的竞争力,避免华国采取依靠理工科人力资源堆积的方式,打破现有技术壁垒的方式。

我们的调查委员会详细调查了过去五年间华国的高考招生情况,华国方面不仅没有减弱在理工科领域的招生,反而加大了理工科专业的招生。根据来自华国的专家分析,华国这种模式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普鲁士模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模式,通过巨大的工业人口去冲破现存发达国家们所设置的技术壁垒。

根据数据显示,华国每年有300万的理工科毕业生,这样的工程师红利能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至少能够持续到本世纪末。

华国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所有高利润行业的壁垒打破,把价格打到没有,他们不仅卖产品还卖技术,壁垒一旦被打破,那么原来是蛋糕的现在变成了救济餐,对所有依靠高附加值产业的资源匮乏类发达国家都是一种毁灭性打击。

如此庞大的工程师群体负责做从1到100的复现任务,只要有发达国家把路径走通了,那么他们会迅速投入大量的工业人口把这条路走通,把利润干掉。    同样由于基数的累计,导致华国也会涌现出完成从0到1的创新人才,最典型的就是莱特,然后将1到99这部分群体积累的价值作为给创新人才的嘉奖。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和华国争夺这从1到100的工业人口,而是要留下从0到1的这部分创新人才。

每年能够申请到阿美利肯学校的华国留学生也就在30万左右,如果我们只要理工科留学生,那么这个数字只有15万。

我们需要增加阿美利肯的潜力,降低华国的潜力,不断创造足够有价值的高附加值产业,才能摆脱被华国追上,然后失去利润的困境。

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锁死华国的创新通道是最好的。”关于给华国留学生发绿卡一事,国会山组织了专门的审查委员会。

这对联邦来说是大事,因为过去联邦一直的口径是要阻止华国留学生来阿美利肯学理工科,欢迎你们来学文科。

现在要转弯变成,都欢迎,但是学理科得留下,学文科那就麻溜回去。

没错,这个法案只给理工科的留学生发绿卡,至于文科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如此激进的法案自然没有那么容易通过。

“顾问先生,我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华国学生学到了一些前沿技术然后回去为华国做贡献怎么办?”

“我认为这不需要担心,法案的第17条第3小点有提到,对于一些敏感技术,像航天工程、芯片技术、人工智能等等,对方需要签协议,需要找到工作单位才能申请,然后我们提前给他发绿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