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猫回故地
第69章猫回故地
青灰色的砖墙历经风雨,显得有些斑驳,城门口来往的行人车马,带着小城特有的不紧不慢的节奏。
上一次离开这里,他还是一个背负着五灵根废柴之名,前途未卜的少年。
如今归来,已是筑基修士,心境早已不同。
墨离好奇地打量着这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城,转头问道:“清尘哥哥,这里就是你从小长大的地方吗?”
白清尘的目光从城楼上收回,轻轻嗯了一声。
他翻身下马,牵着缰绳,墨离也顺势下马,跟在他身侧,两人随着人流,缓缓走入城门。
城内的街巷格局依旧,两旁是熟悉的铺面,卖杂货的,打铁的,裁缝铺子,一切都是记忆中的样子。
“咕噜……”墨离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一声,打破了有些凝重的气氛,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白清尘笑了笑,心头那份沉甸甸的怀旧感被冲淡了些许。
“走吧,带你去尝尝我小时候常吃的一家面摊。”
两人七拐八绕,来到一处巷子口,一个简陋的面摊支在那里,几张矮桌条凳,灶台热气腾腾。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动作却依旧利索的老汉。
“两碗阳春面,加个荷包蛋。”白清尘熟稔地对老汉说道,他拉着墨离在角落一张还算干净的桌子旁坐下。
很快,两碗热气腾腾,飘着猪油葱花香味的面端了上来。
白清尘拿起筷子,挑起几根面条,吹了吹热气,送入口中,熟悉的味道瞬间在舌尖弥漫开。
“嗯,还是这个味。”他轻声说了一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墨离解释。
“小时候,爹娘经常带我来这儿。”
墨离也学着他的样子,小口吃了起来,面条入口他眼睛亮了亮:“好吃!”
他咽下一口面,看着白清尘沉浸在回忆里的侧脸,忍不住问:“清尘哥哥离家求仙问道这么多年,如今终于有机会回来了,叔叔婶婶一定很高兴吧。”
白清尘夹面的动作顿了一下,碗里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他们……早已不在了。”
墨离握着筷子的手猛地一紧,脸上涌上懊悔和自责:“对不起,清尘哥哥,我不知道……”他觉得自己戳中了对方最深的伤痛。
白清尘看着少年脸上真切的歉意,反而露出一抹温和的浅笑,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
“无碍,这么多年过去,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我早已释然。”
他顿了顿,看着墨离,语气更柔和了些,“让你一个孩子来安慰我,倒显得我这做哥哥的矫情了。”
墨离低下头,看着碗里清澈的汤水,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点点头。
白清尘的思绪却随着那碗面汤的雾气,飘回了更久远的时光。
记忆中母亲是个英姿飒爽的女子,不似寻常闺阁女子般柔弱,眉宇间总带着一股子利落的英气,据说年轻时曾行走江湖,一手剑法使得极好。
而父亲,则是个典型的读书人,温文儒雅,喜欢捧着书卷,说话总是慢条斯理,带着一股书卷气。
他出生后,夫妻俩常常争论,是让儿子习武强身,还是习文明理。
直到他六岁那年,城中请来的仙师为他检测灵根。
当测出是驳杂的五灵根时,周围的人或多或少流露出惋惜和看热闹的神情。
但他的父母不在乎旁人的看法,眼中只有不加掩饰的欣喜。
父亲激动地把他高高举起,母亲在一旁笑得眉眼弯弯,连声说:“好!好!我们家的宝贝清儿,以后可是要当仙人的!”
那一天,白家破天荒地大摆流水席,足足庆祝了七天七夜。
父母把他当眼珠子似的护着,逢人便夸,那是白清尘为数不多温暖的童年回忆,这一切美好都在九岁那年破碎了。
“放开我!救命啊!”
“小娘子,跟爷回去,吃香的喝辣的,不比在这破地方强?”
一阵刺耳的喧哗和女子的哭喊声猛地从街对面传来,打断了白清尘的沉思。
他蹙眉擡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绫罗绸缎,油头粉面的男人,正带着一个家丁模样的仆人,拉扯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女子。
女子拼命挣扎,却挣脱不开那青年的钳制,那青年一脸轻浮淫笑,正是当年在仁济堂做学徒时,处处刁难他的张鹏!
如今四年过去,他眉眼间的跋扈刻薄却丝毫未改。
围观的人不少,却都敢怒不敢言,张家虽不如当年,但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大家都不愿惹麻烦。
就在张鹏的手要强行去搂那女子的腰时,白清尘手中的竹筷如同离弦之箭,嗖地一声破空而出!
“啊!”
张鹏发出一声杀猪般的惨叫,抓着女子的手臂如同被烙铁烫到,猛地缩了回来,手腕处瞬间红肿起来。
那女子趁机挣脱,头也不回地钻入人群跑了。
“妈的!谁敢坏老子好事!”张鹏捂着剧痛的手腕,气急败坏地怒吼,凶狠的目光扫向四周,最终定格在面摊角落的白清尘身上。
他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浮起浓重的轻蔑和鄙夷,仿佛看到了什么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