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关系有薄厚,人情早储备 -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 武敬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章关系有薄厚,人情早储备

人情如储蓄,时时储、日日多

人情是中国人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朋友之间没有人情往来,友谊就会淡漠,甚至消失。而当你送朋友一个人情时,朋友便因此欠了你一个人情,他是会想办法回报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做人情就像你在银行里存款,存得越多,存得越久,利息便越多。所以,我们平时送人情时,一定要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你就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朋友一个人情,那这份人情的分量就会更大。做足,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得充分。

如果朋友求你办什么事,你满口答应:“没问题。”但隔了几天,你给他一个没有下文的结果,对方虽然口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会说:“这哥儿们,真不够意思,做就做完,做一半还不如不做,帮倒忙。”

做人情只做一半,叫帮倒忙,越帮越忙,非但如此,还会影响信任度,说话不算数的朋友谁都不愿意结交。人情做一半,叫出力不讨好。

人情做充分,就是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做得漂亮。如果你答应帮朋友办某件事,就要尽心去做,不能做得勉勉强强。如果做得太勉强了,即使事情成了,你勉强的态度也会让他在感情上受到伤害。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

只有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顺,但困居上海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排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多年后还报。

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份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警醒,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当做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也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

这样的人不仅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的心只能容下自己,他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储备人情要循序渐进

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营关系,储备人情也是如此,要保持平静、持续的接触,这样拓展出来的人际关系才是可信赖的。

布朗先生参加一个社交聚会,交换了一大堆名片,握了无数次手,也搞不清楚谁是谁。

几天后,他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几天前见过面,也交换过名片的“朋友”,因为那位“朋友”名片设计特殊,让他印象深刻,所以记住了他。

这位“朋友”也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和他东聊西聊,好像两人已经很熟了一样。布朗先生不大高兴,因为他和那个人没有业务关系,而且也只见了一次面,他就这样打电话来聊天,让他有被侵犯的感觉,而且,也不知和他聊什么好!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情形常会出现,以这位“朋友”来看,他有可能对布朗先生的印象颇佳,有心和他交朋友,所以主动出击,另外也有可能是为了业务利益而先行铺路。但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他采取的方式犯了人际交往中的忌讳——操之过急。

拓展人际关系是名利场上的必然行为,但在社会上,有一些法则还是必须注意,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致弄巧成拙。

这个法则为“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而不是“一回生二回熟”。“一回生二回熟”还太快了些,“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则是渐进的,而且是长期的、对方不知不觉的。之所以要“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是因为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每个人有戒心,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对方对你采取的绝对是“关上大门”的自卫姿态,甚至认为你居心不良,因而拒绝你的接近,名人、富有或有权势之人,更是如此。

二是每个人都有“自我”,你若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必定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求尽快接近对方。也许对方会很快感受到你的热情,而给你热情的回应,可是大部分人都会有自我受到压迫的感觉,因为他还没准备好和你“熟”,他只是痛苦地应付你罢了,很可能第三次就拒绝和你碰面了。

“一回生,二回熟”的缺点还不只上面提的两点。因为你急于接近对方,所以很容易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形下,以自己作为话题,以此来持续两人交谈的热度,这无疑是暴露自己,若对方不是善类,你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确需要拓展人际关系,积累人脉,但朋友是需要时间去交往的。太过心急,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逃避。所以,搞关系也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慢慢接触,这样拓展出的人脉才是稳定的。

交人交心,人情投资要果断

一个人可以有好几种投资,对于事业的投资,是买股票;对于人缘的投资,是买忠心。买股票所得的资产有限,买忠心所得的资产无限。“纣有人亿万,为亿万心,武王有臣十人,唯一心。”纣之所以败亡,武王之所以兴周,就在于没有这份无形资产。

真正头脑灵活的人,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给予”的。而受到此种看似不求回报的好意的人,只要稍微有心,绝不会毫无回礼的,他会在能力所及的情形下与你合作。通过此种交流,彼此关系自能愈来愈亲密,愈来愈牢固,终至成为对你很有帮助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人或好意,往往带给人意外之喜。这种情形下,心中常常只有感动二字。所以,为了要让对方脑海中对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意想不到的行动是很具效果的。

美国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年轻时十分落魄潦倒,没有人认为他会成为明星。但是,有一回寇克搭火车时,与旁边的一位女士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聊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没过几天,寇克被邀请到制片厂报到。原来,这位女士是位知名制片人。

人脉是创造机遇的一种最有效成本,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总结说,哈佛为其毕业生提供了两大工具:首先是对全局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其次是哈佛强大的、遍布全球的校友网络,在各国、各行业都能提供宝贵的商业信息和优待。哈佛校友影响之大,实非言语能形容,全校有一种超越科学界限的特殊集体精神。哈佛商学院建院92年来,有超过6万名校友,这些校友多半已是各行业的精英,在团结精神凝聚下,织成了一张强固的人脉网络。对于后者,几位在中国创业的哈佛mba体会最深。他们在没有其他背景的情况下,靠的就是哈佛mba这块金色敲门砖,因为在华尔街,在几大风险投资基金中,对哈佛mba来说,找到校友,就是找到了信任。

英雄穷困潦倒的,是常有的事,但只要懂得利用人脉的投资,就能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人是高级的感情动物,注定要在群体中生活,而组成群体的人又处在各种不同的阶层,适当时进行感情投资,有利于在社会上建立一个好人缘,只有人缘好,你的人际交往才能如鱼得水,没人缘的人自然会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懂得存情的聪明人,平时就很讲究感情投资,讲究人缘,其社会形象是常人不可比的,遇到困难很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这样的聪明者其交友能力都较一般人占有明显的优势。

赢得好人缘要有长远眼光,要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不计回报,“该出手时就出手”,日积月累,留下来的都是人缘。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来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

就像西德尼·史密斯所说:“生命是由众多的友谊支撑起来的,爱和被爱中存在着最大的幸福。”一个人如果孤立无援,那他一生就很能幸福;一个人如果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就犹如在雷区里穿行,举步维艰。“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八面玲珑的人可以在每条大路上任意驰骋。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深交

人际交往中,找一个帮手容易,找到一个朋友却很难。现代社会,友谊的内涵变得深刻,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朋友一定要慎重,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在可交的人中哪些人能进一步深交亦是交友过程的重要一环。掌握与“朋友”的交情深浅,能令我们的应酬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份顺心。

某地有个成功人士,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逢人就夸,说他朋友之多,天下无人能比。后来有人问他,朋友这么多,他都同等对待吗?

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他说在他的朋友中,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利益、不怀好意的朋友也不少。“对方有坏意,不够诚恳,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这位成功人士说,“那只会害了我自己。”

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级”,主要有“刎颈之交级”、“推心置腹级”、“可商大事级”、“酒肉朋友级”、“嘻嘻哈哈级”、“保持距离级”,等等。他就根据这些等级来决定和对方来往的密度和自己心窗打开的程度。

其实,要把朋友分等级并不容易,因为人都有主观的好恶,因此有时会把一片赤诚的人当成一肚子坏水的人,也会把凶狠的狼错看成知己。尽管不能客观地给朋友分级,但至少心理上要有分等级的准备,交朋友就会比较冷静客观,就可在关键时用得上,并且把伤害减到最低。

分等级,可以按前述那位商人的方式分,也可以简单地把朋友分为“可深交级”和“不可深交级”。

可深交的,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一切;不可深交的,维持基本的礼貌就可以了。这就好比客人来到你家,真正的客人请进客厅,推销员就在门口应付一下。

另外,也可以依据对方的特点,调整和他们交往的方式。但有一个前提要牢牢记住:不管对方多聪明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你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其本身的德行好,才值得信任。

平时冷庙烧香,急时才能抱佛脚

在社会中会公关、会应酬的人,其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注重给热庙烧香,而且也非常注意给冷庙的菩萨上香。

一般人都喜欢到香火旺盛的热庙去烧香,须不知因为香客众多,菩萨反而不会在乎你的香火,你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有一部分是白费了。如果你到冷庙烧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平时冷庙门庭冷落,无人礼敬,你却很虔诚地去烧香,菩萨对你另眼相看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认为你是他的知己,感情自然贴近。

即便你到冷庙烧一炷香,菩萨却认为是天大人情,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定会鼎力相助。菩萨如此,人情亦然。

有一人,在他位高权重时,他家里的客人可以说是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成了落难英雄,家里清静得一个月不见几人,这时他真正感觉到了“世态炎凉”这四个字的含义。正当他觉得人生失去意义时,一个平时没什么走动的朋友却拿着东西来看望他,给他安慰和开导。在这个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公司。经过他的努力,公司越做越大,甚至收购了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

这时候,往日的朋友看他又重新站了起来,就又开始到他家串门、送礼,希望能在他公司谋个好职位。然而他对这些人已没有太多的言语。他在等待那个在他最低迷时帮助他的朋友。可是,他却只接到过这个朋友的一通祝福的电话。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请他的那位朋友,让他作为公司的副手,与自己一起管理公司。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人,不妨灵活点,经常帮别人一把,别人也会牢记在心,当你有事时,自然对你报之以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