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阿玖妹妹是最和善不过的人
箫莲箬出嫁后的半个月,节气小雪,帝都城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
江夫人千盼万盼,盼了数月的江家大郎江昀簦终于归家了。
江昀律,滕武二十年科举状元,曾在吏部任吏部郎中职一年。
滕武二十一年,八月,江南郡连绵大雨,河道冲毁,堤坝不堪负重倾然崩裂,五县之内颗粒无收死伤无数,江南郡守黄启洲因职守失察毫无作为,被御史弹劾,帝震怒,罢免了黄启洲郡守一职,并抄他三族以示惩处。
一时江南郡的涝灾摊子无人敢接,江太傅亲自出面,荐举嫡孙江昀律为江南郡守,即刻前往江南郡赈灾。
自此,江昀律外放三年,未曾回家,这三年里他修整河道与堤坝,救百姓于水火,怕是尝尽了苦楚,江夫人每每念起,便心疼的直揉心口。
江逢时带着两个儿子亲自前往城门外去迎人,江幸玖则陪着江夫人等在府门前。
远远的瞧见几辆熟悉的马车驶来,江夫人便无意识地握紧了江幸玖的手。
“回来了回来了,阿玖,你看母亲身上可还有什么锋利的佩饰?”
江幸玖忍俊不禁,安抚的拍了拍江夫人手背,“母亲很好,该摘下来的都摘了,一会儿尽管放心抱祺哥儿就是了。”
江夫人喜不自禁,转眼见马车已到近前,连忙拉着她迎下台阶。
杜嬷嬷带着侍婢们紧赶着撑伞追上,连声劝道。
“夫人慢些,仔细脚下滑。”
江夫人早听不进去了,眼巴巴瞧着先头那辆马车的车帘,车帘掀开时,先下来的是江昀翰。
江夫人笑脸一僵,伸手将他扒拉到一边,继续盯着车帘。
风流倜傥的江二郎哭笑不得,转头与江幸玖叹道。
“大哥一回来,我和老三便是草了。”
后头的江昀杰刚刚跳下车辕,闻言顿时摇头晃脑叹了口气。
江幸玖掩着帕子笑出声,继而抬眼,就见紧接着出来的个郎君。
他身量比清挺的江昀翰高大些,比习武的江昀杰文弱些,穿身烟青色薄袄,裹着紫貂大氅,修眉朗目高鼻丰唇,说不出的沉稳大气,正是她大哥。
“大郎!”
“母亲……”
江昀律被江夫人一把握住手,沉稳深邃的眉眼现出几分动容,连忙一跃而下,掀了大氅就地磕头。
“孩儿不孝,令母亲挂念了,孩儿回来了。”
他宽阔的脊背笔直如剑,伏跪在雪地中也依然瞧着清雅矜贵,江幸玖看的眼眶一红。
――这是她大哥,名满大召国的“清风才子”江昀律,都说长兄如父,自幼她就是在大哥书案前启蒙习字的。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她只记得,大哥离开帝都时,还是孤身一人,那时苏亭沅也还活着,他还交代她,等她出嫁时,他必定想法子赶回来。
――如今大哥再回来,不止拖家带口,她也就快要嫁给箫平笙了。
江夫人看着跪在面前的嫡长子,瞬间便落了泪,抱着他的肩背用力捶了两下,哽咽着不能言语。
这场景多少有些煽情了,江幸玖吸了吸鼻子,用帕子拭了拭眼泪,正要上前劝说两句。
却见后头的马车上匆匆下来一行人,尾随在大哥身后依次跪在了地上。
江夫人哽咽声一滞,怔怔瞧着跪在江昀律斜后方的人,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快,清夏,支伞!”江幸玖连忙迎上前,喊了清夏将伞罩在那一大一小头上,亲自弯身扶那女子。
“大嫂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
伞下之人抬起头,小的那个圆脸长眸,俨然能看出她大哥的模子,自是祺哥儿无疑。
抱着祺哥儿的女子,鹅蛋脸,一双眉峰略高的远山眉,杏仁眸涟水秋瞳,身量高挑,瞧着秀丽又难掩英气,倒是有几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姑嫂头一次见面,徐氏唇瓣蠕动,似是不知该怎么开口合适,于是看向前头的江昀律。
江昀律此时也回过头来,他握着江夫人的手站起身,一手伸过去托了徐氏一把,温声介绍道。
“这是母亲,还有妹妹阿玖。”
徐芯韵轻轻颔首,温浅一笑,大大方方唤人。
“见过母亲,妹妹。”
江幸玖莞尔一笑,不知怎么的,在她身上瞧见几分箫莲箬的影子,便心生几分亲切。
这会儿身边的江夫人还盯着母子俩,一脸复杂,不知怎么反应。
江幸玖连忙挽住她臂弯晃了晃,细声提醒。
“母亲,祺哥儿还小,雪下大了,咱们回去再叙话吧?祖父还等着呢。”
江夫人眨眨眼,点头“嗯”了一声,又看向小孙子。
在一旁站了半晌的江逢时此时开口,“行了,回府吧,大郎先随我去见你祖父。”
“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