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 别扯,我家郎君不谋反/夫人别怕,将军他给你撑腰啊! - 梵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6章

都这时候了,咱就别讲究了

“你是……何时知道的?”

箫平笙正待起身离开,却听箫夫人突然开口,语声低微。

这样小心试探神容卑微的母亲,令箫平笙有些恍惚。

他恍惚想起他的父亲,总是冷硬果决满身桀骜,每次他从北关回府,母亲都会变得更加寡言谨慎。

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不愿相信的事,箫平笙面露疲倦,闭了闭眼。

他没有回答箫夫人的话,而是反问她:“母亲嫁给父亲,可曾后悔过吗?”

箫夫人眸色一顿,怔怔看着他,眉眼冷峻的郎君,垂着眼睫,面无表情,瞧着既熟悉也陌生。

她喉间哽了哽,唇瓣颤动,潸然泪下。

置于膝头的手掌握成拳,箫平笙微不可闻地深吸了口气,眼底仿佛也有些发热,语声十分沉缓:

“父亲严肃果绝,看似冷情无心,可我们都知晓,他是极看重家人的。家里的每个人,都不能受委屈。”

“小时候我与阿姐闹了矛盾,父亲不会偏心,会将我们分开谈话,谁的错,就罚谁。但凡他在府中,祖母有刁难您的时候,他都会不悦,会维护您。”

“他回来的次数少,呆的也不久,每次离府,总会将儿子唤到书房,交代我要讨好祖母,要多说母亲的好处,若是母亲受了委屈,要陪着母亲,哄您高兴,等他回来,要告诉他。”

箫夫人掩面而泣,哭声压抑在喉咙里,闻之艰涩悲戚,令箫平笙的话戛然而止。

这个时候,他突然就想起,父亲的死讯传回来时,蒙受打击昏过去的祖母,怔愣落泪恍惚无措的母亲。

灵柩送回帝都的那日,祖母一蹶不振神智恍惚,母亲在奠堂里跪了一日一夜,不吃不喝。

她不曾大声哭泣仿佛失了天,但她的眼睛,是从没干涩过的。

这样想着,心下释怀,箫平笙长吁了口气,嗓音平静微哑。

“我不该这样问的,大哥十岁便跟着父亲远走北关,母亲多有挂念本是应该,但待我和阿姐,也是极好的。”

虽说是有些偏心,但他和阿姐在府中衣食无忧安稳欢乐,同样是身上掉下来的肉,做父母的,自然会对过的不好的那个更上心些。

箫夫人满面泪水,微微佝偻着身子,她像是在强忍着什么痛楚般难受。

箫平笙不愿再看,修眉轻蹙,站起身要走:“母亲不愿看见那人,便当做他不存在,您歇一会儿吧,儿子先回……”

“夫人,将军。”

苏嬷嬷在帘外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急:“屏禾派了人回来传话,说是姑奶奶发动了。”

箫平笙一怔,扭头看向箫夫人,箫夫人也停下了哭声,匆匆拭了泪,疾步起身走到帘前,说话时还透着鼻音,语气十分急切。

“算日子还有大半个月,怎么提前发动了?”

苏嬷嬷语声暗晦,“怕是不太好,夫人您……”

“快去备车!”

箫夫人急声打断她,也顾不得眼红面湿刚刚哭过的失态,猛地掀了帘子走出去。

箫平笙紧跟在她身后,健步如飞往外走,低促扔下一句:

“我骑马先行,母亲慢些来。”

母子俩仿佛是忘了方才屋子里的局促感,箫夫人紧着步子追了两步,扬声叮嘱他:

“你带个大夫!”

也不知箫平笙听没听到,扭头又催促苏嬷嬷:“你别陪着我,找个腿脚快的一起去,多寻几个大夫和稳婆来,有备无患!”

箫莲箬这是早产,还不知会遇上什么情况呢,总归有备无患。

此时劲松院里,小孔大夫正给江幸玖请脉。

这段日子但凡是请平安脉,箫平笙都是陪在一旁的,今日没瞧见他人,小孔大夫还有些奇怪,倒也没多问。

“那位今日送入府,不住我春晖堂了,我和父亲日后可是自在许多。”

江幸玖闻言失笑,“怎么,怀先生在春晖堂住的日子,给你们找不自在了?”

小孔大夫啧了一声,龇着牙咧着嘴。

“夫人您是不知道,这位金尊玉贵的怀先生,有多讲究,吃穿用度一应要最好的,我们小小一个医馆,哪供得起呀?

也不是说他本人有多挑剔,只是跟着他伺候的那两个,一点儿都瞧不清现状,还当是如过去一般在齐国公府养尊处优呢?”

“将军也是,明知是赔本的买卖,还交代我们需得有求必应,这不是自己找亏吃嘛?”

江幸玖摇摇头,想起箫平笙从陇南回来,交给她的那几个账本。

齐国公府盘踞陇南数十年,那积累的财富,只是瓜分十之一二,不显山不漏水地,便足够箫家人挥霍无度一辈子了。

可见乔怀藏前二十多年,过得日子不比皇子们要差,日常养成的习惯,自然就颇具讲究,不是一时片刻能收敛的。

她这样想着,正要扭头交代清夏,多盯着兰亭院,那边有什么需求,尽量要满足。

既然箫平笙应允了的,不求做到尽善尽美,总归不能让人挑出理来。

正这时,明春拎着裙角跑进来,一脸慌张:“夫人,箫胡在外头等着小孔大夫呢,说挺急的,得带她去趟邢府,让快些。”

“邢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