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 别扯,我家郎君不谋反/夫人别怕,将军他给你撑腰啊! - 梵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1章

决定

从鼎延院离开,江幸玖只觉得夜深了,风也格外的凉,不由裹紧了身上的披风。

这一夜,她梦里浑浑噩噩,熬到清晨,推开窗户看着东升的日出,又不自觉地笑了一声。

笑自己,多少有些矫情了。

原本就是主动算计人的,到最后了才来寝食难安,怎么看都有些假了。

强迫自己不再乱想,起身到四海院陪着江夫人用过膳,便带着眉姑三人回了将军府。

接下来的日子,她没再去打听外头的风声,只安心待在劲松院里养胎,日子过的清静闲适,转眼就过了一个多月。

北关再次传来捷报时,帝都城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

徐氏受了江昀律的叮嘱,来看望她。

姑嫂俩在内书房里闲话。

“你大哥说,捷报里称姑爷砍了闫珩狄惶醣郯颍军中士气大振,接连数日强攻猛进,已经将燕军攻到边线外。自此,大召的领土算是一分不少了。”

“就是,陇南那边的形势不太好,不过也不太要紧,入冬了,常理来说,但凡战火,到了冬日天寒地冻时,都会缓一缓。”

江幸玖静静听着,轻轻点了点头。

她侧卧在竹榻上,腹间和腿上搭了条薄毯,弧度高耸,乌发如瀑,素面朝天,瞧着白皙柔弱,又十分倦懒。

徐氏抿了抿唇,柔声问她。

“越到最后,就越会不适,眼看离生的日子不远了,稍有不对,一定要先来派人来知会我们呀。”

江幸玖素手托腮,闻言懒懒一笑,声音绵软。

“我知道了,你们一个个,都太紧张了。”

许是因着箫家人丁单薄,箫平笙如今又远在战场,她腹中这孩子是他的头一个子嗣,就显得分量格外重。

离临盆的日子越近,身边的人就越提心吊胆,就连素日里清疏的箫夫人,都每日派苏嬷嬷来劲松院慰问两次。

住在府里的老孔大夫,更是每日都来请平安脉。

徐氏笑了笑,回头看了眼在炉子边添碳的明春,从袖中抽出封书信。

“祖父交给你大哥,你大哥又托我拿给你看的,说是这事,得等你的决定,你看过,好告诉我,我回去与你大哥说。”

江幸玖接过信,低头看封面,字迹十分陌生,她纳闷的抽出信纸,入目落款却是她的外祖父。

几乎一瞬间,她就联想到了什么。

外祖父写信给祖父,祖父却需要她来决断,这其中有关联的纽带,也只有箫大郎的那个遗孤了。

沉下心来,江幸玖将信中内容看了,一时陷入了沉思。

原先交代抚养箫长安的那对姚氏偏枝夫妇,丈夫得了痨病,初秋去世了,那妇人孤身一人,养活亲生的女儿尚且艰难,便要将箫长安归还姚氏本家。

姚家还不吝啬于白养一张嘴吃饭,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只是,半大孩子们不知轻重,暗地里排挤无父无母的箫长安。

更是争执中一时失手,打破了箫长安的头。

五岁大的孩子,被打的头破血流,醒来时,眼睛竟是看不见了,人也变得沉郁生僻,姚家是既愧疚又复杂,只能来信试探,是不是把他接回亲人身边。

“妹妹?”

江幸玖半晌没出声,徐氏担忧蹙眉,低低唤了一声。

江幸玖下意识低嗯,应完才抬眼看她,展出笑颜,柔声道。

“雪越下越大了,大嫂先回吧,这事儿,回头我想好了,再让明春去告诉大哥。”

徐氏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唉了一声,起身告辞了。

屋里静下来,江幸玖又将信看了一遍。

箫平笙不在,这事儿,是不是该给箫夫人做决定?

箫夫人定然是愿意将孙子接回来的。

可之前平笙说过,那孩子不打算接回来了,是想让他在外头平安长大,别再跟箫家有牵扯。

江幸玖黛眉浅蹙,将信纸叠起来,低喃细语。

“但那到底是你嫡亲的侄子呀,他若在那边过的安稳也罢了,这不是被人欺负了吗?这事儿,到底是姚家的过错,若是再置之不理,岂不是太不应该了?”

这话,也不知是不是她说来说服自己的。

只是念完了,江幸玖舒了口气,转头吩咐明春。

“去趟泰竹院,请婆母过来一趟。”

明春应声离开。

江幸玖将信收起来,递给清夏,“收到床柜里吧,别给任何人瞧见了。”

“是……”

正是用膳的时候,箫夫人过了半个时辰才到,进门先是关切的询问了江幸玖的身子,婆媳俩状似亲切的聊了两句,江幸玖直点正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