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
逛街
农村的消息多半闭塞,但内部流通的速度很快。
宋艺林回村的消息,不一会儿便从村头传到了村尾。
尽管她以家里许久不住人需要修整房屋为由,让大家明天再来看她。
还是有不少人结伴而来,对着她和程干越一顿输出。
看过之后,兴许是没什么同龄人,她们跟宋艺林聊不到一块去。
半晌了,宋艺林才收拾完厨房说是给她们烧点水喝。
好在面上至少是都过得去的,人家也算是周到,好不容易回来一次,知道请亲朋好友吃个饭。
有人还语重心长地问宋艺林:
“是不是要结婚哒?他是哪里的?二回不回来了啊?”
乡音浓厚,宋艺林本想装傻糊弄过去。只是别人就当她是不好意思了,这年代,把人带回自己老家那还能有几个意思?
如今法律都不普及,更何况婚姻法。
在农村人看来,把男方专门带回家里,还请吃饭,这就四舍五入等同于摆酒。
尽管肯定排场不大,但结婚嘛,能够想着在女方老家办一场也算是有心了。
宋艺林只好实实在在解释,免得人家明天真的当婚宴来了,说不定还给份子钱。
“咋可能是办结婚酒啊,今天通知明天就办,我就是再不懂事也不会这么草率的啦,姑姑婶子放心,我要是哪天真结婚,肯定提前通知。”
“真不是结婚酒啊?”
“真不是,我就是……答谢一下这么多年亲朋好友对我的照顾,我爸妈当时走得突然,也多亏了你们帮忙啊。”
听她提起父母的丧事,所有人都相信了她。
毕竟真结婚不可能把人走了的事还一直挂在嘴边,就算那是父母,也不太吉利。
如此一个一个解释过去,想要一起解释还行不通。有些人,只有“专门”对她讲一遍,仿佛才能听得懂。
把一波波来打听消息的人打发走,宋艺林觉得比收拾屋子还累。
躺在程干越搬出来的竹板床上,宋艺林少有的嘴唇都干巴了。
村子里也有人家养狗,不咬人的狗都是放开了撒欢跑的。
同样被放开的粽子却没有到处撒欢,而是安安静静趴在地面上,眯着眼睛打瞌睡。
这么些天,人都累了,更别说狗。
程干越倒是轻松自在了,不是没有怀疑他是个外地女婿的,可正是因为这样,她们来打听的时候只需要一句“啊?”就能解决。
而且他也是真听不懂,现在都还只觉得是宋艺林家的亲戚比较热情。
其实农村的亲戚肯定比城市里的亲,但也分情况。
像这种震动全村的,多半是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
宋艺林也懒得告诉他,徒增事端。
不过看她躺在竹板床上休息,程干越还贴心的给她晾凉了一碗水。
宋艺林道过谢,问他:“你有纸笔没?”
程干越摸了一会儿,忽而想到自己刚刚在这座房子里看见的东西。
“我没带,不过那边柜子里应该有。”
宋艺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厚重的大彩电下是长长的一体式墙柜。
这么大的家具,就算是看着质量不怎么好,应该也值不少钱了。
这房子看着破败,其实从宋艺林的眼光看来,能提供享受的内部条件是一个不少。
想也知道,那两个人的钱赚得不少,怎么会亏待了自己。
倒是原主,当初一个人去晋兰时,身上只带了几十块,还是零零散散的。
后来宋艺林知道,那是她打零工挣的。
原主压根不想动这两人的一分钱。
“那里面是什么?”
程干越反而疑惑:“这不是你家吗?”
差点就把怀疑写在了脸上。
宋艺林理直气壮:“我失忆了,你忘了?”
说着,走过去蹲下身,打开了柜子。
里面是满满当当的旧书。
打眼望过去,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
保存得不错,就是顶上的两本有许多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