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终场》(6)
“谢某在此谢谢各位!”他说完朝着人群深鞠一躬。当今社会,“有钱就是爷”的观念深入人心,对琼光磊来说,谢总无论从穿衣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能甩他几十条街,没想到人家竟能自降身价给他们鞠躬,顿时觉得人家这种胸襟和涵养令人钦佩。
“谢总绝对是个干大事的人!”这是琼光磊对他发自肺腑的评价。
谢总双手多次压低,待人群重新变得安静,他这才开始了今天的演讲:“我今天受邀来到这里,时间有限,所以我不会像做报告一样浪费大家的时间,我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在座的各位将来和我一样,变!有!钱!”
他的开场白简单粗暴,底下的人激动万分。
谢总接着说:“大家可能都听过一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你拿一条鱼给对方,不如教会对方钓鱼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赚钱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人之所以赚不到大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掌握精准的方法。《新闻联播》大家都看过,咱们的市场经济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我们只要把握这个规律,就能赚到大把大把的钞票。这就像下棋一样,有规律就要有配套的游戏规则,而我们所总结出的最完美的游戏规则就叫直销。
“以我自己举例,我现在身价上千万,而在坐的各位可能连1万都拿不出,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穷的穷死,富的富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极少数的人掌握了‘钓鱼’的方法,他们先人一步把‘鱼’钓进了自己的筐里。
“再打个比方,咱们面前有一个鱼塘,鱼塘里有1万条鱼,所有人都蹲在鱼塘附近抓鱼,有的人掌握方法,源源不断地把鱼装进鱼篓,而有的人却站在鱼塘边不知所措,等鱼渐渐被抓完,那些不懂技能的人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而直销,就是我们研究出来的最便捷的‘抓鱼’技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点悟;名师点悟,不如踏着成功者的脚步。我从2000年开始接触直销,只用了8年的时间就做到了3000万资产,在很多直销大佬面前,我可能不算成功者,但我觉得以我个人的经验,绝对可以带着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
“好,谢总说得好!”阿印带头鼓掌,人们再次沸腾。
琼光磊的文化水平不高,但谢总近三个小时的演讲他是既入了脑又沉了心。午饭后,琼光磊拿出阿印给他的笔记本,用汉字加拼音的方法把演讲的精髓全部记录了下来。
然而,第一天的“经验”还没完全吸收,第二天阿印又请来了“身价上亿”的黄总莅临演说,经过多次洗脑,琼光磊从心里完全接受了直销的“钓鱼技巧”。
在“直销家庭”中,有着严密的等级划分,从下到上分别为普通会员、vip会员、黄金会员、铂金会员、钻石会员、至尊会员6个等级。琼光磊这种刚入行的人被称为“白瓜”。确切地说,“白瓜”还不算是直销行业的一员,要想成为普通会员,每人必须一次性缴纳3800元的会费。从普通会员要想升级到vip会员,需介绍2人入行;而从vip会员到黄金会员,则需介绍5人;从黄金会员到铂金会员需介绍100人;从铂金会员到钻石会员需介绍1000人;从钻石会员到至尊会员需介绍1万人。每介绍一个入行者,介绍人可提取10%的佣金,也就是一个人头380元。
直销的核心卖点是“人际关系”,而人作为群居动物,他不单单是一个个体,以当时的经济水平,3800元会费不是一个大数目,可以说,成为普通会员的门槛并不高。而直销所针对的群体都是一些成年务工者,他们有的有求学经历,有的有打工经历,有的有创业经历,只要方法得当,一个人拉5个人头,不是什么难事。
阿印帮“白瓜”们算过一笔账,只要成为黄金会员,那么一次性的提成就有1900元,而介绍来的5个人还会拉其他人入行,这样收入便会像滚雪球般增加。当5人变成25人,25人变成225人时,赚的钱就会以万计,假如有幸成为铂金会员,躺在床上就能把钱赚了。
这就好比掌握了钓鱼技巧,你把它教给别人,别人每钓上来10条,拿1条作为报酬;当学的人越来越多时,那自己就不用再大费周折,等着别人把鱼送到面前就行。既然是“钓鱼”,就需要配备工具,而那3800元可以理解成“鱼竿”的费用,等卖了鱼,成本自然会收回。这种绕来绕去的“直销理念”,让很多大学生都深陷其中,更何况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的琼光磊。
经过多轮洗脑,琼光磊每天都在痛并快乐着。快乐的原因,是他自认为先人一步掌握了赚钱的窍门,而痛的根源是他根本不知该拉谁入行。自从母亲死后,他就没出过村子,可以说他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在村子里。村里的几个玩伴他倒是能联系到,可一旦联系他们,自己的藏身地就会曝光,要知道,他来之前可是偷了父亲的全部家财,这万一父亲追了过来,情况绝对会变得无法收拾。
琼光磊居住的小院叫“白瓜营”,刚进的“白瓜”经过5天培训后,90%的白瓜都会选择交钱成为普通会员,而一旦成为会员后,他们会立刻从这里搬走,去一个条件较好的居民楼。剩下的“白瓜”并不是不想从事直销这一行当,而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拿不出3800元的会费。在直销行当中,这10%被称为“烂瓜”。
对于“烂瓜”,直销最常用的方式就一个字“熬”。白瓜营每天都会请不同的人来讲课,交不起钱的“烂瓜”要接受半个月以上的超强洗脑。这样一来,“烂瓜”对直销的渴望会达到极致,再加上周围不断离开的其他人,“烂瓜”会表现出一种“鱼快被钓完”的不安。这个时候,对“烂瓜”来说,只要能搞到钱成为会员,就没有他们不愿做的事。
二十
琼光磊本不想成为“烂瓜”,他之所以不交会费,原因有二:一是阿印拒绝了他去市区补办银行卡的要求,二是他实在拉不来人入行。对被彻底洗脑的琼光磊来说,他现在就是抱着一种“无赖”心理,除非阿印轰他走,否则他绝对不会离开“白瓜营”半步。
2008年3月12日,在“白瓜营”待了一个多月,十几名“烂瓜”被阿印带到了附近的社区医院,这其中就包括琼光磊。一行人穿过医院的正厅,直接来到了后院的“采血室”。
虽然门上用打印纸贴着“采血室”三个字,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绝对不正规,别的先不说,光那几个身上“雕龙刻凤”的采血医生,就能让人不寒而栗。
待众人坐好,阿印推开木门和屋内的人小声嘀咕了几句,再次走出采血室时,他说道:“你们的身份证我已经交了进去,回头听名字进去采血,每人400毫升,采完血后回到院子里等着,所有人采完后,我们一起走,有没有问题?”
“没。”
交代完毕,阿印冲屋内做了个“ok”的手势,按照年龄大小,琼光磊第一个走了进去。
采血室只有十几平方米,光线昏暗,一张木桌横在屋子当中,两名凶神恶煞般的男青年身披白大褂坐在桌子里侧。
“你叫琼光磊?”其中一名戴着耳钉的男子问道。
“对。”
耳钉男又问:“什么血型?”
“不知道,没测过。”
耳钉男低头记录身份信息,另一名雀斑男指了指木桌旁的塑料凳:“过来坐下。”
琼光磊有些紧张,可他还是按照雀斑男的指示坐了下来。
“把上衣脱掉,袖子撸起来。”
耳钉男登记完毕,雀斑男从铁盒中取出一枚酒精棉球在琼光磊的胳膊弯上使劲儿摩擦,消毒完毕后,一枚连着血袋的大号抽血针刺入血管,血袋被放在了一个左右摇晃的电子秤上,随着血液不断流入,黑白显示屏上的数字在不停地跳动。
当针头刺入血管的那一刻,琼光磊感觉到了一丝刺痛,而抽血正式开始时,不适感随之消失。电子秤上的血袋越来越鼓,5分钟后,雀斑男拔掉针头,用棉签按在出血处。
“多按一会儿,不流血了把棉球扔了就行。”
雀斑男刚交代完,耳钉男便迫不及待地喊道:“下一个,汤盛国!”
十多名“烂瓜”依次进入,和琼光磊一样,他们进去时都很紧张,可出来时却都谈笑风生。阿印给每位抽完血的“烂瓜”买了牛奶和卤蛋,吃了一个多月的“一清二白”,琼光磊看见卤蛋就如同猪八戒见到了人参果,成功人士“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座右铭被他瞬间抛在脑后。两颗卤蛋、一瓶牛奶被琼光磊囫囵吞枣似的咽下,当他还想借势续上几个时,却被阿印以“吃多了不吸收”为由无情拒绝。
琼光磊郁郁寡欢地蹲在墙角,一个小时后,最后一名“烂瓜”抽血结束,阿印从采血医生手里接过了厚厚一沓人民币。
“这是你们抽血的补助,400毫升,每人600元,你们只要再来6次,就能凑齐会费。”
“一袋血能卖600元?”一名“烂瓜”很是惊讶。
“我要是一天卖一次,一个月就是小2万啊。”另外一名“烂瓜”也跟着应和。
阿印撇撇嘴:“别想那些没用的了,抽血伤身,还一天抽一次,你要是能扛住三天一次都算你命大!我就没发现有哪个行业能比直销赚钱,所以啊,抽血只是一种方式,攒够了会费做直销才是王道。”
听了阿印的一番说辞,“烂瓜”们纷纷点头称是。其实阿印心里明白,直销洗脑必须采用“圈养制”,一旦传销者过多接触外部环境,很容易从“谜之逻辑”中清醒过来,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否则阿印坚决禁止“白瓜”“烂瓜”与外界接触。这也是琼光磊多次提出去银行均被阿印拒绝的主要原因。
十多名“烂瓜”两两一组慢悠悠地走回“白瓜营”,阿印把钱揣进口袋,约定3天后进行第二次抽血。
二十一
卖血归来的“烂瓜”们异常兴奋,他们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构想着攒够会费后的发财美梦,琼光磊是听在耳内,急在心中。拉不了人入会,他最多只能成为普通会员,那些大佬分享的成功经验,在他这里只能付诸东流。
这一夜,琼光磊彻底失眠,他整晚都在惦记那个“鱼塘”。阿印每天都会从外面带来新人,而新人听完课后很快又离开院子。在琼光磊眼里,他们都是掌握了“钓鱼技巧”的人。琼光磊现在的心情就像是站在鱼塘边看别人抢钱,如果他再想不出办法成为更高级的会员,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将彻底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知何时,窗外响起了鸡鸣声,勤奋的“烂瓜”们从睡梦中醒来,他们端坐在床头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直销口诀》:“十年打工一场空,只有直销成富翁。
“中华儿女千千万,张三不干李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