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入芙卷】拾壹临别
“大人,你们怎么现在才回来?不是说好了要一起为你庆贺生辰的吗?”
雷十二见迎出来的长生长宁两眼乌青,便知道他俩一夜未睡。“去把鹿拾光和陀鱼叫过来,我有话说。”说完她便领着勾白云回了房间。
回屋之后,雷十二走到盆架前正想用铜盆里的清水净面,忽然想起什么,扯了一张布巾在盆中浸湿后递给勾白云,“你先洗。”<
“算你有良心。这温鹤引是怎么搞的,脸上又干又紧,妆也不知道化。”
勾白云一边叨念着一边洗干净脸,接着便开始从包袱里翻出胭脂水粉往脸上捣鼓。所以长生长宁引着鹿拾光他俩进来时看到的便是勾白云正妖妖绕绕地对镜贴花黄。
长生眼睛瞪得有牛铃一般大,结结巴巴地说:“大......大人,你在做什么?”
勾白云回头冲他飞了个媚眼,“小兄弟,我不是你们大人了。”
“她又换回去了?!”
雷十二朝着发问的鹿拾光点点头,又冲长生长宁说道:“你们温大人的魂魄被收走了。”
“怎么回事?你说清楚。”长宁几大步走到雷十二面前,拉住她衣袖摇晃起来。
于是雷十二把昨夜他们在山中的遭遇同大家说了一遍。
昨夜,温鹤引喝了雷十二的鲜血解除蛊毒之后两个人便一路向下。快到山脚的时候被一大一小两个道士打扮的人拦住。
他们自称来自湖州紫阳宫,这引魂换命之法便是梁大人同他们主持静修先生一起操作的。
温鹤引的魂魄之前被拒在紫阳宫中的玉觚之中,谁知那玉觚不慎被摔裂了,温鹤引的魂魄便从裂缝中跑了出来。
此番他们二人下山便是要将温鹤引的魂魄重新带回去,待到他的尸身被运到湖州,再行还魂之法。
长生和长宁听得面面相觑,长生摁住两边颞穴,一副头痛欲裂的样子。“就没听过这么离谱的事情,安放魂魄那么重要的法器都能摔裂,还时隔了那么久才发现,跟闹着玩儿一样。”
“那接下来怎么办?”长宁眼睛还在勾白云脸上,觉得这个事情实在玄妙,虽然都是一张脸,但是一看就是不同的两个人。
“我们还是按原计划,把你们大人的灵柩送到岳州詹府就算完成任务。你们两个愿意自己走也行,愿意跟着我们也行。”
长生和长宁几乎异口同声说道:“我们要和大人的尸身一起走。”
“什么?!你们遇到廖鸿之了?!”
正坐在舱里盘点银钱的勾白云听到雷十二给她讲之前的经历时突然一惊,手上的一枚铜钱滴溜溜滚进了舱底的木缝里。
“不但遇到了,还承人家恩情救了一回,现在喜喜也是他的人在看顾。”
“谁在照顾喜喜呢?”勾白云侧着身子伸手去板缝里掏那枚铜钱,掏了半天也没成功,最后只得作罢。
“廖维。他妹妹廖辛过来瞧的病。”
“虽然他俩和我不怎么对付,不过有他们照料喜喜倒是极稳妥的。不过,这家伙谈什么买卖居然把这两兄妹都带出来了.......有点可疑。”
雷十二忍不住笑起来,“你这个下堂妻管得还真宽,前夫做什么生意也要管。不过这次见了他,终于晓得你为什么对他念念不忘了。”
“为什么?”
“你想听我说你前夫好话啊,那我就偏不说。”雷十二俏皮地晃着脑袋同她玩笑。
勾白云看她灵动的表情忍不住“嘶”了一声,“我看这些日子你跟着温鹤引是学坏了,都知道打趣起我来了。”
两人正在舱里玩闹,长生突然把着舱门钻进个脑袋,“雷姑娘你们不出来看看洞庭湖吗?”
勾白云把摊在桌上的银钱收进钱袋,起身揽过雷十二的肩头,“走吧,咱们也去赏赏这八百里云梦。”
一出船舱眼前壮阔的湖景便给了雷十二一些震撼。只见浩渺烟波,接天连地,水天一色,澄澈如镜。微风拂过,波光粼粼,似万点碎金闪烁。远处山峦隐现,影影绰绰,与天际相融,宛如水墨画卷。
湖面上,白帆点点,或远或近,似闲云悠悠。时有飞鸟掠过,羽翼划过碧空,留下一串清脆的啼鸣。岸边芦苇丛生,随着微风摇曳。
“还有多久能到岳州?”雷十二走到船尾询问正在掌舵的船家。
“明天早上这个点儿应该就到了。”
“他们还有多久能到岳州?”周梓允用茶盖轻拨茶汤,看着面上一片嫩绿浮叶像是小舟一般在湖面打转。
“不出意外,应该明日就能到达。”候在一旁的张仪答道。
张仪本南安王府老夫人身旁一个乳娘之子,但为人聪慧上进,机敏好学,渐渐就成了周梓允的心腹、
周梓允端起茶碗饮了一口,刚才那片浮叶也顺着茶汤漂到口中。他伸出手指将茶叶从嘴里摘出来,一张帕巾连忙递上,湿软的叶片被迅速收走。
“给本王看仔细了,别处本王管不着,但是在湖广的地界里,温鹤引的尸身不能出事。”
“是。”张仪领完命想到前几日从苴兰来的密信,又踌躇问道:“可是南安王那边.......”
“不用管他。那个人志大而才疏,空有野心却无与之匹配的谋略,以后非但不能成事,搞不好还要惹出大麻烦来。他想要温鹤引的尸身,无非就是一种可能,他怀疑尸身上藏有什么不能告人的东西。但他也不想想,从苴兰到江宁何止万里,还要经过大片的化外之地,如果藏在尸身上遗失的可能性太大了。现在又牵连出太子那一边,万万不能让他在本王的地盘上出了纰漏。”
“对了,上次陆巡送来的那对黑犀角放在哪里了?”
“回王爷,之前王爷说不想看到屋里摆这种凶险之物,小的便收进库房了。”
“你找出来,让王妃给太子妃送去。”
是日,骄阳敛芒,清风徐来。幽深竹篁,翠影摇曳,沙沙作响。一阵袅袅琴音传来,与竹叶的沙沙声交织相融。
一男子坐在幽篁之中正在抚琴。只见他身着素色长衫,衣袂飘飘,风姿绰约,一张“鸣皋”置于身前。此人正是得贤王赠琴得梁锦呈。
他轻抬双手,那手指修长如玉,骨节分明,指尖轻轻落在琴弦之上,如同蜻蜓点水般轻柔。
只见他先是微微侧身,调整坐姿,让自己与琴融为一体。随后,左手按弦,手指准确而有力地按住琴上的徽位,时缓时急,时轻时重。右手则以优雅的姿态拨弦,拇指与食指轻拈,如拨云见月,弦音初起,宛如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清脆悦耳。
随着音律的推进,他的手指愈发灵动,时而用中指快速勾弦,发出短促而明亮的声响,如飞鸟振翅;时而用无名指在弦上滑过,琴音连绵悠长,似幽林深处的叹息。重音之时,他手腕猛地发力,整只手掌压弦,迸发出如雷霆万钧般的强音,震撼人心;轻音之际,手指又轻轻拂过琴弦,那声音便如微风拂柳,轻柔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