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心理暗示,在不知不觉中让人信服(3)
第27章心理暗示,在不知不觉中让人信服(3)
“不是,我只是觉得您的品味很高,您不仅生意做得好,还会淘弄这样精致的工艺品。我对您真是佩服之至啊!”张桐见自己终于成功地中止了对方的讲话,于是,不等对方再次开口,便将自己之前准备好的资料递给了对方,并说:“我们公司这次为您推荐的产品,就和您的这件工艺品一样,都属于中国风,古香古色的,相信您一定会喜欢。”
张桐通过这种方式不着痕迹地打断了对方的讲话,并且保留了对方的面子,成功地将双方谈话的内容转移到了正题上来。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所说的话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更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只是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方的眼神或动作,在对方眼神不在自己身上,或者动作有些想让我们停止讲话的时候,一定要遵从对方的意愿行事,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谈话可以继续下去,从而得到对方的好感,增强成功说服对方的可能性。
4.无意间说出的话,最容易让人相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总会不经意间说出一些话,而这些话里有时会包含一些我们不愿意透露的信息。由于这些内容具有很高的真实性,所以往往会被人们相信。而如果能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点说服对方,赢得对方的信任,让说服过程更加顺利。
很多时候,在我们与他人交流时,往往对方越是信誓旦旦地保证,甚至是发毒誓、写保证书,反而让我们觉得越是不能相信他。但是,对方有些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却会深入到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深信不疑。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并不是很难理解。骗人的话千万种,但是归结起来,总共也就两种,一种是一眼望穿型,一种是悬疑难断型。对于前者来说,人们通常都将这样的谎言当作笑料,认为是愚蠢行为;对于后者来说,人们往往看不透,也想不明白,因此对其十分顾忌,唯恐避之不及。
悬疑难断型的谎言人们分辨不清,因为这种谎言是说话的人在经过认真分析,仔细斟酌之后才说出来的,所以就很难被揭穿。而诸如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甚至是毒誓,都会被人们认为是在演戏,做作的成分居多,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对方是为了取得我的信任故意做出来给我看的。与这些相比较,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反而更能赢得人们的信任。
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往往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无事闲谈的时候说出来的。这样的话可信度非常高,因为它往往反映出的是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不经意间说出的话或许会是真的,但也并不完全是。如果我们总是以这种方式思考别人不经意间说出的话,有时候就会被有心人利用。
三国时期,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便发动赤壁之战,准备灭了孙刘,一统天下。但是,谁料曹操初到东吴地界,刚刚与孙刘交战,便吃了一个大亏。
第二天,曹操问众位将士:“我方昨天吃了一个败仗,对士气的影响颇大;今天又被周瑜查探到了我水寨部署的虚实,我应该怎么应对呢?”
这时,他的谋士蒋干说:“我与周瑜是好朋友,愿意前去说服他投降丞相。”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就派他去了。
听有人汇报说蒋干到访,周瑜就明白他是为曹操当说客来了,但周瑜装作不知,非常热情地设宴款待蒋干。
酒宴上,周瑜让营中众将士都与蒋干见礼,一一介绍他们认识。说蒋干是他求学时的同窗好友,今天只谈友情不讲其他,有人胆敢擅自乱说,斩首示众。
蒋干吓出一身冷汗,因此对说服周瑜投降曹操的事情只字未提。
周瑜又说:“我自带兵以来,从不喝酒,现在见到好友高兴,一定要一醉方休。”在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周瑜牵着蒋干的手,走出帐外。
外面盯梢的士兵,都是穿戴整齐,手持兵器而立。周瑜就问蒋干:“我的士兵,还算威猛吧?”
蒋干说:“不愧是虎狼之师。”
周瑜又将蒋干引到了大帐后面,粮草器用堆积如山。周瑜说:“你看我的粮草物资,够用吗?”
蒋干回应说:“真可谓是兵精粮足啊。”
周瑜大笑,引领蒋干再次入帐。回到酒宴上,再次畅饮。
一直到深夜,蒋干说道:“我酒量不好,实在是不能再喝了。”
周瑜就撤掉酒席,让众将士退下,对蒋干说道:“咱们两个很久没有同榻而眠了,今天一定要同榻而眠。”周瑜佯作大醉,摇摇晃晃领着蒋干去自己的营帐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