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不暖不寒慢慢风1谢方 - 高岭之花他追悔莫及 - 泳宁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不暖不寒慢慢风1谢方

第44章不暖不寒慢慢风1谢方

秋意消弭,暮秋初冬时节,人在外行走,已有了丝丝寒意。

萧骊珠挽着纪襄的手,小声道:“我听说康王死了。”

此事纪襄也通过太后宫人的消息,提前得知了。她点点头,也低声道:“我瞧宫里并没有大办丧事的意思,我们也就当做不知道吧。”

“哎,”骊珠叹了口气,“原本好好的大王不当,流放路上日子一定很难熬,才会到了岭南没多久就病死了。”

她的语气里,不乏同情。毕竟康王是她的亲表哥,从前对她也很不错。

纪襄微微出神,纵古通今,谁能说得清康王原本就是死罪还是真的虚弱病亡呢?

二人压低声量,讨论了几句。很快,萧骊珠便将这点同情抛到一边,相比亲戚情分,她更不耻于这种行为。她换了话题,道:“阿襄,你说陛下为何将谢侯传召入行宫了,还让他带着三千将士入京?”

雍朝姓谢的侯爵,其实有两家,一曰威远侯,另一曰镇北侯。

两家原本是一家,初代镇北侯原本是威远侯次子,尚了高宗朝一位公主。夫妇俩没有像寻常公主驸马一般在京,而是去镇守北地,羁縻胡人,保护边境,以功封侯。

而大雍立国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大小公侯不计其数,这一串封号记不清的大有人在,用姓氏称呼便方便许多。

这爵位一代代传下去时,谢家也常有宗室女赐婚相配婚姻,镇北侯这一支谢家血脉也代代镇守帝国北境。但随着气候寒冷,边境劫掠的状况愈演愈烈,需时刻提防,而先帝和如今皇帝都是不拨军费的主,谢家已是勉力支撑。

纪襄抿唇而笑:“我猜陛下明年的万寿是想检阅军士的,所以召了谢侯。”

“那也还有一年呢!”

二人要去的,正是皇帝为了迎接镇北侯谢宪而设立的大宴。

自从到行宫以来,宫妃办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宴,但还是头一回皇帝亲自到场,给足了谢侯颜面。

她们二人来得不早不晚,落座后,骊珠已经四处张望起,想看这传说里如山如岳镇守北地的谢侯长什么模样。御宴规模庞大,除了主殿,另外还开了两处偏殿宴饮。

纪襄有幸和骊珠同在主殿,也和她一同寻找起来。

“你瞧这个是不是?”骊珠扬了扬下颌,示意她看向对侧上首的一个男人。

他约摸三十出头的年纪,肤色较深,双目如炬,五官英俊,左脸上有一道很长的伤痕,虽然相貌有损,却有着一股难以描摹的英雄峥嵘。

纪襄眯起眼睛打量了一会儿,收回了视线。

骊珠又道:“他是鳏夫,妻子已经病逝多年,没有续娶。”

纪襄也听过此事,对着这样人物,不由泛起一阵同情。

不止她们二人,在场不少人都在小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帝终于姗姗来迟,跟着他一道来的,还有严妆丽服的谈贵妃。

纪襄毫不掩饰地蹙起了眉头。

自然,谈贵妃不会注意到她,但她身边的骊珠被吓了一跳,忙用手臂轻轻碰她,低声道:“你这是什么神情,小心被别人看到了,说你大不敬。”

纪襄垂眼,淡淡道:“我讨厌谈贵妃。”

骊珠闻言,更是惊讶。她自己对皇帝舅舅的后妃都没什么感情,也不喜欢谈氏一族,只是没想到纪襄会这么说。正想问她是否被谈贵妃欺凌过,皇帝已经摆手宣布开宴。一时间,笙乐齐响。

纪襄笑道:“我随口一说罢了,没什么事。”

她已经很久没有想被谈贵妃下药的事了。因着从那一天起,大多数的日子都是新奇而又愉快的,令她极少去回忆当日光景。

若是真的发生了,她会如何?

纪襄想来想去,十分怀疑自己极有可能在巨大的羞愤下自戕。

当然,她现在是绝对不会有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白白赔上一条命的念头。

但看着仇人坐在宫宴上首,受众人敬仰,这种感觉当真令人十分难受。

宴饮到气氛高潮时,皇帝赐酒赐菜于谢侯,又命众人举杯共饮,将宴上气氛推至愈发热烈。

纪襄食不知味,一边和骊珠有一搭没一搭说话,一边想着谈贵妃的事。

正想着,突然间年幼的六公主挣脱开了乳母的手,跑到了纪襄身边。

她是个样貌十分可爱的四岁小女孩,拉着纪襄的手喊她“纪姐姐”。

纪襄的思绪骤然中断,听着六公主的童言稚语,接过六公主几个乳母宫女手里端着的羹汤,温柔地喂给她吃。

-

这日午后,天气难得十分晴朗,一丝阴云都没有。

皇帝兴致大起,下令围猎,自己则没有下场。

行宫外便有一处围猎的场地,纪襄原本是跟着骊珠一道去了,在外闲坐聊天。围场鼓声隆隆,内里不时传来马鸣和野兽的嘶鸣声,陪侍的王公重臣不计其数,人影幢幢。

但她心情莫名低落,只想独自到安静的地方待着,也好思索一下今后该怎么办。

纪襄推说吹风了头疼,独自离开了。

她很少有坚定地要做成一件事的念头,报仇就是一桩。

只是如今的境况,相比起从前,她除了胆子大了一些,似乎全无长进。

而那个曾经答应过帮她报复的男人,纪襄一想起来,就忍不住加快了脚步,想把这个念头甩到身后。

从他提出将婚约延迟两年而她应下时,她心里就隐约明白,他所设立的“苟合”时间最多两年。而现在,大约是他没兴致了,提早结束了他们之间的来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