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最后的日常
宁许离开京城的第三日,洛芸凝在御书房翻到了一封未拆的信。信封上的字迹潦草,是宁许的手笔,边角还沾着点桂花糕的碎屑——想来是临走前匆忙写下的。
她拆开信,里面只有一张纸,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穿着龙袍,手里举着块酸枣糕,旁边写着一行字:“女魔头,等我回来吃莲子羹。”
洛芸凝捏着信纸,指尖在小人的龙袍上摩挲了半晌,忽然让肖曦月去御膳房传话:“把库房里的莲子都拿出来,挑最饱满的,泡上。”
望月城的重建比想象中顺利。石忠带着当年逃出去的乡亲回来时,发现不少年轻人都愿意跟着来——他们要么是父母死于屠城的孤儿,要么是被云家迫害过的百姓,都想为这座城做点什么。
宁许每天跟着石忠去监工,看着断壁残垣一点点被修复。工匠们在城门口重新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望月城”三个大字,是石忠写的,笔锋沉稳,带着股劫后余生的韧劲。
“宁大人,您看这城墙的高度够不够?”工匠头头拿着图纸过来,脸上沾着灰。
宁许对比着图纸看了看:“再高两尺。女帝说了,要能挡住风沙,还要能看到远处的炊烟——她怕以后有人来犯,城里的人能早点发现。”
工匠头头笑着应了:“放心,保证按陛下的意思来。对了,阿树那孩子在后面的院子里种了不少月光草,说是要给苏姑娘炼药用,您要不要去看看?”
宁许刚走到后院,就看到阿树蹲在地里,小心翼翼地给月光草浇水。他比在京城时壮实了些,脸上的怯懦少了,眼神亮得很。
“种得不错啊。”宁许蹲在他身边。
阿树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苏姐姐说,月光草能安神,以后望月城的人要是做噩梦,喝了用它泡的茶,就不会梦见屠城的火了。”
宁许摸了摸他的头。他知道,有些伤口需要时间才能愈合,但只要还有人记得、有人努力,就总有好起来的一天。
苏梦璃的医馆开在街角,是座小小的院子,门口挂着块“济世堂”的木牌。宁许过去时,她正在给一个老婆婆包扎伤口——老婆婆是从邻村来的,被野狗咬伤了。
“你怎么来了?”苏梦璃抬头,眼里带着笑意,“石前辈说你今天要去山神庙摘酸枣,怎么没去?”
“先过来看看你。”宁许拿起桌上的药杵,帮着捣药,“医馆的生意怎么样?”
“还行。”苏梦璃的声音很轻,“昨天有个从京城来的商人,说陛下派他来送药材,还带了封信,说让我缺什么就跟宫里说。”
宁许笑了。这女魔头,就是嘴硬。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洛芸凝让我带给你的,说是上次你要的暖玉,她找了好久才找到。”
苏梦璃接过布包,里面的暖玉比上次那块更温润。她知道,这不是洛芸凝找的,是宁许从云家抄没的宝物里挑的——他总这样,把别人的好记在心里,却把自己的功劳推给别人。
“替我谢谢陛下。”苏梦璃把暖玉收好,“对了,山神庙的酸枣熟了,我让阿树去摘了些,你带回去给陛下尝尝?”
“她才不吃,酸得很。”宁许嘴上这么说,却还是接过阿树递来的酸枣,装了满满一袋子。
半个月后,望月城的城墙修好了。青灰色的砖墙在阳光下泛着光,城门口的石狮子被重新拼好,虽然还有裂痕,却透着股新生的气劲。石忠站在城楼上,看着下面忙碌的乡亲,眼眶湿了。
“可以回京城复命了。”宁许拍了拍他的肩膀。
石忠点点头:“老奴跟你一起回去,给陛下磕个头,再回来守城门——这辈子,我就守着望月城,守着这些孩子,哪儿也不去了。”
宁许没劝他。他知道,这里有石忠的念想,也有他的归宿。
离开望月城的前一晚,苏梦璃做了桌菜,有酱牛肉、葱油饼,还有莲子羹——是按洛芸凝的做法做的,放了双倍的糖。阿树坐在旁边,给宁许倒酒,说以后要努力学医术,等宁许下次来,就能给他看诊了。
宁许喝了不少酒,头晕乎乎的。他看着院子里的月光草,忽然想起洛芸凝。不知道她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还在对着卷宗皱眉,是不是又忘了吃晚饭。
“我明天一早就走。”他放下酒杯,“等望月城的学堂盖好了,记得告诉我——洛芸凝说要派京城最好的先生来,教这里的孩子读书。”
苏梦璃点点头:“一路小心。”
回京城的路走得很快。宁许骑着那匹枣红马,怀里揣着阿树塞的酸枣糕,还有苏梦璃给的清心丹——她说怕他路上晕车。
刚到城门口,就看到肖曦月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件披风。
“陛下说你肯定没带厚衣服,让我给你送来。”肖曦月把披风递给他,“她还说,你要是敢把酸枣糕带进宫,就把你扔进御膳房的水缸里。”
宁许笑着接过披风,上面还带着淡淡的龙涎香——是洛芸凝常用的香料。他忽然加快脚步,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乾清宫里,洛芸凝正在看望月城的图纸。石匠们把城墙的样子画了下来,旁边还画了个小人,举着锄头在种地——一看就是阿树的手笔。她嘴角弯着,指尖在小人的脑袋上点了点,忽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陛下,宁许大人回来了!”肖曦月的声音带着笑意。
洛芸凝立刻放下图纸,坐直身体,板起脸。可等宁许走进来时,看到他身上的披风、手里的酸枣糕,还有脸上没来得及擦掉的灰尘,她的脸怎么也板不住。
“回来了?”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嗯。”宁许走到她面前,把酸枣糕递过去,“阿树摘的,说让你尝尝。”
洛芸凝没接,只是看着他胳膊上的伤口——是上次在云家别院被箭划伤的,还没完全好。她伸手碰了碰,眉头皱了起来:“怎么还没好?苏梦璃没给你药吗?”
“给了,就是我总忘了涂。”宁许抓住她的手,放在自己胳膊上,“你给我吹吹,说不定就好了。”
“胡闹!”洛芸凝想抽回手,却被他抓得很紧。她看着他眼里的笑意,忽然觉得,就这样被他抓着,好像也不错。
“对了,”宁许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石前辈让我给你的,说是在望月城的老槐树下挖出来的。”
布包里是支银簪,簪头刻着朵梅花——是洛芸凝母亲的东西,当年她总戴着,说梅花耐寒,像望月城的人。
洛芸凝的指尖颤抖着,接过银簪。簪子上还带着泥土的气息,却让她想起母亲的手,温暖而柔软。
“他还说,”宁许的声音放轻了些,“望月城的人都记得你,说等你有空了,回去看看——他们给你留了最好的酸枣,就种在当年你家的院子里。”
洛芸凝没说话,只是把银簪插进头发里。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簪子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她忽然抬起头,看着宁许:“莲子羹在厨房温着,去端来。”
宁许笑了,转身朝厨房跑去。
洛芸凝看着他的背影,摸了摸头发上的银簪,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她知道,以后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风雨,有挑战,但她不再是一个人了。
她有宁许这个“狗奴才”在身边斗嘴,有石忠和阿树在望月城守着家园,有苏梦璃在医馆里救死扶伤,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人,在为这座城、这片土地努力着。
这样就很好。
厨房里,宁许端着莲子羹出来,看到洛芸凝坐在窗边,阳光落在她身上,头发上的银簪闪着光。他走过去,把碗递到她面前,里面的莲子羹冒着热气,甜香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