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又一次的邀请
在他们看来,赵兴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能带领他们致富的“能人”了,他更像是一个守护神,有勇有谋,能掐会算,总能在最危急的关头,化险为夷,力挽狂澜。
几天后,一辆挂着县政府牌照的吉普车,在全村人的注视下,缓缓驶进了村委会大院。
车上下来的人,是县委刘书记的秘书,还有宣传部的干事。他们是代表县委县政府,来对赵兴邦进行表彰的。
在全村人的见证下,一场简单而隆重的表彰仪式,在村委会大院里举行。
宣传部的干事,用洪亮的声音,宣读了县委的表彰决定。决定中,高度赞扬了赵兴邦同志在面对恶意破坏时,临危不乱,保护了集体财产,并协助公安机关挖出了隐藏在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为我县的改革发展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后,刘书记的秘书,亲自将一面写着“致富标兵,护村英雄”的烫金锦旗,和一枚闪闪发光的奖章,郑重地交到了赵兴邦的手中。
“兴邦同志,这是县委对你的肯定。”秘书紧紧握着赵兴邦的手,语气诚恳地说道,“刘书记让我转告你,让你放手去干,大胆地干!县委,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除了锦旗和奖章,还有一份最实在的奖励——整整一千块钱的现金!
当那厚厚的一沓“大团结”被交到赵兴邦手里时,在场的村民们,眼睛都看直了,人群中发出了一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一千块钱!
在这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块的年代,这绝对是一笔巨款!很多人一辈子都存不到这么多钱!
赵兴邦不仅没亏钱,反而还名利双收!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他们看着台上那个身姿挺拔,胸前戴着奖章的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骄傲。这是他们赵家村的人!是他们赵家村的英雄!
……
养殖场的风波,很快就传到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组那里。
专家组的成员们,对此事也议论纷纷。他们惊叹于投毒者的手段之阴险,更惊叹于赵兴邦那化腐朽为神奇的“解毒秘方”。
“真是邪门了!我听公安局的同志说,那毒药是专门针对禽类的烈性药,一旦发作,根本无解。他赵兴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是啊,就用点草药水?这简直不符合科学常识!”
“这个赵兴邦,身上真是充满了秘密啊!”
在一片议论声中,那位曾经因为黄金大豆而对赵兴邦另眼相看的老教授——周振国,再次坐不住了。
他敏锐地意识到,那所谓的“解毒秘方”,其价值,可能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黄金大豆!如果那东西真的能有效防治禽类疾病,那对于整个国家的畜牧业来说,都将是一场革命!
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和激动,没跟任何人打招呼,便再次独自一人,坐上了前往赵家村的班车。
当周教授背着一个帆布包,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养殖场门口时,赵兴邦也感到有些意外。
“周教授?您怎么来了?”赵兴邦连忙迎了上去。
“我再不来,你小子是不是就要上天了?”周教授摘下老花镜,用一种既好奇又带着点责备的眼神看着他,开门见山地问道:“兴邦啊,你跟我说句实话,上次那鸡瘟的事,你到底是用什么法子解决的?别跟我说什么祖传秘方,我是搞科研的,我不信那个!”
赵兴邦看着周教授那执着的眼神,笑了笑。他知道,在这位真正的学者面前,耍滑头是没用的。而且,对于这位真心为国为民,并且帮助过自己的老教授,他心里也充满了敬意。
他沉吟片刻,说道:“周教授,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您跟我来。”
他将周教授领到了自己那间简陋的办公室,关上门,然后从那个上了锁的柜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用湿布包裹着的东西。
他将湿布层层打开,露出了里面那株依旧散发着勃勃生机的清瘴草。
当清瘴草出现的一瞬间,周教授的眼睛,就再也移不开了。
作为一名资深的植物学家和农业专家,他一眼就看出,这株植物,绝对非同凡响!那翡翠般的叶片,那顶端如同露珠般的光晕,那散发出的清新洁净的气息……这一切,都超出了他以往的认知。
“这……这是什么?”周教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伸出手,想要触摸,却又怕碰坏了这件稀世珍宝。
“我叫它,清瘴草。”赵兴邦说道。
他没有过多解释这草的来历,只是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清瘴草能解百毒、净化环境、防治病害的功效,简单地对周教授说了一遍。
周教授听得如痴如醉,他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狂喜,再到难以置信,最后,化为了一种近乎虔诚的敬畏。
“天哪……天哪……”他喃喃自语,“如果……如果你说的都是真的,那这……这简直就是上天赐予我们国家的瑰宝!是农业的‘神药’啊!”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赵兴邦,语气急切地说道:“兴邦!你能不能……能不能给我一部分?不用多!只要一小片叶子,一点根须就行!我要拿回去化验!研究!如果能分析出它的有效成分,我们就可以尝试人工合成,或者加入到现有的饲料和药物当中!这对我们国家整个畜牧业的病害防治工作,将是颠覆性的贡献!”
看着老教授那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赵兴"邦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
他拿起小刀,小心地从清瘴草上,切下了一片叶子,和一小段带着泥土的根须,用干净的布包好,郑重地交到了周教授的手中。
周教授如获至宝般,将那小小的布包紧紧地攥在手心,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
他看着赵兴邦,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欣赏,有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无法抑制的惜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