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就算给佛祖捐香火了一阵山风吹过,覃……
第43章就算给佛祖捐香火了一阵山风吹过,覃……
一阵山风吹过,覃晴有点冻手,她用抱在周远身后的手拉扯了几下羽绒服袖子,把自己的手缩进了袖口里。
周远察觉到了她的动作,问她:“冻手了?”
“嗯。”
周远松开抱住她的手臂,把她的手从自己身后拉回来。
“放兜里吧,手冻了不爱好。”
覃晴把一只手塞进羽绒服兜里,另一只靠近周远的手则伸进了他的手里。
周远垂眸看她,又在与她的对视中缓缓收紧自己的手,握着她的手一起放进了自己的羽绒服兜里。
“回去吗?”
覃晴没急着回答周远的问题,她看了看前后的山间小路,在前方不远的地方似乎有人工修建的石阶,透过早已落光叶子的树枝还能看到有炊烟升起。
“那边有人住吗?”
周远说:“有。”
“我们去看看。”
周远便带着她继续往前方走去。
不多远便到了一处视野开阔的空地,踩着十几级石阶上去是一排刷着黄色墙壁的老式土房。
覃晴问:“这是庙吗?也太小了吧。”
“不是。这是居士住的地方。”
虽然他也没来过这里几次,但贺城附近很多人都知道这里长年有信佛的俗家弟子居住和修行。
两人正说着话,有人从门里出来了。虽然不是正式出家的佛门弟子,但那人也剃着光头,身上穿着土蓝色的棉袍。
那人见覃晴和周远站在门外,便双手合十冲他们行了个僧礼,覃晴和周远也赶紧学着他的样子回了礼。
那人便端起晒在门前的菜转身回了屋。
覃晴转头看向周远:“他们在做饭。”
“嗯,应该是。饿了吗?”
还没等周远说要是饿了,他们就下山去吃饭。
就见覃晴点头道:“饿了。你说他们这有斋菜吗?”
周远笑了起来,“你怎么那么馋?什么都想吃?”
覃晴便佯装生气地在他手臂上使劲拍了一下。
周远说:“你等会,我去问问。”
周远去敲了门,开门的还是刚才那个居士。他跟对方交涉了几句,又指了指站在身后的覃晴,表示只有他们两个人,居士才侧身把他们让了进去。
屋里,东西两侧的农村土灶上各架着一口大铁锅,另一位居士正掀开东侧灶上的锅盖用勺子往外盛锅里的大白菜炖豆腐,西侧的锅上盖着盖子不知道是在煮什么,却也冒出了腾腾的热气。
迎他们进门的居士姓李,他对盛菜的王姓居士说:“把山菜炸了吧。”
说完,他拿过一个装馒头的大盆,掀开西侧的锅盖,又往里面放了两个大馒头。
李居士把馒头盆放进柜里,叫覃晴和周远:“你们进屋坐着吧。”
覃晴说:“我能在这看一会吗?”
她没见过这样做饭的,还挺有意思。
王居士把白菜豆腐盛出来送进西边屋里,再出来用刷子刷了锅,拿葫芦瓢从水缸里舀了水倒进锅里。
灶里烧着柴火,呼呼地着得很旺,一会就把水烧开了。
王居士又把泡在盆里,但看起来好像没准备现在吃的山菜攥出多余水份,均匀地放进了开水里。
覃晴都看乐了,在她的认知里,通常说的炸是要用油的,即使是用空气炸锅也得在素菜的表面刷油才好吃,她从没想过东北的炸是用水炸。
馒头已经热好了,李居士把馒头捡出来送进西屋。又拿出四副碗筷在水里涮了涮,然后再次叫周远和覃晴:“进屋吧。”
周远便拉着覃晴进了屋。
屋里是那种八九十年代东北农村的装饰风格,墙上糊着发黄的报纸,头顶露着房梁,地上靠北是一排一米多高、掉了漆的木质箱柜,箱盖上摆着香炉和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
土炕上跟周远老家一样铺着地板革,炕上西侧靠墙是一个放被子用的炕琴,炕中央就是他们即将吃饭的圆形小炕桌。
覃晴脱鞋跳上炕,可刚坐下没几秒就又蹦了起来,烫屁股。
周远哈哈笑着把桌子往炕稍拉了拉,然后把放在旁边的坐垫拉过来,让她垫着坐在最西边。
一会,炸好的山菜和配着吃的农家大酱也端上了桌。
两位居士没有客套地招待客人,他们给覃晴和周远递了碗筷和馒头之后,就自己开始低头吃饭。
覃晴咬了一口馒头,特别瓷实,要是不就着点带汤的菜都会噎着那种,她赶紧夹了一口大白菜送进嘴里。
东北的白菜自带清甜味,不放油不放肉依然鲜美可口。
把嘴里的东西咽下,覃晴又学着居士们的样子夹了一口山菜在大酱里沾了送进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