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他得回去陪着她才行半个月后,沿江公……
第58章他得回去陪着她才行半个月后,沿江公……
半个月后,沿江公园正式开园。
试营业那天,唐书蓉带着姐妹们来表演武术救场的效果实在太好,景区讨论后跟她们签了长约,每周她们都要来表演三天。
而且,唐书蓉的某音账号从第一天来教女孩们武术起,就一直持续更新沿江公园女侠系列。
现在不光天天有粉丝催更,还有很多人已经跑过来现场追星了。
程赫带队的巡逻小哥们任务也很重,他们不但每天要在景区里巡逻、经常帮覃晴拍视频,还要不定时间和地点地在景区各处给游客们发冻梨和糖葫芦。
甚至被颜控小姐姐们认出本尊时,还得被当成背景板和吉祥物,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等着大家一个个排队上前合影。
短短半个月,游客们跟巡逻小哥的偶遇视频就发满了全网络。
周远的食堂也在覃晴拍摄的做菜视频爆火网络之后,成了游客们在沿江公园的重要打卡点。
因为覃晴在视频里称呼周远为“大哥”,所以每到吃饭时间,食堂窗口和操作间门口都会被高呼“大哥”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
为了不影响其他人吃饭,周远只好在食堂大厅里装了个巨大的屏幕,让游客们坐在餐桌旁通过监控看他在厨房里做菜。
之后,每道菜一出锅,游客们就会“哇”声此起彼伏地集体欢呼,然后冲向打菜窗口。
就连覃晴都被这真正的“饭圈”场面逗笑过好几次。
至于覃晴和洛杨,她们除了每天在景区内直播、拍视频、各渠道发新的宣传物料,还要关注网上的舆情。
还好,从试营业到现在,虽然因为经验不足而出现过不少小状况,但都及时又圆满地解决了。
网上对沿江公园的好评率和期待值都在持续升高。
就连那天周远蹲在覃晴面前给她喂包子都被人拍了照片,做成可爱的卡通版图片传到网上,成了景区新的萌点。
不过,这一切岁月静好,却在下午出现了令人措手不及的大反转。
开始是有一位网友以“避雷沿江公园”为文案,晒出自己在景区门口买的野蘑菇,拿回家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野生,而且还不够秤。
之后就陆续有人跟贴,发出了同款上当受骗的经历。可他们都是外地游客,结束旅行回家后再发现上当时已经不可能再回来退货了。
沿江公园最近热度太高,这些负面帖子瞬间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有人在景区官方账号下骂他们广告做得飞起,却只知道坑游客;
有人直接冲进贺城文旅的账号开启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地域黑;
有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说“幸好还没来,逃过一劫”;
还有小网红趁机蹭热度,发视频怒斥沿江公园来博流量……
曹孟德匆匆从楼下跑上来,问正在商量文案的覃晴和洛杨:“怎么样了?”
覃晴摇了摇头,“再这样下去,舆论恐怕控制不住了。园长还没联系上吗?”
“联系上了,他刚在市里开完会,正往文旅那边赶。”
“那,我们先发声明吗?”覃晴边问边把笔记本电脑转向曹孟德,给他看刚打完的文字。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官方账号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关评论的。因为一旦关了,就会更触怒无处发泄的网友们,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而现在是东北的旅游旺季,沿江公园也才刚开园,他们太需要后续的口碑持续推广,装死不回应的冷处理方式更是不可取。
所以,覃晴跟洛杨想先发声明,说明景区里是没有卖野蘑菇的,但景区可以给游客先行赔付。
之后他们会尽快查清销售野蘑菇的摊贩,一定会给游客和广大网友们一个交代。
曹孟德看完声明,点头道:“打出来盖章,先发。”
可是声明发出去,作用依然有限,网友们像是被戳中了兴奋点,不知疲倦地对着沿江公园一波跟着一波地讨伐。
到了后来,不光是野蘑菇不够秤了,什么榛子、核桃、野菜,全都不够秤了。
覃晴要被气死了。
就不该让他们在景区门口摆摊。
当初沿江公园试营业的时候,这些小贩们就纷纷聚在门口摆起了摊。公园保安和新区城管开始也撵过几次。
可后来,新区管委会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在不影响交通和游客出入的情况下给摊贩们规划一个区域,让他们在指定地点摆摊。
沿江这地方又小又落后,老百姓赚点钱本来就不容易。现在刚靠着旅游有点发展了,也应该带动带动当地经济。
而且,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市里还出钱要给摊贩们建暖棚。这样他们就不用在冰天雪地里为了赚点小钱而冻得瑟瑟发抖了。
可是这些小贩怎么这么不争气呀?好日子才过了几天,他们就非得把刚攒起来一点的好名声给搞臭吗?
当初他们上街挨家挨户地做动员宣传,也是全都白做了。
覃晴看了一眼时间,晚上十点多了。
赵园长还在文旅那边没回来,曹孟德正在跟文旅的人开视频会。
景区已经闭园,他们即使要找惹事的摊贩也只能等明天。
覃晴又打开微信,周远半小时前给她留了言:“在一楼大厅等你。”
覃晴回了个“好”字,然后叫洛杨:“先回家吧。明天早点过来。”
“行。”洛杨关了电脑,套上羽绒服跟着覃晴一起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