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一将之勇当万夫
第99章一将之勇当万夫
五都村之战后,傅友德就将其部扩充至近千人。
同是石山麾下的千户,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情况,傅友德所部都比常铁头更好,作战欲望也更强。
因而,当薛显率军途经青阳站邀请一同出兵泗州时,傅友德当即爽快应下,但谨慎起见,他仍留下三百人守站赤,只带七百人出征。
不过,对薛万户提出的合营建议,傅友德却以两部缺乏配合为由,明确拒绝。
不同于暂时转隶关系的常铁头和邓顺兴两营,傅友德仍属石山所部,只因镇守的青阳站远离虹县,出兵前不能及时撤回,才有机会跟薛显单独接触。
薛显为人残暴,但也有粗直豪爽的一面,就服有傅友德这等有真本事的好汉,对其不赏脸的行为,竟也忍了。
由于顺水直下,又无老弱拖累,薛显所部行军速度比“红心营”快得多,接到虹县急报时,其部距离泗州已经不足三十里。
薛显也知道虹县是大军后路,不容有失,当日就心急火燎地往回赶。
但返程却不比来时,北上逆风又逆水,辎重运输须得民夫拉纤,速度仍很慢,再加上沿途裹挟了大批青壮,也拖慢了行军速度。
只行进了一日,薛显就受不了如此“龟速”,欲要丢下辎重,轻兵急进夺回虹县,被傅友德、邓顺兴等人劝止。
综合众人的意见,薛显将被裹挟的青壮和大部分辎重交给麾下千户押送,其人则带主力和部分辎重先行。
这之后,石山的信使赶到,告知“红心营”已经启程赶往虹县,请薛万户勿要焦躁,稳妥行军,约定两军会师后再寻鞑子大战。
但薛显根本没当回事。
毕竟,官军既已围攻虹县,如何会放任两部红巾军汇合再战?
更何况,“红心营”人数本来就少,又刚刚攻下五河,需要分兵把守,能动用的兵力更少,能不能走回虹县都两说。
就算石山赶到虹县城下,最多也就敲敲边鼓,破敌重任还得看他薛万户。
待大军再次回到青阳站赤,得知官军一直未曾出现在站下,薛显便更加坚信自己之前的判断——官军正在围攻“红心营”,本部需加快行军速度。
如此,又过了一日,大军行进至龙王庙,离虹县已不足七十里。
连续行军八九日,队伍已经有些吃不消,掉队的士兵越来越多,将士们草草扎下营垒,吃过晚饭,就沉沉睡下。
邓顺兴心神不宁,不放心大营外围的防御工事,又在乡勇营小营外布设鹿角、拒马等物,并安排义弟郑忠良、韩铁义和长子邓友隆等人轮流巡夜。
常铁头同样预感到了不妙。
但不是对薛显所部,而是对整个徐州红巾军。
其人虽然没少骂石山过河拆桥,却不得不承认石山洞察力远超常人,总能危中寻机,跟着石山,即便仍看不清前路,可至少不会害怕没有退路。
常铁头原本以为红巾军都是如此,甚至嫡系人马还会更出色。
可被调入薛显麾下短短十来天,他才看清红巾军的底色。
薛显不似石山这般严格军纪,在其麾下做头目快活多了,可大军为了攻城而攻城,完全没有战略(这个词还是常铁头跟着石山学的)。
本来,按照石山之前的经营,便是上万官军围攻虹县,也不是守不住,薛显一来就催着出兵,你出兵就出兵吧,还两路并进。
结果,后路一被断,便急得像条狗,不管不顾往回冲,连土匪都不如,至少他老常非得踩好了点,确定两条以上的逃跑路线,才敢作案。
据说这薛显还是徐州红巾军数一数二的战将,就这成色?
常铁头心里装着事,面上却丝毫不显露,甚至还嘲讽邓顺兴胆小如鼠,直到天黑后,他才把几个老兄弟叫到帐内密谋。
夜里,西北风起,
“鞑子!鞑子踹营了”
薛显睡得正香,被喊杀声惊醒,猛地爬起,抓住长枪就往帐外冲。
“披甲,快给万户披甲!”
营中此时已经乱作一团,寒风吹得火星子漫天乱舞,入目所及,到处都是点燃的帐篷和无头苍蝇般乱窜的红巾军。
火光闪烁间,鞑骑左冲右突,犹如幽泉鬼骑,所到之处,人头滚落,鲜血四溅。
几名亲兵七手八脚为薛显披好甲,就立即扶他上马。
“大人,咱们败了,快撤——啊!”
“撤你娘!”
薛显黑着脸,一枪戳死这名胆小的亲兵,双眼圆瞪,怒视众人。
“后路已经断了,俺们都是上了榜的反贼,能撤到哪里去?扛好爷爷的将旗,跟爷爷冲过去,宰了这帮鞑子!”
“结阵!快结——”
一名红巾军百户声嘶力竭的吼叫,试图稳住慌乱的士兵,却暴露了自己身份,被后方杀出的鞑骑用套马索勒住脖子拖行,靴底在地上刮出两道血槽。
聚在百户身边的小兵丢掉长枪,转身就想逃,被侧翼冲来的铁蹄当胸踩爆,鲜血和脏器碎屑从其口中喷射而出,糊了另一个刚从帐篷中钻出的小兵满头满脸。 这人才吓得连连后退,绊倒了早就被高温烤软的帐篷,在挣扎中被裹成一团,滚进旁边燃烧着火焰内。
看着这名小兵被火焰吞没挣扎,几名鞑骑狞笑着寻找下个目标。
一名铁塔般的汉子忽然跃马跳过火焰,手中长枪连刺,瞬间两名鞑骑倒地,几名红巾军骑兵相继跳过火焰,直奔剩余的鞑骑冲去。
“别追了,随俺来!”
薛显已经连杀十余人,手中长枪都换了两杆,浑身浴血,却越杀越勇,受其激励,聚集过来红巾将士也越来越多。
“往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