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破怀远十万显威
第130章破怀远十万显威
“回来了,常指挥回来啦!”
大军才抵达大洪山东北角,结束今日行军,开始扎营,常遇春就带着投降的大洪山山贼下了山。
去时,常遇春一行满打满算才四十三人,回来时呼啦啦三百来号,这还只是先下山的精壮山贼,后面还有不少行动迟缓的老弱妇孺,其数量远远超出这厮之前所说的“百来人”。
即便之前听了冯国用的汇报,知道常遇春调动“苦役营”兵卒士气的手段,吴六斤就猜到常遇春多半没跟自己说真话,但见到大洪山中真有这么多山贼,他还是捏了一把冷汗。
早知道强人有这么多,吴六斤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任常遇春只带几十个“苦役营”罪囚就上山。
若是这些山贼横下心来打一仗,人数稀少士气又低的罪囚根本指望不上,靠常遇春一人难免会有闪失,尚未开战就损兵折将,攻打怀远的战役肯定会受影响,自己也没法向元帅交差。
好在有惊无险,人已经回来了,还圆满完成了任务,当着将士们的面,吴六斤就算心里再不舒服,也不好责罚降贼有功的常遇春,就只能拿刚投降的刘聚撒气。
“听常指挥说,刘头领往日没少下山祸害乡人,有无此事?”
刘聚下山投奔红旗营,本就跪倒在地,原以为吴镇抚先讲几句“好汉来投,此战必胜”之类的场面话,然后就会扶自己起来,谁知对方一张口似乎就要治自己的罪,顿时懵了。
自己咋就受了常遇春这厮蛊惑,稀泥糊涂下了山?此刻已经在别人营中,真被砍了脑袋死了就死了,连个伸冤的地方都没有,刘聚惊吓已极,赶紧砰砰磕头。
“俺往日是做了些不成器的事,却是这世道逼的,落草了不打家劫舍也没得吃啊!今日得了常兄——常大哥提醒,已经迷、迷路晓得回了,求镇抚看在俺没做大恶的份上,给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是啊。”
常遇春见刘聚脸色苍白,腿肚子都在抖,知道这厮是真被吓着了,当即站了出来,打圆场道:
“攻城大战在即,刘头领既有悔过之心,又没啥大恶,今日也是主动弃暗投明,镇抚何不饶他一命,让刘头领协助俺先登破城?”
吴六斤瞪了常遇春一眼,哪里不知道自己着了他的道,这厮分明早就想好了收这些强人做炮灰。
不过,如此也好,不管是“苦役营”罪囚,还是大洪山强人,都是戴罪之身,不是自己的兵,死了不心疼,若能真靠他们破城,还真是皆大欢喜。
“刘聚,你可愿协助常指挥先登破城?”
刘聚只觉得头皮发麻,活着好好的,谁他娘愿意为了别人的先登之功送死?但要是不答应,怕是马上就要身首异处,避无可避,他也只能牙一咬心一横,答道:
“俺愿意!”
次日,大军渡过淮河,出现在怀远城下。
吴六斤深得石山攻城战术真传,未虑胜先虑败,当日并没有急着攻城,先扎下兼坚固营垒,又实地侦查城防和守军兵力部署情况,并展开了试探攻击。
“苦役营”罪囚和大洪山山贼都没进行过什么训练,士气又低,用其进行试探攻击,不仅很难测出城防薄弱环节,还会白白给守军送人头增加士气。
因而,吴六斤亲自压阵,安排乙二营几个队轮流出击,试探攻击的结论是怀远守军火力密度明显要强于虹县、五河两县,稍逊于濠州。
这也正常,红旗营攻下濠州已经很有些时日,又在定远大败上万官军,怀远近在咫尺,早就得到了消息,城中文武至今都没逃,足见其守土决心,这段时间肯定会紧急扩充兵马,修缮城防。
怀远县城北面紧邻涡水,南临荆山,淮河由南向北,经荆山脚下流至城东,与涡水汇聚,再转向东面,形成了“一山两水夹城”的格局。
尽管城墙只是一道包砖都没有的土围子,但守军只需要重点防守西面城墙,兵力相对充裕,又在城外设置了陷坑、壕沟、羊马墙等防御设施,并不好打。
吴六斤很有耐心,先用一天一夜时间打造了防御器械,又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安排汤和、孙德崖、常遇春、刘聚各自统领本部人马,轮流前出,逐层清理完城外的防御设施。
期间,各部总计付出近八十余人的伤亡,但通过这种低强度的破障行动,也有效锤炼了攻城部队,包括罪囚和山贼在内,对攻城战的恐慌情绪肉眼可见的在消解。
第四天,攻城战正式开始。
吴六斤将全军分为三个攻击批次,第一批为“苦役营”罪囚和大洪山山贼,第二批为乙二营和乙六营,第三批为其本部奋武营。
其人打定了主意,要以一波强过一波的攻势,一举摧毁守军士气,务必要一日内攻下此城。
要完成这一作战决心,首批攻城的罪囚和山贼就必须拿出真敢死的架势,切实起到消耗守军兵力和体力的作用。
出发阵地。
“苦役营”罪囚和大洪山山贼已经集结完毕,阵前十几个酒坛也全部倒空,常遇春端着一碗酒,来到阵前,朝众人喊话:
“几天前,俺还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汉,自到定远投了石元帅,才几天时间,就有了这身行头,统率你们这么多人。”
常遇春为争先登,没穿笨重影响行动的铁甲,只是套了半身皮甲,却越发衬托的其人雄姿英发。
“乱世人命不如草,你不想出人头地,就只能等着横死沟渠。今日富贵就在眼前,杀上城,就能脱了罪囚身份,做人上人!俺先冲,你们跟着俺,直到杀上城墙,不死不休!”
常遇春本就是不说话站在那儿,都能给人极强视觉冲击的威武汉子。
行军中安抚军心和迫降山贼鼓舞士气,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前两天的清障行动,他也是每次都冲在最前率先垂范,撤退时却又留在最后亲自压阵,众将士对其早已服气,当即扯住嗓子高喊:
“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
常遇春双手捧起酒碗,再次扫视众人,喊道:
“喝了这碗酒,今日就先舍了这条贱命换富贵!干!”
“干!”
哐当!
烈酒下肚,众人纷纷摔掉酒碗,不多时便已热血上涌,面红耳赤,只喘粗气,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城墙,与守军分个你死我活。
但也有极少数人不胜酒力,或假装不胜酒力,碗未摔,人先倒。
战前喝酒壮胆,并不是每人都倒上一满碗,能喝多少就倒多少,这些大聪明错过了眼前死中求活博富贵的机会,以后就不可能再翻身,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苦役。
“擂鼓,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