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建八卫兵进庐州 - 扫元 - 江湖野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扫元 >

第150章建八卫兵进庐州

第150章建八卫兵进庐州

池水、清流两场大战,被俘后归顺,以及临阵倒戈的滁州元军,总数有近两千之众,实乃石山独立领军以来,俘获降兵(元廷正规军)之最。

为尽快消化这些降卒,以稳固红旗营在滁州的根基,破城当日,石山就授命曾兴等人先行甄别元军中的顽固军官与积年兵痞。

待此举赢得多数元兵拥戴后,再整合他们的血泪控诉,公开审判滁州贪官污吏及鱼肉乡里的劣绅。

元廷只知催逼赋税,连一方安宁都无力维持。正月里坐视定远军肆虐滁州而不救,二月间彻里不花等辈更将滁州子弟遗弃沙场,甚至为夺路而逃,悍然下令射杀他们!

滁州百姓积怨已久,那被压抑的怒火,早已如干柴遍布,只差一点火星。

石山便故意丢下了这点火星。

原本已经麻木的滁州百姓逐渐被煽动,陷入一场“正义审判”的狂热。

咒骂、控诉、血泪交织,底层百姓得到了发声渠道,便不再沉默,发出了震天的怒吼:

“陈才,陈豺狼!你还有脸喊冤?谁不知你这百户的帽子,是送自家婆娘给人睡才换来的?赵六兄弟不过揭了你的底,就被你活活打死!你这豺狼,有何冤屈!”

“谭狗官!这些年你收了多少昧心钱,断过多少颠倒黑白的案子?今日让红旗营老爷断一断,怎的不见往日的威风,这就吓尿了?哈哈哈!”

“彭霸!你这贼子,为夺俺家回湾圩那片水浇地,勾结狗官,诬陷俺爹偷牛!俺爹不肯屈认,生生被你们打断腿骨……呜呜呜!俺今日就要生吃了你这畜生的肉!”

“孔扒皮!还俺蔓娘的命来!”……

当底层积压的怨恨如火山般喷薄而出,那些曾高高在上作威作福之辈,便迎来了真正的末日。

短短五日,被红旗营公审判决,明正典刑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便达到了五十余人,加之籍没随彻里不花潜逃大户的田宅家产,滁州旧有的权贵阶层,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随着这些腐朽顽石被碾碎,大量被侵占、闲置的社会资源被释放出来,原本死气沉沉的滁州底层,终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投军!修城!屯垦!挖矿!炼铁!……

石元帅宣布废除旧官府一切不合理苛捐杂税,只收正税,又大发钱财开展各种军备和生产,百姓只要付出劳动就能获得丰厚报酬,再不济也能糊口度日。

比起在大元治下累死累活,大半收成却被权贵巧取豪夺的光景,何啻云泥之别?

然而,这些对于底层百姓譬如久旱甘霖的善政善举,落在那些广有家资的幸存大户眼中,却是一场血淋淋的掠夺与屠杀!

可恨彻里不花之流早已丧尽人心,滁州穷苦百姓尽数倒向红旗营。

剩下的大户们纵有反抗之心,也再难蛊惑驱使底层,只得紧闭高门,于深宅大院内瑟瑟发抖,日夜祷祝那灭顶之灾莫要降临到自家头上。

面对红旗营的恐怖威慑,幸存大户人人屏息,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却挺身站了出来。

这日,石山勘定完滁州南、北关城修筑地点,刚策马入城,便听到道旁一人高呼:

“石元帅!儒生范常求见,愿献定鼎天下之策!”

范常年约五旬,一身洗得泛白的青色儒袍,身形清癯,脊背挺直如松,面容中透着刚毅,当道陈策,却不见丝毫慌乱。

红旗营文武,纵是惊才绝艳如李善长、冯国用之辈,亦不敢轻言“定天下”,籍籍无名的范常竟口出此等狂言。

石山料定这人是故作惊人之语以吸引自瞩目,遂勒住马缰,命亲卫停下,目光如电扫去,道:

“你有何高策?就在这里讲!”

范常见石山端坐马上,全无下马垂询的意思,便知道自己这点小心思已被石元帅洞穿,今日若不能一言中的,怕是再没有面陈良机的可能。

其人迅速敛定心神,隔着森严的元帅亲卫队列,朗声道:

“红旗营军纪严明,破城不掠,已有王师气象!元帅既怀天下之志,又何以擅兴大狱,致阖城百姓人心惶惶?挟一时之愤,纵民怨汹汹,岂是成就大业之道!”

这几日的公审,确实有个别轻案重判的情况,也有少数受压迫者翻身后挟私报复,被公审波及的人群的也不止高高在上的大户,还包括不少被扣上“鞑子狗腿”帽子的底层小民。

矫枉必过正。

没谁能在引燃滔天民怨之火后,还能精准掌控其焚烧的边界。

石山其实早知道会出现这些问题,并通过复核案情、审批被公审人员名单等手段,竭力约束底层百姓复仇的狂热。

否则,这些天被明正典刑抄家灭族的大户,就不止现在这点人了。

他又不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斗士,组织此番公审,名为底层伸张正义,实为重新分配社会资源,以夯实红旗营根基,而非真要掀起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血战。

如今抄家所得钱粮田宅等,已足敷红旗营扩军备战及安定人心之用,石山本就打算收束公审。

范常的进言适逢其会,石山倒是不介意给他一个进身之阶。

但在此之前,他还需掂量一下此人斤两:

究竟是目光短浅,只看到公审混乱的表象,而不能发现混乱背后孕育的新生力量;还是真具慧眼,故意混淆“阖城百姓”与“士绅大户”之别,以此进谏?

敢在自己面前玩心眼,那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子!

石山面色一沉,语带寒意,道:

“人人自危?好大的口气!你这老儒能代表‘人人’?还是只见一人死,不见‘万人喜’?抑或是宁闻一路哭,不忍一家啼?”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石山虽不是天子,却也是掌握数十万军民生死的乱世枭雄,这番话又暗带杀气,换胆子稍小一点的人,当场就能吓跪。

范常闻言,也是神色大变。

但他却不是慑于石元帅之威,而是震惊于其话中蕴含的深意。

这段话,既包含了《尉缭子》“杀一人而万人喜者,杀之”的兵家要义,又化用儒臣典范范仲淹“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名言,确实大出范常意料之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