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重回楮兰启大战 - 扫元 - 江湖野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扫元 >

第198章重回楮兰启大战

第198章重回楮兰启大战

临时受降点。

曾伯城垂手肃立,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将他所知的徐州城下元军虚实,详细禀报:围城主力由答儿麻失里和斡罗统领,主力约有……,各部将领姓名、脾性……

石山面色沉静,目光锐利地捕捉着曾伯城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当听到“右丞相脱脱尚未抵达前线”时,眼中终于起了一丝波澜。

这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脱脱上个月就已请旨出征,元廷大张旗鼓宣扬。本以为这位元廷最后的柱石早已坐镇徐州城下,亲自督战,却没想到,自己的对手只是其先锋爪牙。

脱脱迟迟未至前线,究竟是元廷内部倾轧?还是另有原因?

一丝疑虑悄然升起,随即又被他压下,无论脱脱来不来,眼前答儿麻失里这支大军,还是必须要解决掉的威胁。

敌情虽然已经大致明晰,石山却没有急躁进军。

吴窑大营成了联军临时的根基,数万大军围绕营盘扎下连绵营帐,开始紧张有序的休整与备战。

在此期间,石山主要推动了三件事:

其一,广撒斥候,洞悉虚实。不求所有情报都能探到,只需验证曾伯城所供情报的真伪。

同时,李喜喜等曾与元军各部交过手的将领,也被频繁召唤,依据其亲身经历,讨论着对手的战术特点、装备优劣、士气高低,再对比曾伯城的供述,看起有无隐瞒甚至歪曲。

其二,犒赏三军,激励士气。大战在即,士气至关重要。

大批酒肉分发下去,各营炊烟袅袅,肉香弥漫。石山亲临各营,从红旗营本部人马,到曾伯城新附之兵,都留下了他沉稳的身影和掷地有声的训话。

其三,消化降兵,稳固根基。这是最棘手,也最考验手腕的一步。骤然纳入的近万降兵,如同体内尚未消化的硬块,处理不当便是腹心之患。

整编的核心是原吴窑大营留守兵马,因其主将“意欲设计陷害”前来接收的骁骑卫将士,被李武斩杀当场。

据说,营中有部分将士感念红旗营“为自己作主”,主动参与了镇压反叛的行动,当日有大小军官及顽固士兵近四百人被杀,人头悬于营门示众。

那些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的士兵,则被李武当场提拔,填补部分空缺的军官位置,并赏赐钱帛。

经此雷霆手段的整肃,吴窑大营旧部建制被彻底打散,已无法再独立成军。石山顺势将其全部打散,分别补入在睢水之战中战损严重的薛显和李喜喜所部。

事后,李武被石山单独召入帅帐,帐门紧闭许久,有亲兵听到李武挨了元帅的骂,只是具体内容无人知晓,但李武出帐时,却仿若没事人一般,还跟当日值守的郭英开玩笑。

其次四千投降的团练武装,石山采取了更为怀柔与分化并用的策略。

他首先以雷霆手段,公开审判并处决了四名劣迹斑斑,民愤极大的乡勇头目,平息了部分民怨,也震慑了其他大小头目。

随后,他从中精选出一千三百名体格健壮、无明显恶习的乡勇,同样打散后补入薛显和李喜喜所部,作为新鲜血液。

剩余的两千七百余老弱,战斗力低下且组织松散,已难构成实质威胁。

石山下令这些人自行拆除睢水北岸各营寨的防御工事后,就地安置,发给少量口粮,命其不得生事,等待战后处置。既解除了后顾之忧,也避免了大规模遣散可能引发的混乱。

最棘手的是曾伯城所部四千元军战兵,这些人不同于松散的乡勇,他们有着严密的军事组织。

石山深知,若不能彻底清算其上层军官体系,并将其建制完全打散,无论编入哪一部,都如同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强行整编的风险远大于收益。

但他也绝非毫无动作,借口降兵骑将哈斯尔阵亡,其部群龙无首难以发挥作用为由,下令将其剩余的近一千战马(部分骑兵配双马)尽数调出,补充给骁骑卫。

曾伯城和降兵们虽心中肉痛,但刚刚投降,不割肉是不可能的。

骁骑卫的战力因此得到显著增强,而降兵则被彻底剥夺了最关键的机动力量,如同猛虎被拔去了爪牙,威胁性大减。

对于剩下的步兵,石山则暂时维持其原有建制,仍由曾伯城管理,但被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下。

徐州城,残破的元帅府。

就在石山紧张备战时,距离吴窑大营约七十里的徐州城,在元军襄阳砲日夜不停的连番轰击下,曾经坚固的城墙早已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城内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绝望气息,粮草日蹙,伤患哀嚎,军民人心惶惶。

芝麻李这位曾经的豪雄,此刻面容枯槁,眼窝深陷,眉宇间凝聚着化不开的愁云。

他甚至命亲兵在元帅府正堂里堆积起一人多高的干柴,准备好火油,做好了城池一旦被攻破,便点燃引火之物,举火“自焚”的准备,以示与城偕亡,宁死不辱的决心。

八月十七日,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石弹砸击声,却毫无征兆地——停止了!

突如其来的寂静,反而比震耳欲聋的轰鸣更令人心胆俱裂。

饱受折磨的徐州军民一时茫然失措,许多人蜷缩在残垣断壁下,惊恐地以为城墙终于被彻底轰塌,元军即将屠城,绝望的哭喊声在死寂中更显凄厉。

“报——!元帅!元狗……元狗撤军了!”

一名负责在城头瞭望的侦察小校,冲进弥漫着柴草和火油气味的元帅府,声音因极度的激动和奔跑而嘶哑变调。

“什么?!”芝麻李猛地从铺着简陋地图的桌案后站起,带倒了身后的椅子,发出刺耳的刮擦声。

他几乎怀疑自己因过度焦虑而出现了幻听,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住小校,声音颤抖地追问:

“撤了?向哪边撤?看清楚了?!”

小校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太过激动,遗漏了关键信息,连忙喘着粗气补充道:

“南……南面!是南面!元狗大队人马往南面去了!”

“南面?宿州?”芝麻李愣住了,脸上浮现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南面是宿州,是彭二郎、赵均用的地盘,难道这两个只顾争权夺利,坐视自己被围困月余的家伙,突然转了性,发兵来救援了?

这个念头荒谬得如同天下最好笑的笑话,可芝麻李却半点也笑不出来,心头反而涌起一股更深的寒意和猜疑。是真是假?是陷阱还是转机?

“快!备马!亲兵队,随我登城!”芝麻李压下翻腾的思绪,厉声下令。

无论真假,他都必须亲眼确认一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