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一箭双雕
“多少?你说清楚一点。”韩素丽差点跳起来,瞪着大眼睛不敢相信。
“我准备出资五百个W,还差两百个。”焦韫的语气很轻松。
焦国栋一旁劝说,手里还有点存款,再卖一套房子,凑够两百万也没太大的困难,孩子想做事情,父母要支持。
韩素丽转脸就是一顿输出。她不是不支持,也不是守财奴,就这么一个女儿,砸锅卖铁也心甘情愿,但前提条件是,孩子做的是正经事。
如果焦韫在上海买房子,她可以卖血供给。可这孩子放着好端端的工作不干,有体面的生活不去享受,突然跑回来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业,韩素丽怎么也接受不了。
竹市的教育状况摆在眼前,在几个地级市里面一直处于末尾。办学,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再说,前有车后有辙,几位投资者举办的实验高中已经办了五年,口碑越来越差,几乎招不到优质生源,没有优质生源,就没有升学率,没有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学校就没有说服力。
上线率就是一切,所有的家长都只信这一个指标,其他的,全都是虚空的无力的。
如此循环下去,等待实验高中的,只有一个命运,那就是关门。
现在,几个年轻人单凭一腔热情,就投资建校,岂不是飞蛾扑火?
焦韫了解妈妈的脾气,她一向求稳,事关大笔投资和孩子的前途,她更会深思熟虑。理由不够充分,就不足以打动她,想让她改变想法,哭闹卖惨都无济于事。
焦韫开口前,就已经梳理好了所有的说辞,她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竹山高中的可行性、时效性和前景,最后抬出张老师。
“实验高中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几个出资人相互掣肘,全都是教育外行,却各自抓住权力不放,搞工作没有重点,抓不住核心。专业的事情还需要专业的人来干,他们呢,大股东的老婆当校长,干的全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怎么能不倒闭?”
韩素丽反问:“那你们几个,也一样外行啊,没一个师范类毕业的,也没一个真正搞过高中教育的。等学校建起来,你们跟实验高中有什么区别?”
“张老师回来了啊,她全权管理,我们几个都不介入,不插手,只负责后勤保障。”
亮出张老师这张名片,焦韫以为老妈会投降,可没想到,韩素丽却说:“张老师回来了?她当班主任,绝对是一流的,可管理整所学校,统揽全局,火候还差点,不容乐观,还不如你老爸的水平呢。”
焦韫清楚,继续硬聊,结果只会不欢而散。老妈的思想工作需要慢慢做,操之过急会适得其反。
“要不要接待一下张老师?”焦韫问。
“当然啦,她现在哪里,我和老焦亲自登门拜会一下。”
焦韫说季划带走,去了厂子,中午聚餐时,可以碰面。
韩素丽突然想起来什么,问焦韫,投资人有几个,都是谁。
焦韫说:“路麒麟、季划、万家仓、邱月和我,一共五份。”
“平均出资,还是分档次?”
当然是邱月出大头,其他依次降档,焦韫的出资最少,排在最后。
“我是这样考虑的,你自己掂量一下。出资多少,意味着说话的分量。小月月的总决策,肯定没有问题。但季划和万家仓排在你前面,他们的专业度远不如你,却能左右你的话语权,刚开始你可能感觉不到什么,等事关学校命运时,你就知道自己有多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