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暗流涌动,棋局初显
陆摇办公室,他伏在案前,屏幕上正是那份为周芸撰写的《江东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市转型滞后问题分析报告》初稿。
数据是冰冷的,结论是尖锐的,但行文总觉差了几分火候,缺乏一种能穿透迷雾、直抵核心的力道。他需要更扎实的论据,更清晰的对比,才能让这份注定引发风暴的报告更具说服力,或者说……更具“杀伤力”。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省统计局的内部文献库,准备再深挖一些支撑材料。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屏幕上滚动的数字和图表时,桌上的手机突兀地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李峰”的名字。
陆摇心头微动,对方是市政府综合办的副主任。他迅速接起,听到对方直接询问是否方便说话,他就严肃一点,道:“李哥,方便,有话尽管说。”
电话那头,李峰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陆摇,有个事跟你通个气。周市长下午要接待省里来的赵立峰副省长,专门谈科技政策落地的事。市政府这边拟定的接待和座谈名单,原本是有你的名字的,毕竟你写了那篇文章,见解独到。但是……”
李峰顿了顿:“名单到了周市长最后审核环节,你的名字……被划掉了。你是不是什么地方冒犯得罪周市长了?”
陆摇握着手机的手指倏地收紧,划掉了?在这个关键节点?他脑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最终猜测极有可能是上次电话里自己那番“请求不署名”的要求导致的。
“李哥,我和周市长……最近没有直接见面,工作上应该没什么误会吧?”陆摇试探着问。
“这我就不好说了,老弟。”李峰的语气带着官场特有的圆滑,“我就是觉得这事儿有点……嗯,不太寻常。按常理,你该在名单上的。所以赶紧跟你通个气,心里有个数。”
“其实,我现在是市委政研室的,参加政府那边的接待,有点不合时宜。毕竟,市委政研室没有相应的通知。”
陆摇沉默了几秒,强迫自己冷静分析。周芸此举,是敲打?是惩罚?还是……更复杂的布局?他定了定神,问道:“李哥,这位赵副省长,主要是分管哪块的?”
“赵立峰副省长,省里主管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这块的,是坚定的改革派,对拥抱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非常积极。”李峰回答得很清晰。
赵立峰!
他迅速在记忆中检索——赵立峰任期内的署名文章和相关讲话,观点犀利,对传统路径依赖痛心疾首,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推崇备至……这是一个和周芸政见高度契合的重量级人物!而市长陈国栋,则是“稳”字当头的代表。
一瞬间,陆摇似乎明白了什么。周芸划掉他的名字,绝不仅仅是个人情绪那么简单。在这个赵立峰亲临、讨论科技政策的关键场合,他陆摇这个被周芸“钦点”撰写敏感报告、却又“畏首畏尾”不敢署名的人,出现在现场,对周芸而言,或许是个“不稳定因素”。将他排除在外,反而是一种保护,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避免节外生枝。
想通了这一层,陆摇紧绷的神经反而松弛了一些,甚至生出一丝自嘲,他的价值并不大,在周芸哪里不值一提,周芸没必要坑他,尤其是他们还认了姐弟。
他对着话筒,想了想,道:“李哥,多谢你告知这个情况。其实……不参加这个会,对我目前来说,未必是坏事。也是一种保护吧。再次感谢李哥关照。”
“嗨,自己人,客气啥。我就是觉得该跟你说一声。行,手上还有事,我先忙了,有情况再沟通。”李峰说完,利落地挂了电话。
听着手机里传来的忙音,陆摇缓缓放下手机。
他没有立刻回到报告上,而是鬼使神差地在省府内网的文献库里输入了“赵立峰”三个字。一篇篇署名文章跳了出来:《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涅槃重生》……观点鲜明,文风硬朗,字里行间都透着对陈国栋所坚持的“稳字当头、渐进改革”路线的批判意味。
陆摇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吁了口气。他认同科技的力量,担忧转型的滞后,但钟易安那番关于“几十万传统产业工人饭碗”的沉重话语,也像巨石压在他心头。他不是赵立峰,也不是陈国栋,没有站在山巅俯瞰全局的视野和承担最终责任的肩膀。
他这个小小的科长,档次不够,连选择立场的资格,都显得如此奢侈和危险。
与此同时,钟易安敲响了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林筱鸣办公室的门。
“进来。”林筱鸣的声音带着一贯的不怒自威。
钟易安推门而入,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和一丝忧虑。他走到林筱鸣宽大的办公桌前:“林主任,有件事……我觉得有必要跟你汇报一下,是关于陆摇同志的。”
林筱鸣正批阅文件的笔尖一顿,锐利的目光扫了一眼钟易安,示意他继续。
钟易安咽了口唾沫,组织着语言:“最近……陆摇接到了一份来自周芸副市长的直接任务。要求他撰写一份《江东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市转型滞后问题分析报告》,而且,用的是省统计局刚出炉的、带有保密标识的最新数据。”
林筱鸣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神变得异常凌厉。他没说话,但那股无形的压力让钟易安感到呼吸一窒。
钟易安硬着头皮:“我侧面了解了一下报告的核心指向,聚焦的就是‘市转型滞后’这个痛点,要求深入剖析成因和风险……林主任,这份报告一旦按照这个口径完成,尤其是如果作为内参上报,其冲击力……恐怕比上次那篇人工智能的文章,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筱鸣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重重敲了一下。
钟易安观察着林筱鸣的反应,小心翼翼地补充道:“林主任,陆摇同志……思想活跃,有才华,看问题的角度有时候确实比较……超前。这本来是他的优点。但是,这份报告的要求,以及他目前似乎很投入的状态……我担心,年轻人阅历尚浅,容易冲动,对某些问题的复杂性和后果估计不足。这份才华,若不能得到有效引导和必要的……约束,恐怕会……误入歧途,不仅害了他自己,也可能给咱们政研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哼!”林筱鸣终于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这个陆摇!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上次的教训还不够深刻?我看他是被某些人捧得晕了头,忘了自己几斤几两,也忘了组织纪律!不能让他再这么胡闹下去!”
他抓起桌上的内线电话,声音严厉地对秘书下达指令:“立刻以政研室名义,起草一份通知!核心两点:第一,重申纪律,所有以政研室名义或涉及本市重大政策方向、拟对外报送(包括向上级内参报送)的调研报告、分析材料,无论署名与否,在定稿前必须报我本人审核,并经市委宣传部审定!第二,针对近期部分同志思想出现波动、对复杂形势认识不清的问题,要求各科室即日起,组织深入学习省市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稳定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教育!通知今天下班前必须下发到各科室!”
放下电话,林筱鸣余怒未消,盯着钟易安:“老钟,你做得对!对这种思想冒进的苗头,必须扼杀在萌芽状态!你多盯着点陆摇,有什么情况,随时直接向我汇报!”
“是,林主任!我一定密切关注,及时汇报!”钟易安连忙点头应承,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他退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