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糖芋苗 - 做自己的金主 - 梨幺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做自己的金主 >

第164章糖芋苗

第164章糖芋苗

月光透过纱帘在床头洒下朦胧的银辉,余晖躺在床上,手机屏幕的蓝光映亮他困倦却专注的脸庞。想到夏扶光白天提起要带他去吃地道早餐,他强撑着困意,反复确认闹钟是否设置妥当。

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糖芋苗,也不是真的馋,他只是好奇,夏扶光小时候爱吃什么早餐,想尝尝这座承载着爱人成长记忆的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味道。

闹钟响起,他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愣了愣,想起要去吃早饭,才迷迷糊糊摸手机。见他动了,夏扶光总算撒开了手。

他俩挨一起睡觉总是腻腻歪歪的,要么他抱余晖,要么余晖抱他,要么一起抱着,总归是黏在一起的。

夏扶光习惯将余晖轻轻拥入怀中,而余晖也喜欢把脸埋在对方颈窝,偶尔夏扶光会被蹭得发痒,笑着翻身将他反抱,两人像两只黏人的小动物,怎么都抱不够,即便整夜保持这样的姿势,也丝毫不觉得难受。

偶尔碰到这种余晖不需要上学也不需要拍戏的日子,一般是夏扶光先醒,醒了也不动弹,怕吵醒对方,直到和自己挨着的人彻底清醒才会动。

等两人洗漱完出来的时候,整个家里就剩他们俩,索性前一天夏扶光就打过招呼,要去外面吃早饭,所以没给他俩留。

夏扶光开车带他去自己以前常吃的一家老店,到地方的时候已经过了九点,所以人不算多,他们还能找到位置。

昨天刚来的时候余晖就发现了,建邺的街头,随处可见元宵铺子。他以为是那种在糯米粉里滚一滚的元宵,可跟着进来,他才恍然,所谓元宵铺子,其实就是中式甜品铺子,卖不少品种的甜品,只是主打元宵和糖芋苗。

余晖完全信任夏扶光,夏扶光也自觉接起点单重任。只是两个人吃,而且过两三个小时又得吃午饭,所以就少点了些,赤豆元宵和糖芋苗各点了一份,特色米糕只点了一块儿,米浆倒是要了两碗,最后又加了碗并不算正宗的胡辣汤。

余晖纳闷,也不知道元宵店怎么还会卖胡辣汤。

但夏扶光点它,只是因为想着早饭全吃甜的,万一他想吃点儿咸的呢?

没过多久,菜品陆续上桌。

赤豆元宵盛在精致的瓷碗里,与余晖想象中滚制的元宵不同,用的是小巧圆润的糯米小圆子。赤豆汤作为汤底,并未打得过于细碎,还保留着明显的颗粒感。汤匙轻轻舀起,裹着赤豆泥的元宵在碗中轻轻晃动,凑近便能闻到淡淡的酒酿香气,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糖芋苗刚搁上木桌,蒸腾的热气便裹着桂花香扑了满脸。琥珀色的糖汁裹着几颗芋头,表皮在柔光里泛着玛瑙似的光泽,点缀着些许桂花。

汤匙刚碰着碗沿,软糯的芋头便颤巍巍裂开,浓稠的糖汁汩汩涌出,舌尖先尝到桂花蜜的清甜,接着是芋头沙绵的口感,连喉咙都浸着温温的暖意,直叫人眯起眼。

余晖歪着脑袋想那碗糖芋苗的汤底是什么,有点粘稠,又恰到好处,还有点闻起来熟悉的香味。

本来像他这样,小时候没能好好吃饭的孩子,脱离了父母的控制后,要么就厌食,不爱吃东西,要么就报复性吃回来,胡吃海塞。但他跟着夏扶光吃,饮食习惯真的改变了不少。

不是简单地说变差了或者变好了就能概括——余晖心态开阔了,很愿意尝试新东西,不节食也不暴食,喜欢的东西会多吃两口,但不会盯着吃,美味很重要,健康也很重要......

在娱乐圈里,这样好的饮食习惯十分难得。

他还学会了,像夏扶光一样,尝试新食物的时候,好好品尝,然后想一想可能用的食材和做法,尽管在这方面他远不如对方灵敏和见多识广。

比如现在,他一勺又一勺,吃了半碗糖芋苗,还是没吃出来汤底里是什么。

“是藕粉,”夏扶光看出他的困惑,眼里盛着笑意,“喜欢的话回家给你做。”

啊,这就难怪了,原来是藕粉!

夏扶光口里的这个“家”,指的是他们在上京的那套房子。

明明建邺这里才是夏扶光长大的地方,可在他心中,和自己一起住的地方,更代表“家”。

意识到这点,余晖喜笑颜开,一点不矜持:“好呀好呀!我喜欢的!”

—————

建邺行之后,余晖愈发开朗。

原本他偶尔会茶茶的,带着点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酸涩。

可现在,就算茶,那也是甜甜地茶,“哥哥、哥哥”夸个不停,恨不得把自己挂在夏扶光身上。

只是可惜,《黎明之前》很快开拍,虽然拍摄场地在上京及附近这片,不用分居两地,但学校也开学了,余晖再度忙碌起来。

夏扶光列出来的书单,他倒是囫囵买了个遍,包里塞着,空闲时候就拿出来看。

夏扶光是真把他当小朋友养,推荐的都是些比较有趣味性的,有科学读物,有历史科普,还有名著小说、人物传记,拿去做“推荐给小朋友的书单”倒是合适。

余晖真就乖乖一本一本读,遇到不会的、不懂的,就问夏扶光,渐渐自己也咂摸出味儿来了。

他本来觉得自己读书只是想努把力,不用让爱人向下兼容自己。

本来他毕竟已经读大学了,从事的又是演员这个行业,真指望现在这年纪读书能学到什么也不至于,可真的读了,他却发现,其实多积累,总归对自己是有帮助的。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惊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

《黎明之前》的一场戏里,提起伟人的诗作时,在解读上有些偏。

如果是以前的余晖,是不会对这部分剧情产生疑问的。

但他恰好看了夏扶光推荐的伟人传记,又怕自己理解错误,反复搜索了相关资料、最后和夏扶光有来有回的讨论,确定了确实是剧本的部分写得不好,对诗作的背景不够了解,诠释起来就有偏差。

余晖鼓起勇气跟导演、编剧提了下,对方很惊喜地采纳了他的意见,他也算是在央台大导面前露了脸。

不仅如此,书看多了,不知不觉读台词还更顺了,再遇到之前作业里需要念拗口台词的情况,也不会觉得太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