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34刑德二柄 - 秦时记事 - 荆棘之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秦时记事 >

第135章134刑德二柄

第135章134.刑德二柄

公主文陷入沉默当中。

她生来便是大秦公主,待到懂事的年纪,秦王已经攻下一国又一国。直至如今,秦国一统天下,她的野心也随之疯长。

但,父王却根本看不上她。

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暗自伤感:

为何呢?

燕瑛那样读书不成的女子,都同样可以去做郡尉,她贵为公主,熟读经书,父王却根本不提要她一同问政之事。

明明祖上宣太后治国有方,人人称颂。

先楚王后也同样颇有手段,只不过最后昏了头……

她甚至揣测,自己不被允许,是否因为父王对楚太后参政一事仍有芥蒂?

直到上次章台宫问话,她才明白,原来是自己做的不够好。

而如今,连秦卿这个根本不与她来往的人都这样评价她……

她终于忍不住反驳:“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秦卿若自降身份,连一介士卒都尊崇礼待,日后还会有谁敬畏你?”

秦时顿了顿:“公主文果然博学,《韩非子》看来也已经读得透彻了。”

她刚刚说的那句话,正是《韩非子》里的原话。

意为:做臣子的,害怕受惩罚而希望得到奖赏,所以君主亲自掌握刑罚和奖赏的权力,群臣就会畏惧君主的威严,贪图君主给予的利益了。

说的通俗一点:棍棒加甜枣。

这话其实没错。

甚至在如今的秦国,法家韩非子的理论很受人推崇,而通过【刑】【德】两种手段来驾驭群臣,这便是他所提倡的君主统治术。

【刑】是刑罚,【德】却不是品德,而是【赏】。

有赏有罚,两种手段,即为《韩非子·二柄》。

就连姬衡的行事,都脱不开这等思想。

若此时天下太平,海清河晏,公主文这一政治理念其实相当正确。

但……

她缓缓微笑,目光定定的注视着眼前这位空有才智、却年纪尚小,并没有足够阅历与心胸的大秦公主:

“那么,大王贵为一国之尊,王子公主身份贵重,如今却被遣来送燕将军回乡,此为【刑】,还是【赏】?”

公主文张了张嘴,一时竟无从反驳。

她想说这就是父王的恩赏,可自己才说秦卿自降身份,如今若承认是恩赏,岂不是连带着她们姐弟,都不过是被赏下的一部分?

这岂非也是一种自降身份!

她沉默了。

而一旁抄书过程中开小差的王子虔听了半天,这句总算听懂了,此刻得意起来:

“阿姊怎么这句都回答不出来?什么刑啊赏啊德的,父王让我们来,是因为他真的好敬爱燕将军啊!”

“我也好想做燕将军这样的人,为我大秦开疆拓土——但是燕将军的孩子战死沙场了,又好可怜啊。”

“我练骑射时摔下马,阿母都心疼的夜里垂泪呢。”

“燕将军如今去世,父王肯定也要……”

他想说【也要夜里垂泪】,但把郑夫人泪水涟涟的模样套在姬衡身上,顿时又打了个寒颤,赶紧闭上小嘴巴。

秦时顿时笑了起来:“王子赤子心性,一语中的——既如此,再将公主文刚才的话也默抄百遍,加深记忆吧。”

她看着王子虔惨淡的脸色,有一种询问学渣成绩的微妙爽感:

“大王也推崇【以法治国】,王子多熟悉一下,下次再被大王问起,也不至于还要受罚。”

她说的好有道理。    马车晃荡中,王子虔眼中擒着一包泪,又闷头哼哼哧哧抄写了——

哦,例句还是公主文默出来的,他不会。

……

姬衡的辒辌车因为宽敞,且其中的零件构造全都是如今秦国的最高水准,乘坐起来是要舒服许多的。

但再怎么舒服,黄土路夯成的驰道仍旧不及柏油路平坦,木头车轮也远比不上橡胶包裹的安稳。

秦时勉强画了两张曲线歪扭的图后,也不禁痛苦的揉了揉太阳穴,而后闭目养神。

倒是一直沉默的公主文此刻从茫然中收回视线,见她停笔,于是小声问道:“秦卿如此用功,又想博一个什么官位呢?”

她内心有诸多不解:“你当知道,父王绝不会让你取代三公之位的。”

宰相王复统领百官,太尉掌全国军权——但现在君权也归父王一手掌握。御史大夫……哦,御史大夫被贬了。

公主文悄悄抽了口气:“莫非王大夫的位置……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