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成功会师
本想着撮合一下这对懵懂有意的年轻人,但时机似乎并不太合适。往上走了一段之后,赵大海渐渐感受到了危机,也变得更加谨慎起来。
他们的负重太大,背着机器,关幼薇又行动不便,武器方面也不太充足,如果山上不是傅武熙和杨军武的队伍,而是张德山的暗探,只怕要遭遇伏击。
赵大海有些如履薄冰,几次压下阵脚,让他们原地等待,他一个人到前面去探路。
分明已经感受到对方的存在,隐秘处甚至有不少眼睛在盯着他们,但就是不现身。
赵大海回来之后,也是眉头紧皱,朝许太白说:“我用鸟哨发了几次暗号,但都没有回应,只怕不是咱们系统里的人……”
许太白也是面色凝重,但想了想,又试着解释道:“杨军武他们是东北抗联的,武装斗争力量与我们情报系统本来就没有交集,暗号不对也正常。”
“再者,他们躲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也是谨慎行事,担忧敌人会冒充,不轻易现身也是情有可原的,咱们先到指挥所再说吧。”
所谓的指挥所,其实就是子龙山的聚义厅,只是聚义厅充满了封建社会的风气,许太白不想用这个词眼罢了。
傅官熙想了想,还是朝他们说道:“小白哥,让我上去看一看吧,如果是我二哥,他会认得我的。”
“你们一直在上海,没来过这里,他们认不出来也正常,但二哥的人不会认不得我,杨军武同志也认识我的。”
许太白正要摇头否决,毕竟傅官熙不比赵大海,但后者却提前堵住了许太白的口。
“让他去吧,好歹是正经军校出来的,侦察和反侦察能力不比咱们差,枪法嘛,也过得去。”
赵大海这么一说,就解下了配枪,调转枪头,递给了傅官熙。
傅官熙拿了武器,朝许太白说了句:“幼薇就交给你照顾了,我去去就回。”
虽然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但很明显,关幼薇和许太白相视一眼,都有些尴尬,甚至脸红。
傅官熙看破不说破,嘴角露出狡黠的笑容来,也不让他们察觉,快步往前面去了。
他当初上山来的时候,见过杨军武,二哥也教过他山上的暗号和切口,傅官熙走了一段,发现没人主动上前来,就摘了一片树叶,吹了几声。
他摘下帽子,挂在山道旁的树枝上,而后躲在了树干后面。
轻易露脸固然是危险的,赵大海和许太白的担忧也并非不无道理,如果真的是敌人占据了山头,他贸然现身,会成为活脱脱的人肉靶子。
在树干后头守了十分钟这样,果然有人摸了过来,手里举着步枪,三五个人就围拢了过来。
他们靠着帽子观察了一阵,目光如电,四处扫视,傅官熙在暗中观察和寻找,果真让他找到了二哥的身影。
“二哥,是我,官熙!”
傅官熙从树干后头现身,傅武熙一看,顿时热泪盈眶,快步奔了过来,用力捏了捏他的肩膀。
“四儿,果真是你!”
看他这样子,想来也是收到了傅官熙被秘密处决的消息。
或许也正因为这个消息的影响,所以当手底下的探子告诉他,有个疑似傅官熙的人鬼鬼祟祟出现在山道上,他才会这么警惕,不敢相信,甚至派人不断刺探和侦察。
到了最后,他听到了木叶暗号,这才亲自过来确认,没想到还真是自家弟弟!
一段时日不见,傅武熙的江湖气似乎收敛了不少,他的目光之中多了一些东西,傅官熙以前看不清楚,但现在却很通透,这种光,他在许太白和赵大海等人的眼里,看到过。
简单叙旧,解释了自己没死之后,傅官熙就带着二哥,来到了许太白这边。
几个人见了面也是惊喜万分,帮忙扛着设备就来到了山上的指挥所,又见到了杨军武,不过那个毛子却不在了。
杨军武是东北抗联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许太白虽然是搞情报的,但同时兼任政委和指导员,情报人员的思想工作也是他在建设,所以两人的共同话题也不少。
夜里在指挥所摆了简单的接风宴,双方共享了信息和情报,听得许太白这边的经历和遭遇,傅武熙和杨军武等人也是惊叹连连。
当他们听到那些同志为了给他们争取时间而自我牺牲之时,杨军武也是摘下眼镜,偷偷抹了一把眼泪,其他人更是义愤填膺,满目悲壮。
“接下来是什么打算?”
杨军武与许太白又商议了接下来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许太白也不藏着掖着,毕竟早就跟傅官熙商量好了,提议说出来之后,杨军武等人也是大喜过望,表示了热烈欢迎,算是一拍即合。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毕竟这个提议是皆大欢喜,能够相互扶持,是最好的选择了。
傅武熙显然没想到弟弟也走了他的道路,就更是欣慰,虽然组织纪律要遵守,但这天夜里,大家也是破例喝了点酒,以示庆祝。
接着又是讨论接下来的工作,在山上监听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傅武熙这边正在“招兵买马”,他的目标是将整个鹤梨地区的乡亲们都联合起来。
这是一股子不可小觑的力量,如果能够吸收进来,对夺取张德山的警察所,有着巨大的帮助。
而且他们的工作与重庆政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重庆政府的人只是为了搜刮资源,老百姓在他们眼里,就只是一茬茬韭菜,是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但在杨军武和许太白的眼中,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需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同,从思想上,从根本上,让他们接纳共产主义的光辉思想,甚至主动向组织靠拢。
人心,永远是最大的资源,比所谓的财力物力人力更加的持久和强大。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放在何时都不会过时,所以杨军武和傅武熙一直在做基层群众工作。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分工,杨军武主要是在群众中宣讲,而傅武熙则是游说各大家族,以及江湖力量。
这些人如果思想发生转变,他们的势力转化为武装力量,那可就是几何级的增长了。
不过眼下看来,他们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很多人想要转变思想还是比较难的。
傅官熙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对此自是有着深刻的体会。
虽然工作阻力很大,任务也有些困难,但到底是有了立足之地,往后要如何开展工作,还是需要多商量商量。
无论如何,傅官熙终于感受到了这一点,他有了干革命和抗战事业的那股子踏实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