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守剑人 - 在下荆轲 - 柴门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在下荆轲 >

第128章守剑人

无刃剑,欧冶子的封山之作。

不存在于越王八剑之列,那根本就不是为了君王所铸。

世人好剑,剑的地位是崇高的,是身份的象征。

而君王的剑,象征他拥有的国家权力,更是摧城灭国的能力,剑尖指处,化作焦土。

春秋末年,天下战事频发,吴越楚更是纷争不断。

当年,吴国大败越国,攻入越王宫,获得宝剑湛卢。

然而这把剑却突然消失不见了,不久便出现在楚王枕边。

楚王找了个相剑者入宫解谜,得出几句话:

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

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

吴王无道,吴人悲怨,这君子湛卢怎能落于他手?

此剑所在之国,其国祚必然绵长昌盛。

楚王大悦,觉得这是天降瑞兆。

吴王就很不开心了:搞不好是你派人来偷了去的,编出这一套来给自己加戏。

遂兴兵伐楚,伍子胥和孙武为将,一路打到了楚国都城郢都,楚王被迫逃离。

吴军在郢都内烧杀抢掠,捣毁楚国王族宗庙,烧粮仓,砸国宝,胡作非为。

伍子胥为了报父仇,掘开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

吴王不听孙武劝谏,更是闯入宫殿,下令“以班处宫”,就是以班为单位,对楚王后宫进行报复奸,“尽妻其后宫”。

这种行为,就是臭名昭著的破城大犒。

在攻破敌城、尤其是都城之后,占领军会任由士兵放纵,释放残暴恶劣的人性,甚至还下令鼓励他们去做。

当时不光楚国民怨沸腾,这么野蛮的行径在礼法尚全的春秋简直不能被容忍。

就算是放到礼崩乐坏、战事连连的战国,也是几乎没有过的恶劣暴行。

吴国被诸国口诛笔伐,却没有一国主动出兵相助楚国。

最后还是楚国的申包胥到秦国磨破嘴皮,哭了七天七夜,又给秦哀公磕了九个响头,秦国终于出兵相助。

越国趁机也从背后攻击吴国,吴王左支右绌,这才被迫撤兵回国,暂时息止了那场战争。

它距离荆轲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了将近三百年,准确性已不得考证。

战事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一把剑那么单纯。

这里面有有吴王膨胀的野心,有伍子胥累积多年的复仇之心。

还有零零总总很多方面的因素,给了楚国一记惨痛的教训,国力大减,数年不振。

其实湛卢剑的事也未必真实,但既然流传下了这么一个说法,就不是空穴来风。

而欧冶子正是在吴师入郢之后的一年,跳炉自尽。

湛卢是八大名剑之首,是欧冶子最得意的作品,也是最引以为傲的孩子。

湛:澄清,明亮,深重。

卢:纯黑,瞳仁,猎犬。

湛卢:有着明亮眼睛的黑色猎犬,意指战无不胜的胜利,却又带着深沉内敛的温和可亲。

据说炼成之时,精寒的剑光冲天射日,与日月争耀,漫天星斗都要避开它的光芒,鬼神见之纷纷退缩,无不悲泣哭嚎。

“……一把无坚不摧却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刃,都说仁者无敌,湛卢,是一把仁道之剑啊,竟被阖闾拿在手里屠城淫掠!可恶至极!”

徐夫人说着摇了摇头,兀自伤感,愤愤地啃了一口槐花饼,又接着说了下去。

欧冶子是他祖师爷,其事迹被弟子们代代相传了下来,使得后人能够从只言片语中窥见一些铸剑师祖当时的心境。

欧师祖无法接受自己珍爱的作品受到这种侮辱,郁郁寡欢,痛苦焦虑了很久,接着封炉停工,不再铸剑。

而吴王兵败之后仍不消停,还想把他绑进宫去专为自己铸剑。

不是说“剑在侧,国兴旺”么?那就虏个铸剑师来,天天铸剑,剑便日日在侧,国家不就能年年兴旺了?

欧冶子不愿侍奉这种无脑君主,借口拖延了一段时间。

他在绝境时偶遇陨星坠落,这颗一人高的天降奇石引起了他心中强烈的共振,觉得这石头就是另一个他,是他的宿命,和陨星一样,该落了。

但在划落的最后之际,陨星依然能在夜空中灼烧出最炽烈耀眼的光辉,在接触到地面的那一刹那,完成了自己的壮烈。

就这么决定了。

欧冶子重新开炉,熔炼陨星,他要和自己的宿命融合到一起。

待黑色的天石融化成滚烫的汁水后,他脱下自己的衣服,整整齐齐叠好,跟弟子们嘱咐了几句,便毅然而然地跳进熔炉,去追寻他的壮烈去了。

以身殉剑,他把自己铸成了一把剑。

“‘仁剑无攻,利刃藏锋。’这是师父跟我说的,那又是他师父的师父告诉他的,是欧冶子的最后一句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