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初来乍到 - 雪夜歌行 - 齐世庸人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雪夜歌行 >

第二十九章:初来乍到

林泉国,位于开阳州西南,地处偏僻,人口稀少,却依据着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大唐与北燕之间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反倒不起眼,不起眼也就无人打搅,如同凭空创造了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国祚绵延了数千年从不曾断过。

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林泉国虽说国土狭小,人丁稀落,却并不妨碍一个国家的政通人和,各类行政组织,上到三省六部,下到乡镇县郡,一应俱全。

百姓在国家的管理下,各个地区井然有序,一副国泰民安景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林泉国也不例外。

小国之内,各类帮派星罗棋布,各大教派争强好胜,群龙无首,内耗严重。

为此各类帮派一致决定立下一个武林盟主,主持大局,可一群狼子野心的阴谋家,竟然趁此机会大肆争夺权力,强取豪夺,勾心斗角。

而在这其中大体来说分成了两大阵营,一个是以白龙观为主的白盟,一个是以黑水山庄为首的黑盟,黑白两盟的争权夺势,一场场利益漩涡再次刮起,卷动整座江湖,谁也无法幸免!

白龙观历史由来已久,相传是上千年前一位得到天师下山游历,为林泉国作法铲除大凶,大凶铲除了,可自身却是受伤极重,没过多久归墟入土。

为了感恩戴德这位已故天师,当时的林泉国国君,特地为此建造了这白龙观,林泉国的道家文化也从此开始兴盛起来。

白龙观由皇帝所建,一开始当然与皇室联系极深,也曾出过一些皇子亦或是退任先帝最终入道观求道法的事例,林泉国皇室眼见着香火鼎盛,也就乐见其成,甚至有意无意背后推波助澜,时间久了,基本上每一任皇帝都会刻意安排一两位人选入道观,明面上是求道悟道,实际上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为的不过是稍稍控制一点白龙观的势力罢了。

不过这样的事情,在一夜之间突然被隔绝,所有的皇室子弟都被遣返入朝,背后的原因也十分简单,只因为白龙观来了一位新的观主。

这位观主来得神秘,年纪轻轻道法却是极高,不过仅仅这些肯定还是难以让林泉国吃着哑巴亏的。

毕竟虽说一开始白龙观的目的是为了传播道法,纪念老天师,可在皇室的插手之后,这点目的显然已经完全变了味道,渐渐地成为了皇室的另一种权力之物,轻易被人斩断了联系心中肯定是一千万个不愿意。

要知道这抢走的不是白龙观,更加重要的是有辱了林泉国的国威,等于是给皇室打了一个重重的巴掌!

就在一些明白人觉得皇室要大发雷霆之时,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风平浪静,甚至毫无风波,这时众人才知道这位新任观主的背景到底有多么不一般。

一群人倾尽了全力去调查这位观主的身份,可是毫无所得,仅仅只知道此人名叫孟汾。

直到有一天,一位穿着青城山道袍的弟子驾着祥云御风来到此地,下达一道敕令,号令白龙观为道家正宗,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这白龙观观主竟然是青城山的得道天师。

不仅如此,就连已故老天师的身份也浮出水面,同样来自天下道教祖庭,青城山!

至于黑水山庄,比起白龙观的悠久历史那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黑水山庄就是一个势力庞大的江湖帮派,整个帮派要说什么真正上得了台面的人物,除了黑水山庄的庄主方王和几位长老之外还真谈不上多么有实力。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不入流的帮派,偏偏就能够得到一群江湖散修,江湖门派的信任,一群人都围绕着黑水山庄,选择支持争夺武林盟主之位。

原因也很简单,黑水山庄虽然高端战力稀少,奈何人多,仅仅次于丐帮弟子,不过丐帮弟子群龙无首惯了,也没有什么凝聚力,争夺一事注定也难成。

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一根筷子终究不必过一把筷子,就是说得如此。

不过支持者中究竟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相待,里面的阴谋诡计就不得而知了。

......

穿着一身道袍的张缘一刚来到林泉国,天色已经很黑了,大晚上的本就并不富裕的林泉国,所谓的客栈更是少之又少,哪怕是在林泉国稍有的大城市之中,他找了大半条街都也没有找到一家客栈,只能骑着白马四处游荡。

张缘一反复不断地翻阅手中的那封令书,疑惑不解,“令书上说,林泉国因为武林盟主之事已经闹得不可开焦,百姓受苦已久,可是我一路上也没有看到多少腥风血雨啊,反而看着挺安静的。”

沿着地图走来,林泉国作为小国穷是穷了点,那种热闹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房,灯火辉煌的夜市少之又少,可相对的像那种民不聊生,百姓横尸遍野的景象也鲜少,怎么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小国景象啊。

张缘一收了收身上的道袍,虽然已经是夏季了,可是北燕的天气特别,一到天黑,还是会有极度寒冷的感觉,不过转瞬张缘一心念一动,灵气微微升腾那种寒冷的感觉瞬间消失。

他深呼一口气,在夜色中,牵着马继续向着前方走去。

张缘一看了看周遭环境,静谧无言,只有细微的几盏烛火还在夜色中摇摇晃晃燃烧着生命,不够没过多久,陆续有烛火熄灭,不一会儿就只剩下一两盏还闪烁着,显得十分凄冷。

张缘一莫名感到有些熟悉,这种感觉像极了当初自己在珠宝镇的路口牙子醒来时的场景,也是冷冷的空气,微弱的灯光,漆黑的穹庐,还有孤单的他。

只是他很幸运,遇到了太多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好人,一路也就走到了这里,现在想想真是感到十分的有趣。

一路遇到的人,遇到的事,看到的风景,好像还在昨日,依稀可见。

在结合张缘一此刻穿着的一身道袍,像极了与师傅远游时的装扮,翩翩少年,只是个子高了,走路也不似从前那么轻松自在了。

至于为何张缘一不愿以青衫待人,反而以道袍面世,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林泉国道法兴盛,百姓对于道士大多以礼相待的多,和善得多。穿着道袍或多或少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烦,便利极大。

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还是张缘一对于自己儒家弟子的身份并没有太深的认同,反倒是心底一直将自己当做一个道士来看多一点,这一方面受到师傅张道灵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

张缘一眼见得走了许久,可偏偏就找不到一家客栈落脚,心中些许有些烦躁,抱怨道:“这个地方也太怪异了,一到晚上就跟防鬼一样,所有人都紧闭大门,明明离子时还有两个时辰,睡得也太早了吧,长夜漫漫这让我这样的外来人怎么办啊?”

按照张缘一游历那段时间的经验,随便去哪个城,就算只是一个小乡镇,怎么说这个点也不该如此早早入睡的,就不说那些热闹非凡的大城市,一个个恨不得再热闹个三天三夜,彻夜灯红酒绿,彩绣飘飘。

就是那些小乡镇,怎么说也应该有一两个客栈继续营业着,以此收留一两位过路过夜的游人。

可是这地方当真是让张缘一都觉得无语了,闭门早得可怕。

漆黑的夜里,前路空空荡荡,时不时传来几声呜咽的夜风,树叶沙沙作响。

就在张缘一以为再也找不到一家客栈,准备像以前一样,随便找一个破庙去休息了时,黑夜之中,突然闪过一抹寒光!

“滚开!”有一个长得精瘦的男子,手中挥舞着一柄寒光阵阵的大刀,骑在一匹健硕的大马之上,口中驾马声不停,快马疾驰!

与精瘦男子的身材相比他手中拿的那柄大刀就显得十分格格不入了。

大刀之大,就快有他半个人高了,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如何挥动那柄大刀的。

快马疾驰速度极快,正好面对着牵马缓缓前行的张缘一,此时若是调转马头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对方也是一个狠角色,估计这样的事没做过,也见过不少,行事十分嚣张。

而且他所骑乘的大马,十分壮硕,是他刻意为了今晚的任务挑选出来的,有“撞山马”的美称,就算是将张缘一撞飞出去,也不会影响速度丝毫!

所以他竟然心一横,笔直朝着张缘一撞来!

张缘一眯着眼,镇定地看着撞向自己而来的大马,心中还在犹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