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 万人迷不想恋爱 - 春笙鸣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7章

陈家大院位于宜新县县城之内,占地三千多平方米,三面临街,青砖大瓦,院墙可高十米,在宜新当地是屈指可数的豪绅。除此之外,家中土地几千亩,下属仆从不下百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宜新县的近半数的人都在为陈家或者陈家的商铺、农田工作。

齐朝的官员俸禄可以说是十分优厚,但即便如此,闻瑎作为正七品的县令,月俸可能还够不上陈家一天的花销。

太兴二年,初一。卯时已过,但一月份依旧是昼短夜长,天空依旧是黑色。

陈向坤睡得不沉,昨夜更是如此,总有些心绪不宁,他寅时刚过半便彻底清醒。披着件刺绣细工的大氅,独自一人趁着夜色来到了书房。

他习惯早起,二十多年来都是如此,他喜欢安静,不喜欢嘈杂。

望着远处带着一点红光将要升起的朝阳,他眯起了眼。

陈向坤躺在摇椅上,把玩着手中麒麟纹的核桃,拿着银水烟袋放进嘴边吸了一口,眯着眼睛缓缓吐出一口气,吞云吐雾,烟气缭绕。

陈向坤作为这宜新县最大的乡绅,今年不过三十二岁,却已经实际掌控这陈家庞大家族的暗地里的金银流通了数十年之久。他在这宜新县的话语权不亚于这县衙的各级官员。

陈家在宜新县攀沿扎根了近五十多年,到了陈向坤这一代,手里掌控的权财更是惊人。

这个家族的历史并不长久,最多可以往上追溯几十年,最开始发家的是陈向坤的祖父,他是科举落地的士子,有文化又有钱,更重要的是此人善于结交,乐意帮助那些年轻好学的学生。

乐善好施的名头打响之后,名声也越传越广,逐渐成了宜新县有头有眼的大人物。

陈家在宜新盘根节错,早已成为这里的大族。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更何况陈向坤作为这代陈家的掌权人,不仅精通与做生意,甚至无师自通学会了如何与官府打交道。权财相逼,性命胁迫,背地里的腌臜事若是细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全。

当地的老百姓只知道陈家在这里一家独大,农工商,干什么大事都得要陈家的许可。但暗处的事,只有少数人才有所窥探。

木质雕花大门看着厚实又华丽,此刻从外被人敲响,在寂静的只有呼吸声的院子里格外刺耳。

“老爷,县衙大门那里来人了!”

陈向坤把烟袋放到桌子上,这嘈杂的喊声让他眉毛皱了起来。

“进来。”

穿着黑色衣服的仆人低着头从外面进来,声音里带着一丝邀功的意味:“老爷,您让我住在县衙对面看那里有没有新县令的影子,今天我看见了人了。看着就和我们这里的人不一样,刚弱冠的样子,斯斯文文的,穿的衣服也和我们这里不大一样的。我看麻洪昌那老家伙气喘吁吁地给那人行礼赔罪呢。”

陈向坤眉毛挑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新县令啊!”

“通知一下陈毛生,你自己去领赏吧。”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此话一出,那仆人立刻退下,面露喜色。

陈向坤手里的文玩核桃已经被盘得露出润色,他又躺回摇椅上,拿起烟袋吸了一口,眯上眼呼出一口。

新县令来得挺早,年轻人都是有些锐气,不过这人原来那几个到底一样不一样,又能坚持多久呢?

陈向坤眼角那抹笑意未入眼底。

宜新县衙前,闻瑎面前正站着黑白参杂发丝凌乱的胖老头。

他身上穿着朴素的黑棉袄,做工不是很好,里面填充的杂毛也冒出来了一些。他随手把冒出来的鸭毛拽下来塞到胸前,一点也不在意这件事。

麻洪昌喘着气,他比闻瑎还要矮上一点,配着他有些胖乎乎的身材,憨态可掬。

一刻钟前,他还在家里用着早膳,谁想到这县令居然来得这么早,他随意扒拉几口就跑到县衙了。

闻瑎早已不是前几日刻意的凌乱打扮,她身上是京城裁衣铺两身定制的冬装,与宜新县的冬日装扮虽无过大差别,但细枝末节处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让人一看便知,此人不是本县人。

麻洪昌微微抬起眼帘,对着闻瑎鞠了一躬,又试探性地问道:“您,可是这宜新的县令?”

闻瑎拱手回礼,语气平淡,看起来就像是那种繁文缛节一丝不苟的类型,完全一副初出茅庐的模样。

她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此人,缓而开口:“正是。”

他心思转了几个圈,表面依旧一副恭敬垂眉的模样。

“大人,您来得可真快。正逢新春佳节,现在咱们县衙的其他官员还都在家没来呢。”

那麻洪昌的一下子变得热情起来,拥着闻瑎进入县衙大门,进入内堂。

“麻县丞,有劳了。”

闻瑎将任命文书和档案拿出,麻洪昌双手恭敬地接过来,小心地打开比对。

当他看到闻瑎乃是今年的探花时,手突然颤抖,小心抬眼看了一眼闻瑎。

奶奶个腿,他还以为此人是个三甲小进士,没想到居然是一甲探花。老娘啊,他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一个。

“闻大人,下官已经吩咐人去请咱这县衙的其他人了。要不我先带您熟悉一下咱这里。”

闻瑎:“也好。”

等两人前前后后把这县衙逛了个遍,最后来到了大堂。全县几乎所有的要案、命案都会在这里审理。因此,这座大堂不仅是县衙署中最为宏伟的建筑,也是最为重要的建筑。

闻瑎抬眼一瞧,进门的牌匾上写着“亲民堂”,她缓缓垂下眼皮,想到年前她刚到这里看见的那名被扔到地上的老农,扯了扯嘴角。

亲民,亲民,还不如叫厌民合适。

麻洪昌满是激情的声音在一旁介绍着。

县衙大堂坐北朝南,光线敞亮,高耸威严,五楹厅堂,中间三楹则是诉状公堂。

这公堂楹柱上悬有一联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