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新场镇窦银子认母(4) - 谍战 - 辰龙在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谍战 >

第277章:新场镇窦银子认母(4)

开明学堂教员窦文涛见王学董漂亮的闺女王桂花,用好看的眼睛盯看自己心中就猫抓猫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是在课堂上,窦文涛是教员津津乐道地在讲台上朗诵“大羊大小羊小,一个跳,一个跑”的课文;间隙时抬头去看坐在教室里的30多个学生,大家都专心致志地听课。

坐在最前面第一排的王桂花更是双目炯炯,两只胳膊肘搁在桌面上支撑着脑袋;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窦文涛。

窦文涛的目光扫视过去,跟王桂花目光相对时;王桂花迅速把头低下去了,两只手慌乱地从桌面上移开来抚弄起毛辫子来了。

窦文涛心窝里仿佛揣了个小兔子“蹦蹦蹦”地弹跳起来;他赶紧把目光从王桂花身上移开来,王桂花又恢复了此前的盯看。

这是哪跟哪的事啊!窦文涛心神不定,心中像猫抓猫抓地慌乱起来。

窦文涛的家在黄河南岸的潼关县,渭南师范毕业后被王桂花的爹爹王子敬请到黄河对岸的芮城县王家集开明学堂来教书;是王家集学堂学历最高的教员。

学历最高的教员窦文涛明白王学董漂亮姑娘一眼眼盯看他的意思,可他知道王桂花早就许配了人家;而且许配的人家还不一般,是芮城县县长的二公子何世武。

尽管何世武在日本留学,跟王桂花连一个照面也没打过;但王子敬执意要把闺女许给何公子。

请注意是许不是嫁,至于在日本留学的何世武日后能不能迎娶王桂花;王子敬似乎并没考虑,他想的是只要攀上何县长这根高枝;王家在芮城县的基业就能蓬勃发展。

王桂花似乎对她爹给自己选择何家这门亲事非常反感,但未婚夫何世武是留学日本的有识之士;他爹何冠忠是芮城县踏一脚地动山摇的县长,反感也得屈从。

窦文涛倘若接受王桂花的眼神,不禁会招来淫乱学堂的指责;恐怕连性命也难久保。

窦文涛是教员,王桂花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把学生的专心致志理解为“盯看”;不仅是个行业道德问题,教员恐怕还有污人清白之嫌。

这么说“盯看”之事是窦文涛自作多情?小题大做?神经敏感?一厢之愿?

要知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乡村,人们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男女授受不亲”阶段;女孩子进学堂读书已经破天荒,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被误认为盯看老师;不是有伤风化就是教员的“三观”有问题。

“三观”这个名词好像是“文革”的产物,窦文涛时代的人似乎不知道何为三观;他只知道老夫子讲过“男女授受不亲”的话。

男女授受不亲的清规戒律一旦有人违反,就是大逆不道;尤其是女性,就是淫荡之妇遭人唾弃。

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信条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大行其道,尽管民国政府建立后不断提倡解放思想,男女平等。

然而王家集不是北京城,也非上海滩;解放思想只能作为一种口号喊喊而已,要真正地行动起来恐怕还是牛年马月。

倘若王桂花在课堂上盯看窦文涛仅仅停留在盯看层面,也就只是个事情而不会形成事件。

但窦文涛从王桂花盯看自己的眼神中已经感悟出不可抑压的奔放感情和强烈火花。

王桂花是王学董的女儿,年龄已满18岁;思想活络,意识超前;是王家集第一个受“五四”之风熏染的女青年。

王桂花体态丰盈,三围凸显,唇红齿白,两只有神的眼睛就像山涧的黑葡萄;是人见人爱的那种女性。

王桂花在课堂上盯看窦文涛,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爱?还是窦文涛自作多情想入菲菲?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桂花喜欢上英俊伟岸的窦文涛了;才在课堂上那么大胆地盯看他。

王桂花在课堂上盯看窦文涛只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她打算给心中燃烧起来的爱情火苗再加一点油——她要和窦文涛单独相处。

如何才能跟窦文涛单独相处呢?王桂花寻思几天滤清一个思路——去他的办公室。

窦文涛是开明学堂唯一一个住校的教员,其他教员一到夜晚都会回到距离学堂不远的家中和老婆孩子热炕头。

窦文涛回不去,他家在黄河南边的潼关县——隔山百里不算远,隔河咫尺遥在天——每个星期天才能回去一次,平时就住在古庙里吃住。

王桂花打算在学生放学后,上窦文涛的居室跟他会面。

晚上的时间王桂花不敢去,她爹王子敬也不让出来;只有午后这段时间是跟窦文涛相见的极佳时机。

夏日的中午烦闷而悠长,地处黄河岸边的王家集沉浸在午后的炎热之中。

忙活了大半天的农人为避免烈日的暴晒,抓紧在这段时间进行惬意的午休。

王桂花在家中待不住,背起书包向学堂走去。

18岁的大姑娘独身一人行走在通往学堂的村道上,村子里的那些小媳妇和大姑娘便都投来好奇的目光;大家纷纷从门道里伸出身子探头探脑,不可思议地注视着王财东的已经许了人的大姑娘背着书包上学堂;随之便有议论声音从街头巷尾传来了:“书房戏房,坏娃的地方;那么大的姑娘念什么书念?还不知道能让那个男人把种子给种上哩!呵呵……要是怀上男人的娃,那才有西湖景看喽……”

“王子敬的姑娘许给县长的公子了!县长公子在外留学回不来才没迎娶,因此至今还在闺中待着!”

“迎娶个屁!我看王子敬是剃头担子一头热,人家县长的儿子在国外留学能娶她的姑娘?她的姑娘又没有多少文化岂能配得上县长公子!”

“王姑娘没有文化,王子敬才在王家集办起学堂让自己的姑娘学习;好日后跟县长的儿子般配,可不要想吃狗肉连铁绳也丢了啊!”

……

人们的议论和小媳妇大姑娘的窃窃私语王桂花早就知道,可她不屑一顾;故意把胸部高高挺起来,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去。

开明小学堂在王家集村落的正西边,后面不远就是滔滔不绝的黄河水道。

学堂设在古庙里,古庙里有佛教祖师释迦摩尼大殿;道教祖师元始天尊大殿;还有一些没有出处的神像坐卧在中殿、小殿之中,享受着王家集乡亲们的香火。

古庙里半期学堂后,学生整日跟神神鬼鬼缠搅一起不伦不类;多少是有点讽刺意义。

古庙是人们敬拜佛、道以及神鬼的圣殿,也是莘莘学子修身养性增长知识的地方;院子里除过用作教室的大殿、钟殿、小殿,还有一片阔落落的树林。

王桂花在大树遮天的林间小道里穿行,“飕飕”凉风袭身而来;她惬意地吮吸了一阵清凉的气息,林间的秋蝉便就在耳边聒噪起来。

秋蝉聒吵声中夹杂着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使王桂花顿时想起窦文涛在课堂上讲授的南北朝诗人王籍的诗句: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