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诸葛孔明的无奈——刘备的时间
第215章诸葛孔明的无奈——刘备的时间
我们读三国,惊叹于曹孟德的英雄霸气,赞叹于刘玄德的百折不挠,无奈于孙仲谋的亦正亦邪。
又有江东美周郎英年早逝,诸葛孔明的壮志难酬,荆州关云长的桃源梦断,营帐中张益德的血洒当场。
有太多太多的英雄无奈,也有太多太多的经典难忘怀。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
那就是时间。
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是有着时间的概念。
第一次让我在三国感觉到时间的概念就是刘备了。
他的那一句“髀肉复生”道尽了他作为一个中年男人的心酸无奈。
奔波大半生,仍然还是寄人篱下被人忌惮重重,最后落得一个无可奈何。
这是何等无奈,何等可笑,又何等的像是我们这个世界里面的那些被生活压垮的男人。
说实话,现实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
那就是为什么好事难做,因为利少,难成,时间久。
那么这句话换到刘备的身上同样非常的适用。
他在请出来诸葛孔明的时候都已经虚岁四十七了,等到他真正混到了半个荆州之主的时候,他都已经五十岁了。
说句不好听的,虽然说古代人的生命并没有我们被忽悠的那么短暂。
但就算是放到现在,他这个征战半生的家伙,恐怕也感觉自己没多久的活头了。
如果将他对自己人生的认知比作手机电量的话,恐怕他现在觉得自己已经低电量报警了。
还是第二次报警的那种。
面对着这种情况,隆中对的第二个关键问题让他无法听从了。
那就是——天下有变!
荆州,益州不过就是刘备需要夺走的地方,或者说是他的踏板和底气。
但是有了这个不代表他就有了天下的。
他如何能够夺走天下?
不是一味的强攻,那是姜维,不是诸葛孔明。
想要靠着两个州,甚至还没有两个州的地盘去翻身夺走天下,那么就一定要找准时机,也就是所谓的天时。
这就是隆中对的第二个关键点,在完成了前期部署之后不是要我们去攻略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