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兵权 - 烽杀 - 周扶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烽杀 >

第127章 兵权

次日早朝,各营的将领又为了那十五万建安军之事吵了起来。“依我看,不如将这支兵马分成三批,一批五万,分别编入各军,如此也算公平!”征东将军高江率先道。“高将军好算计,你手上本就握着十五万征东军,若是照你所说再添五万兵马,手握二十万大军都能匹敌虞帅了!”虞靖早就被这事烦透了,一听这话眼睛一瞪,冲方才说话的昭德将军宋茂山道:“你含沙射影地说谁?镇北军乃是先帝亲编三十万,你拿这事说嘴是在质疑先帝旨意不成?!”幕帘之后的龙椅宝座上,小皇帝不明白他们怎的就吵起来了,个个声音很大模样很凶,他连忙看向殿上那道挺拔高大的白色身影,有皇兄在,他心里才不会害怕。其实此事只需战兰泽一句话便能定夺下来,若是他真要偏袒亲舅舅虞靖,即便事有偏颇,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虞靖的军功有目共睹。这事自赵崇死后就一直争论不休,可他却一直没有表态。

次日早朝,各营的将领又为了那十五万建安军之事吵了起来。

“依我看,不如将这支兵马分成三批,一批五万,分别编入各军,如此也算公平!”征东将军高江率先道。

“高将军好算计,你手上本就握着十五万征东军,若是照你所说再添五万兵马,手握二十万大军都能匹敌虞帅了!”

虞靖早就被这事烦透了,一听这话眼睛一瞪,冲方才说话的昭德将军宋茂山道:“你含沙射影地说谁?镇北军乃是先帝亲编三十万,你拿这事说嘴是在质疑先帝旨意不成?!”

幕帘之后的龙椅宝座上,小皇帝不明白他们怎的就吵起来了,个个声音很大模样很凶,他连忙看向殿上那道挺拔高大的白色身影,有皇兄在,他心里才不会害怕。

其实此事只需战兰泽一句话便能定夺下来,若是他真要偏袒亲舅舅虞靖,即便事有偏颇,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虞靖的军功有目共睹。

这事自赵崇死后就一直争论不休,可他却一直没有表态。

越是悬而未决,便越让人蠢蠢欲动,所议之事虽是军中事,但难保不会波及到整个朝廷,甚至百姓安危。

“殿下,诸位,可否容老臣说上一句。”站出来的是陈国公。

“国公爷言重了,既是朝堂上,自然有国公爷说话的道理。”管相道。

陈国公点点头,“既如此,老臣便也说上几句。各位将军所言是军中事,老臣一介文臣本不该多话,可若是眼看着几位将军因为兵权伤了和气,实在是因小失大。”

“国公爷所言甚是!”虞帅看了高江和宋茂山,不耐烦地哼了一声。

“横竖都是咱们南楚的兵马,只要是为南楚效力,造福于百姓,那么这军队由谁统帅又有什么所谓?我朝的将军个个英勇忠心,想来没什么可担心的。”

“哦?听陈国公此言,像是要举荐什么人?”

陈国公一笑,看向战兰泽:“殿下不妨让武英将军来统帅建安军。”

此言一出,朝中哗然。

尤其是军中那几位将领最是不服,“我们南楚的兵马,凭什么交给一个北晋人来掌管?”

见众臣也跟着有所迟疑,陈国公看向那位出声的将领,“敢问将军,南楚兵马所战为何,所求为何?”

“自然是为国而战,以守护百姓安乐为所求!”

“那就是了。”陈国公从容道,“骊州旱灾,大批灾民涌进建安,然连日来这建安城可乱过一回?当年朔城瘟疫,灾民四逃,接连掀起动乱,死了多少人想必各位都还记得吧?早前老臣听说有灾民来了建安,便下令家眷无事不得出门,免得碰上歹人作恶。”

“可数日过去,建安城风平浪静,老臣还以为是有人以讹传讹,实则来的灾民并不多。直至昨日,我与文国公乘车穿市而过,看见了街上之景,才知从骊州来的灾民远比当年从朔城出逃的要多。”

“在最繁华的南北两市,处处都能看到灾民,可街上却秩序井然。问了才知,原来是武英将军手下那支玄武军日夜换防巡街,时时整顿,才有了这番平静。”陈国公说,“若是记得没错,这本该是城防营的差事。”

“呵,国公爷这话可就冤枉我们城防营了。早前城防营人手不够,便向虞帅借了兵马巡街,就算南北两市管治得好,也不过是玄武军的分内之事!”

“哦,这样。那么给灾民施粥可也是他们分内之事?”

陈国公看了眼城防营的统帅,问道:“诸位可还记得,这些灾民也是我南楚子民?方才那位将军也说了,百姓安乐是为所求。而百姓真正的安乐不过就是吃饱穿暖,不受欺辱,阖家团圆。可眼下诸位争夺兵权之时,是谁暗地里稳住了局面,又是谁在保我南楚子民的安乐?”

朝中诸臣面面相觑,私语声渐大。

“依老臣看,武英将军虽是北晋出身,但如今既然已与殿下成亲,那就是南楚人。老臣入仕数年,从来只知朝廷任人唯贤,还没听说过要以出身论官职。”

听闻此言,已有不少朝臣纷纷点头。

宋茂山见众臣对陈国公的话似有赞同之意,情急之下脱口而言:“我看陈国公既是文臣,便不要多言军中事了!无论如何,我们南楚男儿绝不甘心听从于一介女子的号令!”

“哼。”此时一直没说话的文国公站了出来,“将军好大的威风,瞧不起文臣,又瞧不起女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手里有多少泼天的军功。”

“你――”

“你什么你?”文国公人老脾气大,当着朝臣的面就毫不避讳地啐了一口,“宋将军的脸皮若是拿去做城墙真是可惜了,这般厚实,一般的弓弩兵器哪里戳得破?想是天底下就没人攻得进来,岂不善哉!”

噗嗤一声,有人没忍住地笑出声来。

见战兰泽看过来,虞靖赶紧摇头,表示不是他笑的。他拳头攥得硬邦邦的,这种场面之下怎么也得忍住了。

文国公世代勋贵,祖上出过三位太后,他素来有话直说,年轻时任谏院之首,弹劾百官不说,就是纠帝王之偏差也从未拐弯抹角过。

“如今并非战时,宋将军宁可带着手底下的人在军营吃酒耍钱,都不去街上瞧瞧看看。倒是武英将军一介女子,手底下区区三千玄武军,还尽是北晋战俘,他们尽职尽责守着巡着南楚街巷,护着南楚百姓,这若是传到她母国北晋去,我南楚百万大军不但成了笑话,只怕还要笑掉北晋和周遭列国的大牙!”

这么一说,朝中各臣的面色也跟着严肃起来。

“各位有所不知,昨日偶然瞧见武英将军在街上处置了一个虐待妻女的赌徒,当时围观的百姓众多,有此震慑,还有谁敢生事?相较之下,咱们的府衙却是拿清官难断家务事给搪塞过去!”

文国公指着自己的脸,“老臣听了顿时便觉一张老脸臊得通红,若非坐在马车里,必要赶紧拿阔袖掩面匆匆离去,不敢以朝臣之身在街上多站片刻!如此这般,只觉军营里那些男儿当真还不如女子!”

末了,他还瞥了眼宋茂山等一众军将,转而对战兰泽躬身拱手道:“殿下,臣附议陈国公,荐武英将军统帅建安军!”

此时所有人都看着一直未开口的战兰泽。

“文国公所言有理。”战兰泽亲自将他扶起,“只是兵权之事非同小可,十五万兵马也不是小数目,武英将军资历尚浅,此事――”

话没说完,就见文国公后退一步,怒视着战兰泽,“我看殿下是私心太过,不想让武英将军受累罢了!”

此话一出,战兰泽面色未变,周遭却是人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文国公当真是疯魔了,谏言谏到竟敢这般对肃王殿下说话,简直是不要命了。

“文国公慎言!”管相忙开口道,“实则也是武英将军身份特殊,来南楚也不过数月,这般重用恐是会惹来非议。”

然文国公却不吃这套,直言:“殿下何时变得惧怕非议了?若是畏首畏尾错失良将,当真不觉可惜吗?殿下如此优柔寡断,老臣看着着急。就此请辞,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去!”

“使不得使不得,文老弟这气话快快收回去。”连陈国公也来相劝。

战兰泽看了眼虞靖。

后者会意,立刻跪地高声道:“请殿下代陛下早做决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