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总长泪崩,三航泰斗:我们只求给余宏打下手 - 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 - 历史小尘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2章总长泪崩,三航泰斗:我们只求给余宏打下手

陈坚和屠达也猛地站了起来,笔直地站在顾勇身后。

“我们知道第四代战机项目的保密性是最高级别!我们也不求能够直接参与进去,那不合规矩!”

顾勇的眼眶有些泛红,话语里是掏心掏肺的赤诚:

“我们不求分功劳!将来这架飞机研制成功了,上面写谁的名字我们都认!我们甚至可以假装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项目!”

“我们只有一个请求!”

屠达往前迈了一步,声音洪亮地接上:

“请您转告余宏同志!请他把他遇到的难题!把他觉得棘手耗时的工作,分给我们!”

“气动布局他没空算,我们来算!611所有全国最好的风洞,上百个气动学专家不眠不休地给他们吹风!”

“强度分析他顾不过来,我们601来做!整机减重、结构优化,那是我们的强项!”

“新材料测试验证,部件生产……总有我们这些老家伙能搭把手的地方!”

陈坚的声音也在发颤:“他那里人手不够,就拿我们这些航空工业几十年的老人来用!”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我们也许就能把这架国之重器的诞生,提前哪怕一个月,一天,一个小时!”

三位老人,就这样并肩站在一起,眼神里燃烧着火焰,就这么直直看着石总长。

那是不计个人荣辱,不问前程得失,只愿为国铸剑的赤子之心。

会议室里的空气顿时凝滞了。

石总长那双曾见证过无数风云变幻,指挥过千军万马的眼睛,此刻难以抑制的红了。

眼前的顾勇、陈坚、屠达,这三位年过半百,为国家的航空工业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鬓角早已染上风霜。

在他们身上,石总长没有看到半分文人相轻的陋习,没有看到丝毫对一个后辈可能取代自己的嫉妒。

他们要把自己毕生的心血,身后的研究所,以及一辈子积攒的声望,毫不保留地化为基石,去托起那个叫余宏的年轻人!

不为别的,只因为那个年轻人,代表这个国家飞得更高的希望!

石总长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的激动已经被绝对的决断所取代。

他拿起话筒,手指在拨号盘上稳稳拨出了一串号码。

“给我接351厂飞机研究所,余宏同志!”

……

另一头,余宏刚刚从保密通话室走出来,正准备回自己的办公室,细化燃气轮机下一步的施工方案。

“余副厂长!”

警卫员赵林又一次气喘吁吁跑了过来,神色比上一次更加紧张:

“石总长的电话,又打过来了!”

余宏眉头微微一皱,脚下一转,又回到了那保密通话室里。

他刚把听筒拿到耳边,石总长的声音就洪流一般倾泻而出。

石总长没有描述太多自己的情绪,只是用最朴素直接的语言,复述了刚才在会议室里,顾勇、陈坚、屠达三位老专家的那番话。

“他们什么都不要,不要功劳,不要名声,他们只要能给你搭把手!小余,他们是把命都押上去了啊!”

说到最后,石总长也忍不住再次哽咽。

听筒这头,余宏本来静静地听着,眼睛猛地睁大。

大为惊喜!

余宏心中的感觉,都已经不足以用惊喜来形容!

他太缺人了!

尤其是像顾勇、屠达他们这个级别,经验丰富能力顶尖的核心人才!

自从四代机项目启动以来,他最头疼的不是技术本身。

有系统在,任何技术难关他都可以用贡献点去兑换解决。

但是,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图纸上。

一项新材料配方,需要人手去反复进行配比实验,性能测试。

一种新的气动布局,需要有人不眠不休地在风洞里进行数千上万次的吹风试验,记录分析海量的数据。

一款新的发动机叶片,光是从铸造、热处理、机加工到最后的无损探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专业的技工团队去实现。

这些具体、繁琐、极其消耗时间的验证和制造环节,吃的是最宝贵的专家资源!

而这些,恰恰是余宏最短的短板!

他手下的飞机研究所虽然集合了一批精英,但比起国家倾注了十多年心血的三大飞机研究所,那点人手都算不上什么了。

宋文和西蒙洛夫都已经被他压榨到了极限,白天要帮忙验证新项目,晚上还要通宵研究图纸,头发掉了一大把。

他不是没想过继续挖人。

但351厂飞机研究所的保密级别是最高等,随便招个人进来,光是政审就要耗上半年,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