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确定体制,立国
第310章确定体制,立国
一个月后。
经过连续一个月时间的思考和讨论。
关少卿终于确定了立国后的国名和国家体制。
国名定为星洲共和国。
国家体制则偏向君主立宪制,设立国主为星洲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统御最高议会,最高议会为星洲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由国主和一众议员组成,负责商议制定国家的重大决策与方针。
最高议会之下又设置内阁、军机处和最高法院三个仅次于最高议会的顶尖权力机构。
内阁以国家首相为首,辅以诸多阁臣,负责国家平日的政治发展等事务,除需经最高议会决定的重大决策之外都拥有一切自主权。
军机处以国家元帅为首,辅以诸多君度将军,负责国家平日军队发展作战等相关事务,除需经最高议会决定的重大决策之外同样拥有一切自主权。
最高法院以国家首席大法官为首,辅以诸多大法官,负责国家平日的法律制定、修改、监察等职责。
这般下来政治、军事、司法三权也互相独立区分了出来,形成三权分立的局面。
国家平日的生活发展也都由内阁、军机处、最高法院负责。
最高议会则只负责制定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方针,其余日常发展事务都不会多管多理会。
另外国主还兼任国家元帅。
这也是关少卿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作为即将建立的新国国主,他可以放权,政治和司法等权利他都可以放,但是军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能把军权牢牢把握在手中,那就不用担心手下会造反。
如此掌握最高议会可以把握国家的重大方针和决策。
掌握军机处则可以保证枪杆子在自己手里。
而对于关少卿的决定也没有人反对。
毕竟关少卿的威望摆在这里,更何况他要的也仅仅只是最高议会和军权而已,政治和司法权都放了出来。
如此确定国家名字和体制之后。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划分行政区域和官员分配选拔了。
此事又经过了半个多月时间的讨论。
最终得出结果。
星岛城将作为星洲共和国的首都改名为星都,整个星岛也全部划分到星都的行政范围内。
马来半岛的行政划分则被划分为一个行政特区和九个行政州,吉隆坡为行政特区,其他九个州每个州设置州长一人作为州内最高行政长官,州下面又设置了县、镇、乡、村
如此整个星洲共和国的行政划分就是首都星都、行政特区吉隆坡和九个行政州。
而整个星洲共和国的国土面积也还不错,陆地面积算下来的话大约在24万平方千米左右,差不多与国内的一个省面积相当,如果在算上周围的海域面积的话,那国土面积再翻个一两倍还是绰绰有余的。
国名、体制、首都、行政区域都全部划分好。
接下来就是官员的任命和选拔了。
这件事在关少卿看来反而是最麻烦的事情了,因为现在的官员任命和选拔,基本也就是给追随自己的属下们分蛋糕了。
但是蛋糕怎么分。
这绝对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首先一点就是必须不能让他麾下的人员寒心,否则今后谁还愿意跟随他,其次也要保证蛋糕分配的合理并且对国家有利。
如此又是经过大半个的时间,经过多方综合考虑和谈话。
官员的任命上关少卿也总算做出了决定。
首先是国主,关少卿决定暂时先让自己老父亲关宗棠当任,毕竟是自己老父亲而且以他的性格就算坐上去权利肯定也是交到自己手里,如此让自己老父亲先坐上去当个几年国主风光一下也好。
关少卿自己的话暂时就当个元帅执掌军机处和军方好了。
内阁首相由白雄起当任。
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陆文渊当任。
任发担任商业部部长。 任武担任财政部部长。
牙擦苏当任外交部部长。
关文授勋晋升上将。
关少卿授勋晋升上将。
武成龙授勋晋升上将。
但凡关少卿麾下的高层人员全都得到了任命提拔。
此外还有自己父亲那边的老部下们关少卿也都没有遗忘,全都进行了任命。
这般一番任命下来。
整个星洲共和国的高层构架算是彻底确立了起来,接下来就是中下层的官员构架了,不过这一点就不需要关少卿去操心了,自有已经得到任命的首相白雄起去操心。
同时正式的立国大典也要开始准备了。
转眼时间又过去了两个多月。
两个多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