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焦儿岭村
村人送来的东西不值钱但却是山谷里急需之物,虽然数量并不够,也算是解了陶苏的燃眉之急,花了一日,陶苏和狗蛋将山谷收拾得能住人,便起身去了村里。
毕竟是要在这里住下来的,信息收集是必须的。
而且,村人送来的东西一些简单家具比较多,吃食却有些少,他们还要买点粮食,最好再买两只鸡。
不光是苏克要养身子,陶钰的身体也虚得厉害。
春光正好,山谷里的田已经插上,青嫩嫩的一片,在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下,和山坡上的各色野花交相成辉。
天气好,村前茶亭里聚集了好些村人,晒着太阳,懒洋洋的在一起聊天。
陶苏见了其中一个是前儿送东西去的乐正妈,立时上前,甜甜的唤了一声大婶。
“哟,苏姑娘。”乐正妈丢了手中的瓜子,笑嘻嘻的站了起来。
人都有同情之心,那一老四幼还有那山谷里啥都没有的惨状让妇人很是同情她们,何况,人家还不计较他们偷垦了他们的地,连前面几十年的租金都没有收。
虽然有几户人家心里还是不爽,本来都是自个的田了这一下又成了别人的田,但是她可不是那等没良心的人。
“大婶,我想买点粳米,再买两只鸡,祖父和弟弟身子骨不好,我想给他们补补。”陶苏堆了满脸的甜笑,又从荷包里拿了铜钱出来,道:“祖父给了我钱。”
“哟,是我的不是,我都忘了,正哥儿昨儿才说要给你们送只鸡过去,这鸡我家里有,不要钱,不要钱!”拍着腿叫了一声,乐正妈连声道。
“不成,大婶,你们都给了我们那么多东西了,祖父说,我们苏家祖训……”陶苏连忙拉住乐正他妈把钱往她手里塞,红着脸道:“不给钱,祖父会骂我的。”
“你这孩子。”乐正妈疼爱的看了她一眼,揉了揉她头,数了五文钱,道:“鸡没那么金贵,这个就算我收你的钱了,对了,他三婶,你们家还有多点的粳米吧?匀点给苏姐儿,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熬点粥对身子好。”
“有,走走,跟我去拿。”另外一个妇人也丢了手中的瓜子站起来笑道。
“我去,你歇。”狗蛋挡住了陶苏,拉了她在茶亭椅子上坐下,自己拿起了袋子跟着妇人往村里走。
“是啊,苏姑娘,来,坐下来歇息歇息,喝口水。”茶亭老板娘端了碗水过来,笑道。
走了这么久,陶苏是有点累,不过最重要的是,这茶亭坐的人多,可以听到好些信息。
她来了,村人本还有些拘谨和好奇,后来见她性子乖巧嘴又甜,一脸的笑容如同山花一般烂漫,便也放松下来,重新聊起天来,对陶苏偶尔插上一两句的问话,也是笑呵呵的详尽回答。
让陶苏探听到了许多信息。
这个焦儿岭村统共也就二十多户人家百来口人,大山里面田地很少,村子位于山窝之地,全部开垦完了也就不过百多亩田而已,这山上的田地又贫瘠,产量很低,所以拼命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偷偷开垦荒地。
因为山中没有那么多耕地,春耕后大多数青壮男人都是出外做散工,所以现在村里的人并不多,而且春耕完了也没什么事做,大家便都喜欢聚集在这村口茶亭聊天。
这里地势偏僻,位于深山里面,就一条又窄又难走的土路,离舒州城直线距离是近,单靠走的话,却是要几天。
也就乐正家里有头骡子,能跑得快点。
大山很深,森林很密,山里还有猛兽,不是老练的猎人进到深山可不安全。
(陶苏狂汗,她们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走过来居然都没碰上猛兽。)
舒州多山,却少人烟,虽然出产木材兽皮等物,但是一是没什么人敢进深山,找不着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二是弄到了也运不出去,在当地也卖不起价,所以村人很穷。
(又再次解释了为什么会开荒地的原因)
而这些山林,他们是知道村子一边的石子岭是属于苏家,而另外一边属于谁还真不知道,据说,舒州大部分山都是没有主的,也没有人想起要去买那些大山。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山根本不值得什么,还比不过山窝里的一片田地,最了不得就是春天可以上山采点野菜,秋天可以上山打点野味,但是这些事跟大山有没有主人并不相关,那些山主人也从来没有说不让他们进山。
陶苏心里便有了数。
大山满山都是宝,却不是那么好利用的,不过这没关系,她先捡最容易的做起。
春天是药草初生之时,采摘的最好时机多在夏季和秋季。
但是她可以先去探查一下,山上究竟长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好东西。
喝完了茶聊完了天,狗蛋也背着米拎着鸡走了出来,陶苏正准备和狗蛋往回走的时候,村口小道上来了人。
*
“当家的!你这是怎么了!”一见那衣衫褴褛的汉子,正翘着腿喝茶的一个妇人大叫了一声,急匆匆的跑了上去。
那汉子没有回答她的话,走至茶亭先坐下来要了一碗温水一口喝干了,才道:“别吵吵,后面还有人呢,乐闻家的,你家那口子也在后面呢。”
一个年轻妇人跳了起来就往山道上跑去,其他人却是都聚拢起来,七嘴八舌的问出了什么事。
“哎,淮南军攻破庐州了,顺道就杀向了咱舒州,三十镇都给破了,我们算是跑得快,要不碰上淮南军,只怕连命都回不来。”汉子又喝完了一碗温水,叹口气道。
“啊!咋那么快?不是说,咱们舒州三十镇那里是天险嘛?”一个老汉问道。
“没想到呗,哪里知道那淮南军那么快?前儿还在打庐州,转眼就到了三十镇。”汉子摇着头叹道:“那帮黑蝗子厉害哦。”
“黑蝗子?”
“是啊,那帮淮南军的骑兵穿的都是黑甲,一路烧杀抢劫的,所过之地都成了焦土,就跟田里遭了蝗虫一样,都叫他们黑蝗子。”
“那,都打过三十镇了,咱舒州不会有事吧?咱这里不会有事吧?”
“咱这大山窝窝里,都没别的地方通,他们到咱们这里干啥啊?”
“这谁知道?不是蝗虫一般嘛?说不准来抢了呢?”
“当家的,赶紧回去,先去去晦气。”
*
茶亭一顿乱,陶苏听了几耳朵后,脸色也微微沉了下来,兵祸一起,世道一乱,便什么生意都不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