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药堂开业了
在陈栋来之前,陶苏在库房和院子里转了一圈,收了一些药材进去,让剩下的药材能和运出去的东西匹配。
陈栋进来的时候,所见到的药材就只有他先头买进来的一半都不到了。
瞅了一圈,陈栋摸了下头,对陶苏道:“姑娘,那些人,莫不是?”
陶苏笑道:“不错,正是我联系的海商。”
陈栋哦了一声,懂了。
难怪陶苏说药堂要晚点开业,却又一下买这么多的药材,原来是卖给海商。
那价格……
瞅着陈栋那神色,陶苏道:“陈叔,那些药我是作为投资参股的方式,现在是没钱回的,要等他们海船回来。”
陈栋一愣,道:“投资?啊呀,姑娘,这海商出海的风险很大的!”
卖给海商虽然赚的少,但是稳妥啊,这投资,一旦海船回不来,那可就一文钱都收不回来了。
“无事,我相信他。”陶苏笑道了一声后,道:“陈叔,药堂的修缮可以稍微快点了,药柜出来之后,便将药材都放进去,这段时间我再做一些成药出来,咱们尽快回款。”
陈栋应了声好,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要不要去找那个陈大夫过来之事。
这批药材数额巨大,估摸着陶苏手头也没什么余钱了。
所以才会说药堂尽快开业。
的确,开设制药坊这事并不着急,首先还是得药堂开业。
陶苏瞅了陈栋一眼,看着他那神情微微思忖片刻,道:“陈叔,那位陈大夫,你可否去问下他,这段时间能来帮下忙嘛?咱们这里的药材种类很多,分柜的时候可不能乱,乱了一味药,以后都是出大事的,我知道他不愿意替别的药堂坐堂,那是否可以先来熟悉一下咱们药堂,还有丸药,我会做一批丸药出来,到时候可以给他看看,他若是觉得好,同意来做配药师,掌管制药坊的配药,那么我们可以先签契书。”
陈栋神色微怔。
陶苏笑道:“陈叔,那陈大夫都跑去木山上自己挖药材,说句实话,他的经济情况着实已经很差,咱们现在没有精力直接开制药坊,但是如果他愿意,我们可以和他先签订合约,预付薪水,待我们缓过这一两个月,制药坊便可以开始做了。”
陈栋眉头顿时一扬,轻吁了口气,笑道:“姑娘果然是姑娘,好,我这就去和他说。”
那位陈大夫可不单是经济情况很差,而是连锅都快揭不开了,甚至都放下身段,跟他说愿意来做坐堂大夫了。
只是就陈大夫那个脾气,他还真不敢让他来做坐堂大夫。
现在陶苏这个提议就太好了,首先是,以鹤年堂现在的情况,几十种药材,他和手下人还认得,但是这么多种药材,他们可真认不得,可若是全部让陶苏去做,那可是一件大工程,陶苏的事那么多,还得做药,也不能将时间都陷在这里面,让陈大夫来做,就又合适又稳妥了。
而且对于陈大夫来说,签的还是制药坊配药师的约,不过是先来熟悉环境,做点他擅长的事,既不掉他面子,又能体面的拿到薪水。
最重要的是,陶苏这人从来不说没把握的事,她既然说了缓过一两个月便开制药坊,那便不会有错。
有这么一个确定的时间,陈大夫也不会心慌。
所以说完那话,陈栋便脚步轻快的往外走,走到院门口又是一顿,回头道:“姑娘,那这几日,你是在哪做药?”
若是继续在这后院,那就得继续关后院,而且也不能拿药材到前面的店铺去,也就是说,陈大夫还得晚几天上班。
陶苏想了想,道:“我去小院做,待会我让小钰运些药材回去,你让陈大夫明日便可以来了,这里的药材都要先做一下清点,然后再重新入库。”
她这段时间忙于做药,需要的药材是整理过,但是有些不大需要的却是连包都没来得及开,特别是那些因为库房放不下而堆积在外面的药包。
如今这天气,再不清点入库,只怕就要起霉了!
陈栋应了声好,快步走了出去。
听得陶苏说,陶钰便已经去将那辆马车给赶了过来,装模作样的装了一些药包上去。
待都弄好后,两人离开了铺子,回到了小院。
随后的日子里,陶苏只偶尔去下药铺,和那个长相穿衣神情做事都非常严谨的陈瑾大夫交流交流,确定药柜的摆位,诊室的摆设。
其余时间,陶苏都在做药。
上两次给黑风和燕羽做药,因为时间赶得急,她是拼了老命在做,现在时间不用这么着急,她便也没有那么拼命。
一日里最多就两个时辰在空间里,其余的时间都是下指令让空间自己做,而她自己,则是和陶钰逛了几次街,买了一些日用之物,将屋子重新布置了一番。
当然,由此借口,陶钰将自己的床都换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气温逐渐升高,街上的行人亦逐渐换上了薄衫。
四月下旬,鹤年堂总算是全部修缮好,药材等物也已经准备齐全,再加上陶苏这段时间做出来的几百盒成药。
鹤年堂开业了。
开业的那天,主要是由陈栋在前面主持,陶苏就站在二楼偷偷的看。
连当天的坐堂大夫,都是由自告奋勇自我推荐,而且一再保证不会发脾气的陈瑾大夫担任。
这他们虽然是北方来的,但是陈栋的性子好啊,又豪爽又精明能干,这段时间,陈栋和周围的邻居们混得那是一个贼熟。
开业这天,大伙都给面子来捧场,场面弄的很是热闹。
连乐生堂都有管事的过来祝贺,还送了厚礼。
不过这种开业之时都是凑热闹,并没有什么正经生意。
陶苏看了一会之后便准备走。
这来的都是一些店铺管事,她一个小姑娘可不好出面应酬,还是全部交给陈栋就好。
就见一个伙计急匆匆的上了二楼,将一封信交给了陶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