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各自的担心
堆放在马车车厢后面的那些包包,有一包是包着一些干果蜜饯,其余的都是丝绸。
统共有三十匹丝绸。
三十匹,却有十五种之多。
从团花锦簇的锦缎,到薄若蝉翼的轻纱,从如同雨后蓝天的天青色,到初春新冒枝丫的嫩绿。
有一些甚至是陶苏从来没有见过的种类,光看着,啊,是手一摸,便知道是那种稀少的超高级货色。
给一个大夫的谢礼都能这样……
桂香说孟家有二十多个织坊,是皇商,只怕都没有说出孟家的实力和规模。
燕羽曾经说过,在番外卖的最好的是丝绸,不过这卖丝绸也是有讲究的,普通丝绸的利润大约是几倍,而高级丝绸的利润则是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但是那些高级丝绸便是在楚国都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就算有,那也是价格昂贵,大多数海商既拿不到货,就算有也不敢多拿,怕万一出事,这投入就太大了。
可燕羽说,只要能拿到那些高级丝绸,多少他都会要。
因为,他一定能回来。
黑风交好孟家,十有八九,是为了这些贡品丝绸。
嗯,最终也是为了燕羽带出去的货能赚更多的钱。
那样,她也能分到更多的钱!
想到此处,陶苏心里对黑风就这么将她推给那个孟三姑娘的恶感便彻底消失了。
陶钰挑了两匹颜色素净一些,质地很是舒服的料子,道:“我看旁边有衣店,去做两套衣服也好。”
陶苏这次南下是带了足够的衣物,可这不都被陈栋带着走了嘛,就算有不知道从哪拿出来的衣服,那也就这么一套……
他就算了,可陶苏是女孩子,不说像大户人家那般一日换两三套,一日一换总是要的。
陶苏点点头,从包袱里拿出三个银锭递给陶钰让他随身带着,其余的依然放在包袱里和那个盒子一起收了起来。
随后,陶钰拿着那两匹布和陶苏一起出了客栈。
两人先是找了一间看上去不错的衣店,订做了四套衣服,这陶钰是少年,那种素色料子他穿着也好看的,一匹料子做两套还有多,陶苏便让店家看着再做点小件,说好价钱,放下押金之后,两人便离开了衣店。
黑风那混蛋说陈栋已经到了杭州在买店面,可并没有说那个店面在哪里!
而且他从酒楼走的时候,那些什么黑也都带走了,一个都没有留下,陶苏也没有地方去问。
只能沿着大街去找。
好在这些年她和陈栋早已经形成默契,知道陈栋大约会挑选什么样的地方。
问了下杭州府最繁华的区域之后,陶苏找了三条街,便看到了钱静。
她看到钱静的时候,钱静也看到了她,立时便丢下了手里的东西冲了过来。
冲到陶苏面前,钱静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后,长吁了一口气,问道:“姑娘,你真是和人谈将丸药卖到番外之事去了?”
“是啊。”陶苏冲口道了一声之后又觉得不对,脸色微沉的道:“那个黑风,不,高公子说的?”
钱静点点头道:“不错,是那个高公子说的,不过我有些不大相信他说的话。”
只是他们在苏州府等了那么久也没见陶苏回来,那高公子的人手上却是拿着陶苏的披风,赶着陶苏租借的骡车回来了。
陈栋说,不管是什么情况,他们也只能跟着高公子的人走,看看到底是如同那高公子所说,还是陶苏被高公子的人抓了起来!
他们跟着高公子的人往这边走的时候,已经让人回去调集人手,将韩羽和林怀瑾都喊过来。
现在看陶苏和陶钰的模样,虽然人是黑了一些,但是胳膊腿都在,也不是刚逃出来的样子。
钱静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陶苏啧了一声,道:“陈栋呢?”
“在前面,那位高公子介绍了一个铺面,陈掌柜觉得不错,不过因为是高公子介绍的,总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在这打听打听,看看有什么不妥没有。”钱静指着前面道。
陶苏一眼看去,没有看到陈栋,倒是看到了一个酒楼,看看天色也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道:“你去喊陈掌柜,我们去那酒楼找个包厢,一边吃饭一边说。”
钱静应了一声好,先和陶苏到了酒楼,让店家找了间雅间之后,才去找陈栋。
陶苏这里将菜点好,陈栋便急匆匆的跟着钱静进了门。
一进门,陈栋便道:“姑娘,你到底是遇到何事了?!”
他今年已经三十岁,以前就是到处跑的,和陶苏合作后的这些年更是经历不少,人比原来更加沉稳精明。
钱静都能想到的事,他想的更远。
陶苏肯定是遇到什么事了,就算他们两人现在好好的坐在眼前,也不等于说他们就会完全没事。
否则,那个高公子不会引着他到杭州府,甚至连药堂铺子都给找好了。
陶苏招了招手,让陈栋和钱静坐下,待陶钰将门关上之后,对陈栋问道:“那个高公子是怎么说的?钱静说他说我去谈将丸药卖去番外之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陈栋眉头轻皱了一下,道:“那个高公子,我只打了一个照面,并没有说话,他人都离得我们十米远,话都是他的一个手下传过来的,当时,他手下说,让我们不必担心,说你直接到杭州府来了,和人洽谈关于将丸药卖去番外的事,然后说,你说的,让我们跟着他的人走,到杭州府准备开药堂,因为一旦你谈成的话,就是个长期生意,鹤年堂得在杭州府有自己的药堂才行。”
陶苏心里轻啧了一声,暗道这黑风倒是算计的好,他说的这话,倒还真没错,她的确就是这么打算的。
微微点了下头,陶苏道:“番外之事,的确是真的,我认识了个人,他准备在杭州府开船行跑海船,我已经和他说好,我们提供一些丸药给他。”
陈栋眼角眉角都挑了起来,喜道:“真的!那可真要恭喜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