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富贵病
那队官兵如同来时那般气势汹汹的冲向蒋家而去。
要宋玄去关了前门之后,宋鹤对苏克一揖到底,道:“苏先生放心,宋某明白了。”
明白了这世上光有善是不够的。
“哦?”苏克眉头一挑。
“玄儿,去将那药柜上的名牌都取下来。”宋鹤直起了身对宋玄吩咐一声后,道:“是宋某肤浅了,那些有钱能识字的人家若是想学,又何必来看我的药柜,那等无钱不知道药材好坏之人却是不识字的,这等虚事,做也无用。”
苏克笑而颔首,道:“宋掌柜能有此心得,也算不错。”
宋鹤再施一礼,起身之时道:“宋某出去打听下,看看究竟发生了何事。”
待宋鹤出去后,见苏克笑得跟偷了腥的猫一样,陶苏决定不问,等宋鹤回来再听小道消息。
钦差大臣啊!
陶子安可也在那里面。
*
宋鹤去得有些久,直到晚饭时间才回来,却也带来了第一手的消息。
他在县衙有朋友,去打探之时被那朋友直接给推荐去给钦差队伍里面的随从们看病。
那些人倒是还没有染上,但是他也开了一些预防的药,又再三叮嘱他们注意事项,在此之间,听得他们说话,将那内情给听得一清二楚回来。
这次庐州的瘟疫来得急,刘郡守将城里发了症状的病人都赶了出去,又封了城门不让外面的人进来,比起外面疫病猖獗,城里相对是比较安全的。
所以那钦差队伍才敢在这个时候入城,本是想着给皇帝留个不惧危险深入险境的好印象,谁知道,昨日夜里,在城里突然爆发出疫病之时,刚到的钦差大臣顾园一行人也病倒了。
治疗疫病的方子是跟随宁王的太医开出的,来之前那些钦差带的大夫并不知道具体需要什么药材,他们带的全部是名贵药材,别的都好办,可是这石菖蒲本是最普通便宜的药材,谁都没放在心上,也没人带这个。
当县衙里的人将太医开出来共享的方子呈现上来之时,他们就全傻了眼。
后有郡守府里放出来的人告诉顾园有人送了几百斤的药材进来,可是全数被宁王拿走,顾园派人找宁王,却被告知宁王在直接砍了刘郡守的师爷后连夜就将郡守绑走,现在已经在百里之外的何大将军驻地。
再派人去何大将军驻地找药,何大将军说,宁王是送了药去,但是已经熬成了汤药全部发了下去,五万军队,早已经喝得连汤都不剩了。
顾园直接傻眼,偏生他一向养尊处优,身体根本没有什么抵抗力,只是一宿就已经高烧不起。
眼看着就进入垂危,让一帮人给急得不行。
顾园可是现今最得皇帝心意的顾家嫡子,是顾贵妃的幼弟,这次出来本是利用宁王的胜利来赚功劳了,要是死在这里,他们这一队人都得被抄家灭族。
这个时候又有人说起宋家药铺有药,于是那些侍从便追到宋家。
宋家没有又追去蒋家,得知蒋家居然将药高价卖掉,还不知道卖给谁,那侍卫队长火起来,直接将那蒋小吏给暴打一顿。
直到晚边,才有人献了石菖蒲上来,宋鹤这也才能回家。
听得宋鹤说到那人只献了两斤石菖蒲,陶苏的眼睛不觉抽了一抽,从眼角瞟了一眼优哉游哉的苏克。
*
下午时分,苏克让狗蛋包了三十斤石菖蒲又出去了一趟。
回来之后就又给了她几张房契,还有一大箱子银锭。
“哎,可惜了那些个穷人,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宋鹤说完后,叹了口气道。
“穷人?这次犯病的不是说都是有钱人嘛?”陶苏一愣,问道。
穷人家发病可藏不住,一旦发了就会被郡守丢出城去。
“是,主要是在大户人家里发出来的,但是这病也不认人,不单是主人,很多下人也染了病。”宋鹤叹了口气道:“城西那块都是做工的小户居住,昨日有些大户人家将发了病的下人给丢去了那一块,如今疫病爆发开来,那一片的人可就……”
这样啊,看了苏克一眼,陶苏纠结片刻后,道:“宋掌柜,说实话,我这里还留有一点,但是不能再这么卖了,你看这样可行,咱们学那军队里的,也熬成大锅的汤药,一人发一碗,你看成不。”
宋鹤眼睛顿时一亮,连连点头道:“成成!其实,这次的疫病是个富贵病,越是平常辛苦劳作之人,反而越容易好,只要把汗发出来就成。”
*
将最后一点石菖蒲都贡献出来,宋鹤又想方设法找了些其他的配药,熬成了一大桶汤药,用乐正的马车装了,带着陶苏等人往城西而去。
宋鹤本不愿带陶苏和陶钰同去,但是见苏克也点头同意,便没有再多说。
到了城西,陶苏便明白,宋鹤为什么不想让他们两同来。
那里,的确不适合小姑娘和小孩子来看。
低矮的茅屋,杂乱的巷道,臭气熏天的空气。
还有那一个个面黄肌瘦带了死气之人。
让陶苏一下想到了小庙镇那里的那些人。
也是这般,不知道饿了多久,活着也没有一点盼头,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甚至,连生存的方向都找不到,也许下一刻就会倒在街头成为那烟柱里的一部分。
*
宋鹤没有让马车进去,而是将马车停在了外面大街口上,然后自己进去先去喊了一家相熟之人出来。
那一家人当先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虽然衣衫破旧,却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连袍子上的补丁都缝得很是巧妙,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宋鹤引了那男人到马车边,对苏克和陶苏道:“先生,姑娘,这位姓林,原是药店里管药材的掌柜,后来东家出了事,他们也没了个去处,姑娘若是要做药材生意,他是一个好手,他图的也不多,只图一家人有口饭吃。”